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我们已经做了很多Mini LED电视的测试,但有一款产品我们压着没有发布测试报告,这就是TCL今年迄今为止最高端的机型——Q10L Pro。实际上这款机型我们很早就已经看到,而且也已经拿到手较长时间。但我们更愿意沉下心来花更多时间来体验以及测试Q10L P
今年我们已经做了很多Mini LED电视的测试,但有一款产品我们压着没有发布测试报告,这就是TCL今年迄今为止最高端的机型——Q10L Pro。实际上这款机型我们很早就已经看到,而且也已经拿到手较长时间。但我们更愿意沉下心来花更多时间来体验以及测试Q10L Pro这款机型,而不仅仅是以营销的目的去简单介绍这款旗舰级的电视。
从设计和大多数功能来看,Q10L Pro和Q10L是非常近似的,只是Q10L Pro的背光规格更高,同时采用了B&O的音频单元和调音,但这些改变的确让它带来了体验方面更多的不同。在告别了前一段时间各种机型的狂轰滥炸以及618营销的喧嚣之后,我们现在终于可以发布这款机型的详细测试报告。我们不在意这么晚发布是不是会给我们在收益上带来什么损失,我们更想让大家通过我们的测试和体验,真正了解到这款产品的特点和价值。
由于Q10L Pro和Q10L这两款机型在很多设计和功能上近似,之前我们已经做过详细的Q10L测试,所以雷同的地方我们在Q10L Pro上就不再详细多说了。在这篇测试报告中,大家除了能看到Q10L Pro在音画质上的表现,也能看到在使用了最新固件后,TCL机型和早前的一些功能上区别。
我们这次拿到的Q10L Pro依然是75英寸的尺寸,在外形上来看它和Q10L几乎没有任何差别。依然采用了一体式银色金属全包边的设计,边框和屏幕之间没有缝隙,实际边框的宽度在不到4mm。此外除了贴近能看到屏幕上方不到1mm的黑边(BM区域)之外,正常距离观看Q10L Pro,是感受不到黑边的存在的,这也是今年TCL Q10L/Q10L Pro和其他电视在外观上的最大差异。4mm左右宽度的非显示部分,让Q10L Pro的屏占比达到99%,如果和其他机型进行对比,用户在视觉感受上一定能产生巨大的不同。
当然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么大个电视,有几毫米宽度的黑边也无所谓,但电视的BM区域就类似买房的公摊面积一样,用户花差不多的钱总是希望拥有更多自己可支配的空间,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BM区域越少不但给视觉冲击越大,同时也可以看做用户花的钱更值,而且这的确是电视发展的一个趋势!
如果说Q10L Pro和Q10L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最大的区别是在电视右下方的边框上,多出了B&O的Logo,这意味着Q10L Pro在内置音响部分的软硬件已经由B&O打造。之前和TCL交流的时候,据说Q10L Pro的音频单元设计也和Q10L不同,不过这在电视外观上无法体现出来。
其他部分Q10L Pro和Q10L几乎相同,可调节的金属前后支架和遥控器都是一样的,背部和顶部的设计也没区别。这里可以多说一句,今年TCL高端机型所用的设计其实比过去更有档次感,放弃了弧线设计改用了类似菱形设计,除了视觉的质感提升之外,整机厚度比上一代还要更薄一些。这种设计我们个人比较喜欢,不知道明年能不能用在T7系列以及Q9系列上。
接口部分依然是一个USB 3.0接口、一个USB 2.0接口、四个HDMI 2.1接口、一个AV复合接口、一个有线电视接口、一个百兆网口以及一个数字输出同轴接口。对于接口,我们其实希望能在一些机型上看到USB-C口以及千兆网口,或者牺牲一个HDMI 2.1接口去兼容更多设备也是可以的,毕竟现在USB-C口几乎是万能的。此外在背部的两个低音单元上,Q10L Pro已经没有了安桥的标识,这让我们有些恍惚,仿佛新的时代终于来临。
整体来说,Q10L Pro和Q10L都是今年高端机型在外形设计上的佼佼者,一切都在往极简发展,包括极致的窄边框以及无黑边设计,视觉上的极简其实展现的是一种高端的科技感,从而给用户带来与众不同的惊艳体验。从2024年AWE首次“探听”到WHVA面板的存在,到最终成品上市,我们等待了一年多;而在TCL于北京和奥委会的签约仪式上,我们看到了更惊艳的原型机,那么这次我们能等待多久呢?
Q10L Pro在硬件芯片和软件系统上完全和Q10L相同,包括MT9655芯片和相同的存储设计(4GB+64GB),使用的也是灵控3.0系统,所以这部分我们尽量简化一下。因为像4K UI、卡片自定义功能、海外流媒体功能,这些我们都已经在Q10L的测试中详细说过了,所以这里不再多说,有兴趣可以参考我们之前Q10L的评测。
此外,像CEC功能TCL的机型已经非常完善,HDMI的QMS功能以及超过500Mbps实际速率的WiFi 6等,也和之前的机型没有区别,当然也没有开机广告。我们在这部分主要是想说的是:在目前TCL最新的固件下,这些功能得到的提升,以及解决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灵控3.0中的海报墙功能,在之前TCL的机型测试中,包括T7L系列和Q10L,尽管刮削的效果不错,不过刮削的速度我们觉得偏慢,而且如果中止刮削后再次刮削,那么就要完全从头刮削。而在目前Q10L Pro的最新固件上,刮削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几百部电影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刮削完成,而且准确率相当高。
其次之前我们曾说过,早前的固件在海报墙中对于蓝光圆盘的播放不算友好,在海报墙中会将原盘中所有M2TS的文件列出来,几乎无法让用户直接从海报墙相关的影片中去播放,只能找到文件夹自己去选择容量最大的文件去播放。但是最新固件这部分已经修正,蓝光原盘的海报墙界面中,只列出容量最大的M2TS文件,所以可以正常播放了。这的确是解决了蓝光原盘在海报墙这一功能中的最大痛点。
最关键的一点是,之前我们说过限于商业策略,TCL内置播放器虽然可以支持几乎所有HDR格式,也包括杜比视界,但在内置播放器播放蓝光原盘时,只能以HDR10输出。目前正式固件依然如此,但是我们已经了解到,在内测的软件中,内置播放器在播放蓝光原盘时,已经支持杜比视界了。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首个内置播放器支持杜比视界蓝光原盘的电视品牌!所以TCL电视的用户静待未来的软件/固件更新吧!
在游戏工具栏部分,Q10L Pro和Q10L完全相同。按菜单键就能进入专属的HDMI菜单,其中有高帧率模式、可变刷新率以及低延时的设置,用户可以对HDMI接口进行规格的设置。在游戏工具栏模式,依然有辅助瞄准器、放大镜、暗部增强、OD等功能,同时在更多设置中,还能找到帧率浮窗、HGiG映射以及更换皮肤等功能。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HDMI菜单中的详细规格信息,这里可以看到HDMI输入信号的具体信息。
从Q10L Pro目前的系统而言(实际上也是T7系列及以上机型的系统),在经过几版固件和软件的更新后,在视频功能上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说这是目前电视上的最强播放软件,绝对不会有任何夸张。除了内置播放器暂时还不支持音频直通功能,最高以杜比MAT格式编解码输出之外(效果非常好),其他部分TCL的电视已经和一个高端的外置安卓播放器没有差异了。特别是内测版本的内置播放器支持了蓝光原盘的杜比视界,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当然对于目前市面上各种播放器而言,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惊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TCL是革了外置播放器的命,以后有播放本地视频需求的影音玩家只需要购买TCL的电视即可,外置播放器不再是一个刚需!唔……如果TCL继续这样强化自己的影音功能,可能幸存下来的也就只有UHD蓝光机了。
和Q10L相比,Q10L Pro在系统中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和B&O合作后,在音频功能上的变化。在支持B&O的型号上,TCL过去的音场校正功能被取消,如果不外接音频设备,那么电视自己的声音模式中会多出自定义功能,可以允许用户自己调整电视声音的风格。
从个人的体验而言,如果说还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那么我们希望TCL的电视能在页面上加入直接观看电视功能,目前一些品牌已经有类似功能,这实际上可以节约一个IPTV盒子或者有线机顶盒,我们希望TCL也能快速跟进。
我们拿到的是75英寸的Q10L Pro,采用的是TCL华星WHVA面板,万象分区数量为4032个,官方宣称峰值亮度为6500nits。从我们的测试来看,Q10L Pro在Filmmaker模式下各项数据是最好的,所以我们的基础测试和画质测试,主要也是在这一模式下进行。
Q10L Pro的原生对比度我们测试为7200:1,如果开启区域控光功能,那么则可以超过100000:1的对比度,屏幕的均匀性不错,在全白画面下四边会亮度会稍低一些,而且我们没有看到MURA或者DSE的问题,这部分TCL这两年的确比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Filmmaker模式下,Q10L Pro的SDR色准平均ΔE为1.97,平均灰阶ΔE为2.6,伽马接近2.3,色温为6629K,HDR色准也在5以下,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箱即用表现,大多数用户应该是不需要调整。当然,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下简单的校色,此时SDR色准平均ΔE降到了0.83,平均灰阶ΔE降到了1,色温也更接近标准的6500K。如果有粉丝及用户需要,我们可以免费提供自己的校色文档作为参考。
Q10L Pro的色域表现很出色,BT2020的色域覆盖率超过81%,DCI-P3的色域覆盖率则为97%左右,在纯色表现部分会比过去TCL的机型更好。峰值亮度部分,这次TCL在各个模式中做得比较均衡,即使我们没有采用一些极端测试方案,Filmmaker模式在5%窗口下也可以稳定跑到6486nits的峰值亮度,其他模式也能超过6500nits的亮度,符合官方宣传的数值。而在全屏下,Filmmaker模式就能达到890nits的亮度,很显然这是目前最明亮的电视之一。
Q10L Pro的HDR亮度跟踪表现不错,除了极暗部分会低于信号原始亮度之外,基本都能遵循原始视频亮度来展现,我们自己估计这是TCL有意识的做了少许压黑。和Q10L一样,由于Q10L Pro的亮度已经很高了,所以大多数时候用户应该关闭画质选项中的HDR映射,这样可以获得最佳亮度以及最好的高光细节表现。
我们再一次强调,WHVA面板除了色域的提升,它很大的亮点就是改善了VA面板的可视角度。Q10L Pro从正面和侧面比较,它的颜色和亮度变化都很轻微,这解决了VA面板过去可视角度一般的最大痛点。用户在任何角度观看Q10L Pro的体验,相差都是不大的。
在我们看来,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WHVA面板的意义,目前Q10L和Q10L Pro除了极景无黑边的设计之外,WHVA其实在实际画面上的增幅是非常巨大的,不但拥有更高的色域,同时优秀的可视角度的确带来了不同的观看体验,再加上极高的原生对比度,说这是目前LCD电视上最好的面板,并不算夸张。
先来看看Q10L Pro画面补偿的效果,这一直是VA面板的强项,像4K杜比视界电影《小丑》以及1080P滨崎步的MV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明暗之间没有明显的灰白晕状,非常能突出明暗之间的差异和画面整体的质感,这部分TCL一直做得很好,堪比OLED电视的水准。而且挺有趣的是,同为VA面板的其他品牌电视(包括国内和海外品牌),在这部分就没有TCL做得那么到位,人物边缘依然会出现灰白晕状,只是多少程度不同,所以这部分TCL的领先优势其实还比较明显。
在HDR映射部分,只有在超过6000nits的视频上,我们才认为有必要开启HDR映射选项中的“细节优先”,比如在Spears & Munsil Ultra HD Benchmark 这个测试光盘中,在原始亮度为10000nits的画面下,开启HDR映射会得到更好的高光细节,只是色彩略有削弱;而低于6000nits的视频信号,我们一律推荐关闭HDR映射选项。比如在索尼的Camp演示画面中,关闭HDR映射后的太阳画面,明显要强于开启HDR映射后的效果,兼具高亮和细节。
光晕部分,TCL今年的万象分区技术,的确进一步弱化了Mini LED电视的光晕效果,无论是三星的演示片还是《黑寡妇》的片段,我们在正面观看,基本上都看不到光晕的存在,只有在比较偏的角度,我们才能看到少部分光晕,而且范围也控制得很好。光晕和画面补偿的出色表现,实际上已经说明Q10L Pro在暗场部分也会有较好的效果。
Q10L Pro的暗场表现很好,就像我们说的一样,TCL应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压黑。这样在保证细节不丢失的前提下,整个电视在暗场的画面会更显得偏黑一些。比如在索尼的维加斯演示片中,我们明显感受到暗场景会比去年同档次机型的黑度会更高一些;而在《权力的游戏》中,暗场细节在保留得很好的前提下,整个画面明显是略偏黑一些,这样反而让整个画面的质感体现得更突出,特别是金属材质部分,很有点OLED电视在暗部方面的味道。今年国内很多Mini LED机型都在有意压黑,ADS面板的产品通过压黑来掩盖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而VA面板的产品略微压黑后,则拉升了整个画面的观感。当然我们认为强化画面的方法有很多种,压黑当然也是其中一种,只要不破坏画面的观感和细节即可。
明亮场景部分,Q10L Pro的表现一如过去TCL的机型,可挑剔的地方不多。色彩部分Q10L Pro明显比今年其他TCL的Mini LED机型做得更好,除了纯色对比会更鲜艳之外,而且杜比视界的色彩修正得也更准确。在《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和《阿凡达2》这类色彩极其丰富的电影中,Q10L Pro的色彩层次表现很好,画面明亮鲜艳同时也富有质感,《大黄蜂》这类机器人场景纯色较多的电影,Q10L Pro也明显体现出和中低端机型相比的色彩优势。当然,在杜比视界中,TCL之前的机型多少有一些偏绿,Q10L Pro也存在这种现象,但很比较轻微,主要体现在偏暗的画面上。
Q10L Pro的高光爆发很强,一方面是瞬间的峰值很高,可以给用户带来足够刺激的亮度体验,比如在NASA的杜比视界演示片中,太阳在瞬间的画面亮度极高;另一方面像很多电影的爆炸和高亮画面,Q10L Pro在场景转换下很干脆,没有可察觉到的背光延迟,所以这会显得这种画面有着足够的冲击力。
在画面处理的细节部分,Q10L Pro在TSR独立画质芯片的支持下,明显强于Q9L和T7L两大系列。比如在《盗梦空间》中,画面的深度表现极佳,展现出非常出色的立体感。如果说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个人认为在Filmmaker模式下,可以将画面的柔和度再增加一些,在保持画面细节的前提下,再降低少许噪点。
肤色部分,Q10L Pro和我们之前测试Q10L相比时,有了一些进步,这也可能是因为固件升级后带来的提升。在《马戏之王》中,人物肤色会显得更为自然生动,同时也不显得过红或者过黄;此外黑人的肤色表现依然是顶级水准,色彩、细节、润度都无可挑剔。实话实说,目前这一部分,国内品牌基本还处于同一维度,各有优劣,但都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总的来说,Q10L Pro的画面风格其实和Q10L比较近似,但是相比Q10L它还是有一些变化的。首先因为更多的背光分区,它的实际对比度要高于Q10L,再加上我们认为有一些压黑,所以在很多场景看起来,它的黑位表现更好,画面质感更强;其次在峰值亮度上,它也要强于Q10L,这使得它的高光爆发力度也会更好一些。而且因为亮度足够,所以在大多数视频中,我们即使关闭了HDR映射选项,也不会丢失高亮细节,这一点在HDR视频中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当然在SDR视频中,我们依然建议全屏亮度降低在200nits上下,如果不想调整亮度,那么至少要关闭峰值亮度,这样才能让SDR的画面看起来不至于过曝或者损失细节。
另外在目前这个固件下,我们认为TCL是对一些画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比如肤色、景深等,所以Q10L Pro的肤色表现相比我们之前测试Q10L的时候会更为自然生动,整体的画面立体感也更强。至于光晕和画面补偿这些部分,对于Q10L Pro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这套优化方案TCL已经非常成熟了。目前TCL在控光方面已经很到位了,再加上WHVA面板和一些画面优化的加持,TCL的高端机型在明暗表现上已属顶级,未来可能就需要进一步强化色彩、柔和度方面的表现了。整体而言,就我们个人感受而言,Q10L Pro是今年我们测试过的电视中,画面相对比较接近OLED电视的一款产品。
游戏部分,Q10L Pro在120Hz下输入延迟在6ms左右,60Hz输入延迟则在15ms左右。关键是这次Q10L Pro的画面我们觉得处理得相当不错。在动态模糊部分,作为LCD电视我们依然能在部分高速画面下,看到少许拖影,不过并不算严重,而且没有反向重影这点值得称道。这里我们建议关闭OD模式,可以获得最好的游戏动态画面。
此外,Q10L Pro在游戏部分,暗场表现很突出,和Q10L早期测试的画面相比,依然会显得对比度更高一些,同时VRR没有任何异常画面。Q10L Pro在PS5下如果开启HGiG大概会将亮度限制在2000nits左右,相对比较保守,不过高光画面和视频类似,细节层次丰富且有不错的爆发力。如果需要更高的亮度,那么则需要用户关闭HGiG功能,并且开启HDR映射。
Q10L Pro的声音和过去完全不同,据悉整个声音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上,B&O从头至尾都参与了全过程,这使得Q10L Pro从音效界面、声音调整方式以及实际的音质音效,都和Q10L有着巨大的区别。
Q10L Pro的声音效果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可以说它的实际效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相比Q10L它的三频都有明显的提升,尽管限于电视本身设计的局限,它和一些中高端的回音壁以及分体式音响还有差距,但是它在低中高频的解析力的确是我们听过的电视中最好的之一,声音细节清晰、层次丰富。很多电视的声音喜欢外扩,有一种张扬的感受,但Q10L Pro的声音则是内敛的设计,初听有一些不习惯,但在实际对比后,我们能感受到Q10L Pro的声音更扎实稳定,这种声音不但适合视频,同时听音乐的感觉也相当不错。
另外从音量设计来看,Q10L Pro和其他电视也有很大的区别。过去的TCL电视往往将音量设定在25左右,就拥有很大的音量了,但再往上就容易失真或者破音;而Q10L Pro要将音量设置在50以上,才能和其他电视在20左右的音量接近,据说这也是B&O的设计。从我们的角度而言,这种设计方式才是正确的,不但真正让电视的声音处于一个逐级线性的可调整状态,同时也可以向用户传达一个正确的理念:电视声音不是越大音质就越好!
就像我们之前做Q10L时期待的那样,Q10L Pro加上Z100的组合,可能才是目前TCL电视最好的一个音响系统方案。Q10L Pro作为主声道的音质足够出色,Z100可以更多作为低频、辅助和环绕去发声。从我们之前的一些测试效果来看,Q10L Pro+Z100是我们唯一能清晰听到天空声道的一个音响系统,这或许在电影观赏中比一些独立的回音壁在多声道效果上更出色。
今年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电视测试了,而我们始终认为TCL的Q10L和Q10L Pro,都是被不少用户低估的产品,特别是WHVA这个面板,更好的色域、更好的可视角度加上目前最好的LR低反膜,搭配极高的原生对比度,这实际上几乎解决了LCD电视之前所有的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而言,Q10L和Q10L Pro是LCD电视发展到现在,真正在电视屏幕面板上做到集大成的产物。
至于画质部分,Q10L Pro在我们预料之中,这的确是一个高端旗舰电视该有的水准,就像我们说的那样,Q10L Pro在今年我们测试的电视中,是相对更接近OLED电视的视觉感受。实际TCL在画质优化上努力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优势。现在要做的,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在细节和色彩方面进步即可。倒是音质部分,B&O的加入给了我们很多不同的体验感受,这可能是今年我们听过音质最好的电视之一……现在我们特别期待TCL下半年要发布的X系列,Q10L Pro已经到了这个水准,新一代的X11系列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来源:杰夫视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