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应该积极拥抱AI,但要保持自己的判断,不能做懒惰的阅读者。”8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开幕当天,以“新阅读 新生态——数字时代的全民阅读”为主题的书香河南建设交流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著名出版家、作家、阅读学家聂震宁发表
“我们应该积极拥抱AI,但要保持自己的判断,不能做懒惰的阅读者。”8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开幕当天,以“新阅读 新生态——数字时代的全民阅读”为主题的书香河南建设交流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著名出版家、作家、阅读学家聂震宁发表主旨演讲,谈《AI 时代: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力》。
本次交流会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新阅读》杂志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承办,旨在总结近年来书香社会建设相关经验,探索数字化背景下阅读生态的构建及多元推广模式,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高质量发展。
演讲中,聂震宁从三个层次对“阅读力”做了简单阐释:基于阅读兴趣而培养的读懂文本的能力,判断欣赏文本的能力,联系实际进行创新创作的能力。基于此,聂震宁谈到,AI时代更需要“快读”,通过快速阅读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书,然后再认真读、仔细读、反复读。
聂震宁也注意到,数字时代背景下,阅读方式更为多样。数博会现场,书香河南活动展区内,AR图书、沉浸式剧目展演、研学课程等项目纷纷展示出阅读载体在当下的改变。
聂震宁认为,这些“活化内容”的方式,能有效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丰富性,探索他人和自己未曾知晓的内容,进而联系实际、联想创新,尝试写作相关主题作文,有效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在聂震宁看来,阅读应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阅读活动,比如通过AI技术呈现丰富的内容,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但也不能全盘依赖。
他举例说:“比如鉴赏国画,AI会依据各种标准指出画作的妙处,但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有人更喜欢画中的一棵树而非河流。”为此,聂震宁提醒读者,要保持自己的判断,避免成为懒惰的阅读者。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青岛大学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彦同样认为,阅读时时处在危机之中,数字时代背景下,要避免将阅读简化为数据消费,需保留批判性思维培养功能。
在她看来,阅读是人类适应社会变革的核心能力,其形态虽变,但作为知识传承与思想启蒙的功能不可替代。数字技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通过制度设计、技术创新和文化倡导,推动阅读向包容性、深度化方向发展。
交流会现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以《打通文字阅读的最后一公里》为主题进行分享;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编辑邱刚以深圳书香建设实践为例,分享了《以数字阅读赋能,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井洋结合“一起读书吧”全民阅读推广项目经验,分享了当地在书香社会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与探索。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 李冬洁/文 赵墨波/图
见习编辑 武辰婕
校对 崔妍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