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周务学新疆殉国!为何被称为“守土殉国十年来第一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8 18:03 1

摘要:往事总是隐藏在记忆深处。1921年,被苏联红军击败的沙俄白匪窜入我国新疆境内此时,担任新疆阿山道尹的周务学面对强敌,率领中国军民同入侵者展开了一场血战……

陇上男儿周务学新疆殉国

往事总是隐藏在记忆深处。1921年,被苏联红军击败的沙俄白匪窜入我国新疆境内此时,担任新疆阿山道尹的周务学面对强敌,率领中国军民同入侵者展开了一场血战……

周务学字本斋,甘肃天水人,他是甘肃近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以举人身份被陕甘总督举荐任安徽庐州(今合肥)知县,创造了一个奇迹;举人出身的他本是文人,然而却主持甘肃陆军学堂6年之久;甘肃编练新军他创建忠武军,成为当时甘肃仅有的三支近代化军队。在清末民初的大时代中,这样一位纵横文武两界的人物,自然会有许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故事。

面对步步紧逼的白匪,周务学率阿山军民全力抵抗,奈何敌强我弱,但最终阿山城垣被攻破,“守土有责”周务学依然自戕殉国。89年前,这位陇上男儿慷慨殉国的故事,至今依旧令人热血沸腾。

多年前,周务学曾孙, 原兰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周建睿讲述了忠武将军周务学的故事。

1.考秀才拜见老师,不小心栽了跟头,谁知却一举成名

天水城东关有个忠武巷,这个巷子原先叫周家大巷。忠武巷是周务学殉国后,民国政府为纪念他壮烈殉国而命名的。周家大巷是天水周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周务学就是在周家大巷出生的。

我们天水流传着一句俗语“先有周家坟,后有天水城”,可见天水周氏历史很悠久了。据家族内说法,在金代天水周氏已经是声名远播了。至今,老人们都把天水周氏的始祖称为“周公完颜氏”。据说我的先祖周赟曾娶金朝的金蝉公主完颜蝉为妻,算起来是金朝的郡马(在金朝驸马被称为郡马),所以家族中对先祖“周公完颜氏”的称呼,这是家族中一辈辈传下来的。

我们继续说曾祖周务学的故事。周务学出生于1868年,那是个异常动荡的年代,几乎每个人都要习武强身,而他在读书之余苦练武功,为他以后纵横文武两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至今,天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考秀才时的故事,16岁那年,务学公在天水陇南书院参加考试,当时家中经济并不富裕,他穿着一件大人穿过的旧长衫,走起路一摇一摆,人们看见都发笑。考之前要拜见主考官,他拜完起身时,脚踩住了长衫,一头向主考官扑了过去,几乎撞在主考官身上,这一举动把主考官吓了一跳,主考官定神一看原来是个小学生,就说:“小学生长衫拖地……”务学公一听,立刻稳住身形,对答说:“老大人金顶冲天。”

这番对答立刻震动了考场内外,他自然也赢得了头名。

2.推崇岳飞,就以忠武为军号,在乱世中寻找着报国之路

务学公17岁就考中举人了,被当时任河州知州的杨增新看中,举荐他到河州协助赈灾事情。杨增新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曾任新疆督军,务学公的人生道路从此和杨增新紧密相连。他喜欢读书,但又不拘泥于书本,再加之性格豪爽,为人耿直,把赈灾事宜处理的非常好,受到了杨增新的器重。

河州赈灾结束后,杨增新将他推荐到北京当差。谁知却赶上了八国联军入侵,京城一片混乱,差事没有干多久他就生病了,无奈中回到天水。这次回到天水,务学公干了不少公益慈善事业,影响最大的要算参与筹办新式学堂。1903年,在陕甘总督松蕃的举荐下,务学公被任命为安徽庐州(今合肥)知县。在候补官员多如牛毛的清末,他以举人身份被陕甘总督举荐,无疑是轰动一时的。

这次安徽任职,有一个人的事迹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结局,他后来在新疆自戕殉国,和这次在安徽为官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个人就是江忠源。江忠源曾任安徽巡抚,在同太平军的作战中失利,庐州失守,江忠源投水而死。此时,距离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不久,江忠源的忠烈,受到了安徽以及江南一带士人的尊崇。可以说,这次合肥为官,江忠源的忠烈思想,成为后来他在新疆阿山自杀殉国的根源。

务学公在安徽为官一段时间后,受到杨增新的约请回到了兰州。光绪三十年,杨增新在兰州创办了兰州武备学堂,后来改为甘肃陆军学堂。务学公被任命为学堂监督,这无疑又是一个要职。他从一个旧的举人,逐渐转变到了一个新式学堂的主管,这种跨越似乎有些大,但却丝毫不妨碍他在陆军学堂内发挥作用。在陆军学堂期间,为甘肃培养了一大批准新式的军事人才。为什么说是准新式呢?当时西方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取代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因而这些兴办的学堂中的学生不少人都是秀才举人,而且大规模引入西方教育,并不完善,所以只能说是准新式教育。

宣统二年,杨增新调往新疆,同时甘肃也在筹建新式陆军,作为陆军学堂监督,务学公自然也就成了新军的支柱。他被任命为第三标标统(相当于旅长),属下有三个营。在治军中,务学公特别推崇岳飞说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这句话。岳飞死后,谥号岳武穆,务学公以岳飞为榜样,将第三标取名为“忠武军”,同时聘请广河县裴水家村人裴建准在军中担任武术教官。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忠武军成为甘青宁地区有名的三支部队之一 (陆洪涛的振武军、马福祥的昭武军、周务学的忠武军) 。

3. 刚进新疆,艰巨任务就摆在他面前

杨增新到新疆刚开始也是筹建陆军学堂。这时务学公继续留在甘肃带兵。

在清末民初风云突变的时代,他并没有走军阀之路。实际上,在甘肃的几只部队中,他是最有实力成为军阀的。他的弟子众多,六年陆军学堂监督培养了大批学生,忠武军也是甘青宁有实力的三支军队之一,且忠武军的驻防地在兰州,易于控制全省,但他没有做军阀。在他的内心中,要忠于的是国家,个人的得失并不算什么!1914年张广建进入兰州后,首先打击的对象就是忠武军,很快他就被调离了忠武军,担任安肃道尹。

民国年间边疆学盛行。务学公最擅长的是军事,其次是边疆学,他主要关注边境的不安定和军事形势的变化。这与他在新疆的生活经历有关,务学公两次进新疆,第一次是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刚刚中举不久,应新疆巡抚陶模之邀担任幕僚,四年后陶模署陕甘总督,他也随之东返。1916年,杨增新任新疆都督,此时,俄国境内正在酝酿十月革命,边境局势异常混乱。杨增新想起了务学公,就多次写信邀请他到新疆任职,还给甘肃省政府写信。在杨增新的盛情相邀下,务学公下决心再赴新疆。1918年,他由甘肃省政府派往新疆考察边情,到新疆后,就被杨增新留任了。

务学公一到新疆杨增新就把一个艰难的任务交给了他——平定阿山(今天阿勒泰地区)兵变,这场兵变是由张庆桐引发的,张是民国阿勒泰第三任办事长官。他在主政期间,与俄国私订条约,出让土地;克扣军饷,导致兵变。1919年3月14日,务学公带领马、步、炮三营人马,进入承化(今新疆阿勒泰市),有武力做后盾,他很轻松的就平定了这次叛乱,并且把乱军首领处决。平定叛乱后,阿山地区正式成立了阿山道,务学公以陆军少将的身份,同时兼任阿山道尹。

4.强敌破城,守土有责,他留言自杀慷慨殉国

1919年10月,俄罗斯发生十月革命,大批白俄军队、资本家、工厂主向我国境内逃窜,边境局势异常严重。到了1921年6月,一支数千人的白俄军队窜入我国境内,此时阿山道仅仅有兵千人,而且分驻在各个卡伦(边境哨所),阿山城内只有数百人戍守,更为严重的是枪械陈旧,士兵缺乏训练。面对这种情形,许多人建议撤往后方,务学公断然拒绝。他说,守土有责,怎么能够逃跑呢?14日匪军攻破城池,务学公在书房墙上写下“勿毁我室,勿伤我民,尽守土责,杀身成仁。”随后,开枪自杀。

在民国初年,他是为数不多的以身殉国的将领。他的自杀引起全国的震动,新疆、兰州、天水三地为他举行了规模盛大追悼仪式,他所居住的天水周家大巷也民国政府改名为“忠武巷”,以此为念。这条小巷从民国一直到1960年被称为忠武巷。上世纪60年代后,他名字也几次改变,一度改名为反修巷,后来又被改名为反帝巷。直到改革开发后,才又回复了原来的名称“忠武巷”。

如今这条巷子像一位风风雨雨的老人,守望来来往往的人们,默默地记录着那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附记:

2025年8月25日,网友雪涛先生,添加老王微信后,传来一组与周务学将军有关的资料,托我转交相关人士,以促进对“周务学将军新疆殉国”遇难的研究。老王思虑再三觉得公开刊出,更能促进研究走向深入。遂翻出昔日旧作,并在文后附雪涛先生提供的资料图片刊出。

感谢雪涛先生对陇史荟公众号及对老王的信任。也感谢师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关爱。

以下的资料由雪涛先生提供,感谢热心付出!

来源:陇史荟王文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