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吃饭的时候,我随口问了句:“您有没有考虑戒烟?”她笑了下,说她有个邻居,54岁,查出晚期肺癌,回家后还是天天抽烟,还说“生死看淡了”。这不是看得开,是对身体彻底放弃了。
我婆婆最近咳嗽得很厉害,尤其是早上起床那会儿,一连串的咳,连带着胸口闷得慌。我一开始以为是换季过敏,结果她自己说是“老毛病”,几十年抽烟留下的。
那天吃饭的时候,我随口问了句:“您有没有考虑戒烟?”她笑了下,说她有个邻居,54岁,查出晚期肺癌,回家后还是天天抽烟,还说“生死看淡了”。这不是看得开,是对身体彻底放弃了。
她讲这事的时候,我看她眼神有点复杂。那个邻居是她一个朋友的老公,年轻时候脾气犟,什么都不听,一天两包烟,连感冒都不戒口。查出来肺癌那天,还在走廊尽头点烟,说“抽都抽了几十年了,不抽才难受”。人就是这样,身体出事了,还想靠惯性活着。
我老公听了也愣住,他以前也是烟不离手的主儿,后来我们女儿出生,他才慢慢戒了。我记得有一次,她才三岁,指着他手里的烟说:“爸爸,你嘴巴臭臭的。”他当时脸都红了,烟灭了,从那天开始慢慢减少。其实戒烟不难,难的是愿不愿意开始。
那个54岁的男人,他孩子才大学二年级。他老婆说,医生告诉他们是肺腺癌晚期,已经扩散,治疗意义不大了。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烟盒摆好,说他要“舒服地过完最后的日子”。听着像豁达,其实是彻底放弃了对生活的掌控。
我那会儿挺气愤的,心里想你这不是自由,是连累全家的消极。我问婆婆:“你真觉得他是看得开吗?”她摇头,说:“不是,是他害怕,怕治也没用,怕拖累家里。”我心里明白了,有些人不是怕死,是怕治不好还花钱折腾。
说到底,还是对健康没概念。烟草里有七千多种化学物质,几十种致癌物,最可怕的是你吸一口,不是你一个人受害,家人也跟着吸二手烟。那个男人的儿子后来查出支气管炎,医生说跟家里长期吸烟环境有关。这哪是“自己活得自在”,是在默默毁掉身边人的健康。
我那天回家,特意给婆婆煮了个梨汤加川贝,润肺止咳的。她喝了觉得舒服,问我怎么配的。我跟她说,梨本身润燥,加点川贝化痰,再放点冰糖调味,对咳嗽管用。她点头说:“你现在说话我听得懂,不像医生那些话太专业。”我笑了下,健康的事情,说再多术语都不如一句管用的话。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肺没有痛觉神经,等你发现它出问题,往往已经很晚了。那男人就是平时咳嗽咳得多了,去一查才知道已经晚期。身体不是突然垮的,是一天天被忽视掉的。
我女儿上次写作文,说我每天早上都给她打果汁,说这是“妈妈的魔法水”。其实也没啥神奇的,就是胡萝卜、苹果、蜂蜜加点亚麻籽油,想让她多摄点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植物性维生素A前体,对肺部有保护作用,尤其对抽烟人群更重要。你不吃,身体不会提醒你,但少了它,肺就慢慢变脆了。
我跟婆婆说,她要真想好一点,烟得少抽,甚至最好别抽。她问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戒了还有啥用?”我说:“不是还有你孙女吗?你想她记得你是咳嗽老太太,还是那个给她讲故事、包糖水梨的奶奶?”健康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还活着的时候,能做喜欢的事。
我爸以前也抽烟,后来得了慢阻肺,整晚整晚咳得睡不着。我妈陪着他跑医院,那几年他们基本没出去旅游过。他年轻时候说老了要去西藏,最后连飞机都不敢坐。抽烟带来的不是快活,是晚年的无助。
家里人看到那个男人的事之后,多少有点触动。我老公说:“看来我戒烟是对的。”我说:“你不戒,也许现在你也在医院里了。”我们不是危言耸听,是看得多了,才知道有些事不是小概率,是你不注意,它就悄悄来了。肺癌很多时候没有早期症状,一发现就是晚期,这是最难防的地方。
我邻居家的小孙子才两岁,天天咳嗽,经常跑医院。医生说可能跟家里空气不好有关。他爷爷常年在屋里抽烟,窗户也不开。你说这孩子做错啥了?就因为他出生在一个烟雾缭绕的家?一个人的选择,可能是全家的代价。
抽烟这事,谁劝都没用,只有自己想通了才行。我以前也觉得戒烟是意志力的事,后来发现不是,是认知的问题。你知道它坏,你就会动手改,哪怕慢一点。不怕慢,就怕你一直不开始。
我有个朋友特别聪明,她老公是老烟民,她没吵没闹,直接每天在家放戒烟视频,饭桌上放一张肺癌切片图。她说:“我不逼你,但你看着办。”三个月后,他开始抽得少了,又过了半年,彻底断了。不是谁都能靠骂醒,更多时候是自己吓醒。
我女儿现在小学三年级,学校也开始讲健康教育,她回来问我:“妈妈,为什么大人会抽烟?”我说:“因为小时候没人告诉他们这东西有毒。”她点点头,说她要告诉她好朋友。其实孩子才是最好的健康传播者,他们一句话,比我们说一百句都管用。
我家现在基本没人抽烟了,连厨房都换了抽油烟机,怕油烟刺激呼吸道。我做菜也尽量少炸多蒸,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饭菜,清淡不等于没味道,调料用得巧,味道也能很香。饮食的改变,不是为了吃得苦,是为了活得久一点、舒服一点。
我不是医生,但我是营养师,是一个妈妈,照顾一家老小,身体最实在的变化我最清楚。我们家谁舌苔厚了、谁眼白发黄了,我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上火了,是不是油吃多了。这些小变化,就是身体给你的提醒。
那个男人后来在家卧床三个月,临走前一直咳到说不出话,他老婆说他最后一句话是:“早知道听你们的就好了。”可惜人这一生,最贵的不是药,是悔。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年版
2. WorldHealthOrganization.Tobaccoanditsenvironmentalimpact:anoverview.2017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戒烟干预指南》.2022年修订版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
5. MayoClinic.Secondhandsmoke:Avoiddangerstochildren’shealth.2024
来源:汪医生健康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