损害孩子大脑,拉低智商的6种坏习惯:家长再难,也要帮孩子戒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8 14:08 2

摘要:看到邻居给她儿子请家教,我挺惊讶,因为这孩子从小成绩就拔尖、还特聪明、反应又快,怎么突然请上家教了?

去邻居家串门,刚进门就看到一个陌生面孔,寒暄几句吼才知道,她是邻居给儿子请的一对一家教。

看到邻居给她儿子请家教,我挺惊讶,因为这孩子从小成绩就拔尖、还特聪明、反应又快,怎么突然请上家教了?

问及邻居,没想到谈起这个,她一脸愁容,忍不住跟我吐槽:

“别提了!上初中后,他的脑子好像一下子‘卡壳’了,以前讲一遍就懂的,现在得反反复复讲好几遍,做题速度、效率也大不如从前了,我担心这么下去,成绩会越来越差,只好请老师来盯一盯……”

看着邻居儿子眼神飘忽,听课心不在焉的模样,我忽然想起多年前上大学时,一位老教授曾说的话。

他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智力并非固定不变,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和习惯会拉低我们的智商。

6种坏习惯正在悄悄拉低孩子的智商,父母再难,也要帮孩子戒掉!

2000年代初,罗德岛布朗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名为“萨德夫”的睡眠实验。

实验参与者是68名10-15岁的健康在校学生,研究人员按照参与者的年龄,将其随机分为三组:

①正常睡眠组:每晚8.5小时睡眠,晚22:30入睡,早7:00起床;

②部分剥夺组:每晚6.5小时睡眠,晚00:30入睡,早7:00起床;

③严重剥夺组:每晚4.5小时睡眠,晚2:30入睡,早7:00起床;

结果仅5天后对参与者进行测试,除了正常睡眠组,部分剥夺与严重剥夺睡眠组无论是反应速度、记忆力还是课堂成绩,都较实验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小学生需要9-11小时的睡眠时间,初中生则为8-10小时,高中生为7-9小时。

邻居说,她家儿子自从上了初中,每天光写作业,也得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洗洗刷刷到睡着,起码也得十二点,远不到8小时。

由此可见,长期缺乏睡眠或许就是导致他儿子反应力、理解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都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在吃上更是如此。

邻居说,虽然自己知道给孩子吃糖不好,但也只局限于知道吃糖对牙齿不好,可能会导致肥胖。

邻居儿子并不胖,所以这方面她并不担心,所以只要孩子只要答应吃了含糖量高的食物后及时刷牙,她就不阻止。

但她却不知道,长期高糖饮食其实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身材和牙齿,还有孩子的大脑!

《神经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长期高糖饮食会损害大脑“海马体”神经元细胞的再生(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让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涣散。

也就是说,她的孩子之所以学习能力下降,经常听课分心,或许也跟吃了太多糖有关系。

与糖果一样,提到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很多家长能想到的,也只是对孩子视力的影响。

却不知,长期沉迷电子产品,尤其是短视频、手游,对孩子智力发育影响更深

201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曾对4500名9-10岁的孩子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

结果发现:每日使用电子屏幕(视频通话时长除外)超过7小时的孩子,大脑皮层(特别是前额叶、颞叶)提前变薄,语言与推理测验得分比同龄人低 5–9 分。

这是因为相比其他刺激,快速切换的视听刺激,让孩子大脑前额叶始终处于“滑一下就走”的状态,削弱了孩子对信息深加工与长期记忆巩固的能力。

久而久之,孩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就会像久未修剪的灌木、稀疏而杂乱,导致孩子越来越笨。

提起早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早餐要吃饱”,所以大家在选择早餐时,都倾向于包子、油条、米粥等碳水含量较高的早餐。

确实,这类早餐管饱!

但对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却不是最佳选择!

曾在《美食与健康养生》论坛上看过钟南山教授的早餐分享:两个橙子、一个蛋黄,几个蛋白,芝士面包,一碗牛奶,纤维饼干,一碗红豆粥

与常人的早餐不同,钟老的早餐不仅量大,而且营养丰富

钟老之所以如此重视早餐,是因为他深知自己是脑力劳动者,只有给大脑提供运转所需的充分营养,才能集中精力开展工作。

相比钟南山院士,孩子们在校学习不仅需要大量的脑力活动,还需要应对身体发育和体力消耗。

若长期吃营养单一的早餐,孩子们不仅会因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课堂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低下,还可能因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影响大脑发育。

2009 年,哈佛大学 Martin Teicher 团队用 MRI 扫描了 1 000 多名 8–16 岁青少年的大脑。

结果发现:长期遭受父母言语暴力的孩子,也就是经常被父母吼骂的孩子,其大脑中海马体的体积平均缩小了 6 %,前额叶皮层发育也明显滞后

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等区域,是掌管记忆、情绪调节和高级思维的核心部位,这俩部位发育受限制,孩子的智力必然受到影响。

邻居家的儿子自从上了小学,她边辅导功课边吼叫孩子的声音,就经常传到我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吼骂的频率和分贝更是有增无减。

如今那孩子上课总走神、反应迟钝,或许就跟邻居长期吼骂他有关!

《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杂志曾追踪了 5 000 名 11 岁的学生,结果发现:每天中等强度运动 ≥60 分钟的孩子,一年后工作记忆测试提高了 11 %,数学成绩提高了 9 %;而久坐组几乎原地踏步。

邻居家的儿子,自从上了小学,我在小区里就很少见过他,每次去他家问他咋不出去遛遛?

他要么说没写完作业,要么说想利用这点休息的时间玩会游戏、看看电视。

对此,邻居也不太过问,因为他也觉得孩子好不容易有点休息的时间,去玩会游戏、看看电视放松下也不错,再出去运动难免太累着孩子了。

邻居不知道,适度的运动不仅不会累到孩子,还能重塑孩子的大脑结构,提升智力水平。相反,长期不运动反而会导致他儿子大脑血流长期偏低,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体积萎缩,学习能力下降。

6种坏习惯,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不是啥多大的毛病,看似不起眼。

但水滴石穿,长此以往坚持不改,对孩子的影响则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原本聪明伶俐的孩子越来越笨,越来越卡!

来源:禾禾妈爱学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