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日热播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小猪妖用一段咒语“天地忽转,日月生辉。辰宿列张,幻化万象。云腾雨致,行随心动”开启它的“终极大招”。
在近日热播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小猪妖用一段咒语“天地忽转,日月生辉。辰宿列张,幻化万象。云腾雨致,行随心动”开启它的“终极大招”。
实际上,这段咒语由蒙学读物《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和“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而来。传统蒙学读物不仅具有启蒙识字的用途,更承载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深厚的人文精神。
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言:“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并称“三百千千”,是最基础的蒙学经典。本期为你精选“蒙学”主题书单,在琅琅诵读声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观念。
《三字经》被认为是南宋王应麟所作。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堪称“蒙学第一书”。“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其内容用典丰富,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及民间传说,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其蕴含的教育责任、为人处世、家国历史等历久弥新的思想值得我们不断回味、传承。
全面揭示《三字经》等蒙学读物的文化内涵。
在朗朗上口的三字韵文中感受“蒙学之冠”的文化传承。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成文于北宋初年,至清代已衍生出颇多版本,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主要选取汉族姓氏,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
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它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汉字与姓氏的传承体现着中国人强烈的宗脉认同感,人们在历史的衍化中不断寻找家族源流,并在血亲情结中建立起精神的归属。
全面解读姓氏之源,展现中华姓氏数千年的生命力。
从《百家姓》中寻找“姓氏”这一血缘符号的起源与历史。
《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由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编撰,是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从天地开辟,到修身养性,再到治国理政,《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被称为“千古奇文”。
《千字文》是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全文为对仗工整的四字句,条理清晰,音韵和谐,读起来嘹亮通畅,易诵易记。此外,《千字文》既是启蒙识字教材,又是习书法的范本,历代著名书法家如怀素、欧阳询等,均竞相将其作为习字范本,更加提高了它的声名。
逐字解剖千字的构形理据,全面记录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
融汇天地,贯通古今,一部“千古奇文”的蒙学经典。
《千家诗》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共收录122个诗人的226首诗,分为“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四卷,按一年四季排列,从立春到冬至,展现岁时节序与自然意象的流转相生。
《千家诗》中的所选诗歌多为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涵盖山水田园、怀古咏今、侍宴应制各类题材,广泛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面貌。作为蒙学读物,《千家诗》不仅有助于培养诗歌审美与文学素养,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教育功能,至今仍被视为古典诗歌教育的重要入门书籍。
品读古代先贤的诗词杰作,领悟诗歌艺术的不朽魅力。
感受唐宋文人春去秋来的美好意境。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