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大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坐落于滨州市滨州工业园区,公司现有员工499人,占地面积560亩,注册资金5.7亿元,投资规模达17亿元,以液化气深加工为主,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合装置生产线。公司自建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发展”的理
滨州大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简介:
滨州大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坐落于滨州市滨州工业园区,公司现有员工499人,占地面积560亩,注册资金5.7亿元,投资规模达17亿元,以液化气深加工为主,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合装置生产线。公司自建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发展”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小善微光。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发起扶贫、济困、救援等公益行动,十几年如一日笃行“小善”文化,赢得了职工的认同支持、群众的赞誉响应、社会的关注推广。
企业文化特色与亮点:
1.设立《日常文明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员工讲文明,树新风,公共场合不吸烟、不递烟,树立规范典型,以身作则,向外界传递,影响身边人积极加入进来。把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具体化进行考量。使大家学习文明行为,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下一代。日常文明行为规范奖励,每人每月奖励200元,自2014年4月至今共发放奖励资金664.4947万元,公司截止目前发放日常文明行为规范奖励1600余万元。
2.设立小善耀华·长者食堂。2021年投资12万元建成“长者食堂”,60周岁以上老人可享受“零利润、成本价”的就餐服务,为老年人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打造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养老助餐新模式,这也是小善文化走出企业,走向社区的又一具体措施。助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3.设立小善文明公约。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开展品质滨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探索“微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小善文明公约,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环境优美、舒朗宜居的生态滨城,倡导大家遵守《小善文明公约》,走进社区、小区和居民中,为社会贡献笑容,促进社会和谐,带动更多的家人、朋友参与进来,从身边小善做起,争做创建文明小区的先行者。
4.设立小善驿站。建立“小善驿站”,该驿站根据户外劳动者的需要,打造成为一所综合型“户外劳动者驿站”,主要为大车司机、环卫工人、农民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解决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让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改善其休息环境,共享城市发展成果。驿站配备了可供休息就餐的桌椅、免费WIFI、雨伞、电视、饮水机、微波炉、空调、报刊书籍、应急药品等基本设施,让更多户外劳动者亲身感受到小善的温暖,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一份贡献,2022年12月,“小善驿站”被评为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5.设立慈善工作站。通过拓展慈善救助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搭台、党建引领、企业支撑的全新慈善救助新局面。补充了政府救助的单一性,构建了“慈善+社工+义工+N”的服务体系,探索了“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成立小善服务公司,为军属、烈属、孤寡老人免费提供水电暖维修等家政服务。
6.设立“小善基金会”。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开展专项捐助,救助耀华宝宝和大有宝宝及困难职工家属。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党员职工踊跃参与,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遵循依法自愿、透明公开原则,将募集善款全部定向捐赠滨城区慈善总会。“做在知爱建的传播者,做小善文化的践行者”。营造人人都是慈善家,人人都是慈善受益者的良好氛围,同心共创滨城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7.设立“见义勇为奖”。公司既奖励见义勇为的员工,又全权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鼓励引导员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扶弱帮困的良好风尚,让大有人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见义勇为,其见义勇为行为所导致的一切个人损失由公司承担。
企业荣誉:
通过弘扬与践行“小善文化”,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山东省“节水型企业”、“省级健康企业”荣誉称号、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度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滨州市新时代模范职工之家”、“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状”、“滨州市工人先锋号”、“滨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滨城区优秀基层工会”、“滨城区工人先锋号”、滨州工业园区“凤凰之星”先进基层党组织、“金凤凰奖”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