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正在打造新增长点|活力中国调研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8 19:52 1

摘要:8月2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6天时间,采访团将分南北两线赴武汉、鄂州、潜江、天门、荆州、宜昌、孝感、随州、襄阳、十堰等地,走访调研,解码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

【编者按】8月2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6天时间,采访团将分南北两线赴武汉、鄂州、潜江、天门、荆州、宜昌、孝感、随州、襄阳、十堰等地,走访调研,解码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

大河财立方报道团全程参与,一起探秘活力湖北。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 文 冉衡 摄影】通航3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下称鄂州机场)货量增速惊人。

作为湖北与顺丰合作打造的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鄂州机场2024年货邮吞吐量超越长期霸榜中部的郑州机场,全国排名跃升至第5。

它,还能保持高速增长吗?

数据变化中有答案。今年上半年,鄂州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61%。仅半年,口岸出入境货运量即超去年全年总量的90%。

货运场站内,也有答案。8月26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鄂州机场看到,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一边是一板板将出口至芝加哥的手机,另一边,带着“海味儿”的青蟹刚从印度到港。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货量已经超过货站设计的年处理能力。不过,不远处一栋建筑已经拔地而起,目标处理能力每年60万吨,是现有的6倍。

答案还藏在机场周边——4月底开园的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已注册企业258家,入驻企业62家,贸易额3.1亿美元。依托鄂州机场“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空货运枢纽优势,产业园致力打造一个辐射整个中部地区、链接全球市场的跨境贸易产业生态圈。

可以想见,随着鄂州机场公共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临空经济的集聚见效,顺丰之外,鄂州机场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保障能力“超限”

白天的鄂州机场什么样儿?比夜晚安静得多,但也有人在忙碌着。

在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非顺丰货物主要集中在这里进出港。8月26日上午,出港区货台上,工人们正在往车上装运白色的泡沫箱子。离近点,“海味儿”愈发浓烈。查看箱子上的标签,是原产印度的活锯缘青蟹,准备发往上海。这批货物,上午9点左右刚刚从加尔各答运来。

另一边的进港区,叉车师傅熟练操作,将一板板货物送向称重台。鄂州空港货运公司货站管理部负责人刘晨介绍,这是将发往美国芝加哥的手机。

一进,一出,国际机场的国际范儿,具象化了。

“公共货机货站年处理能力是10万吨,去年6月投用,当年年底就保障了8万吨货物。而到目前为止,累计保障货物约19万吨。”刘晨告诉记者,目前的货量已经达到了货站设计保障能力。

怎么办?为了增加保障能力,鄂州机场对南侧的国内货站进行改造,用来服务国际全货机出港,于3月投用。

但其年处理能力也只有3万吨。好在6月底,新建货站项目正式开工,年目标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预计将于2026年4月投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8日,公共国际货站运营满一周年时,公共国际货站累计保障航班4500余架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6万吨,单日进出港峰值达1042吨;实现口岸货物吞吐2.09万吨,空空中转货量1.27万吨;开通14条国际货运航线,架起湖北直通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

对鄂州机场来说,公共国际货站的投运,有效弥补了该机场南货运区运力缺口,有力支撑了机场货运功能,服务多家货代和重点企业。

跨境电商,为鄂州机场再加力

近两年,跨境电商航空货量大增。各地、各机场纷纷布局,加强与平台的对接。但像鄂州这样,直接在机场周边建起一座跨境电商产业园,为货运“造血”的,并不多见。

这座产业园,就是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距鄂州机场约6公里,一期总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共15栋楼宇,是湖北省打造“开放前沿”的重要载体。

当天上午,记者在产业园看到,巴基斯坦籍主播阿布正在TikTok直播间向北美消费者推荐无人机。客户下单后,这些来自深圳的无人机将从鄂州飞向世界。

这背后的运营者是来自武汉的钱岭和张磊。今年5月,他们初到鄂州时还是跨境电商“门外汉”;两个月不到,其团队已壮大至15人,销售额突破20万美元,他们的海外仓已落地美国,筹建的独立站剑指欧洲、澳洲和非洲……从零到全球,他们只用了60天的时间。

与鄂州机场货量增速一样,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发展速度“推背感”十足——

1个月长出湿地公园、户外咖啡厅,2个月立起创客中心,跨境卖家孵化中心的40余间办公室入驻一周即爆满。开园仅60天,50多家企业入驻,300多名从业者抱团,2300万美元的跨境电商销售额,这份亮眼成绩单让世界看到了临空速度的震撼力。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明显低于沿海的人力和办公成本,鄂州机场的快速发展,是非常大的机会和便利条件。再加上政策配套、服务支持给够,鄂州发展跨境电商优势明显。”产业园招商经理王坦说。

数据的变化,验证了王坦的叙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产业园已注册企业258家,入驻企业62家,贸易额3.1亿美元,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机场与产业园组“CP”,最终结果是,不仅做大了跨境电商,也进一步带动湖北相关出口产业和空港经济发展。

在鄂州看来,作为一个旨在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数字贸易等临空指向型产业的产业园,这是当地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空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核心载体。

而对于未来,园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花湖机场“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空货运枢纽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辐射整个中部地区、链接全球市场的跨境贸易产业生态圈。

航空都市,在图纸上,在眼前

鄂州机场的可能性,不止于此。采访当天,车在机场周边行进,施工场景随处可见。一个围绕鄂州机场建设的临空经济区,正拔节生长。

根据规划,鄂州市临空经济区重点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智能制造和航空物流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顺丰产业园,形成“一区四园”的产业布局,并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企业不断聚集,一个个高效、安全、便捷的航空供应链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湖北沃田供应链于2024年7月底建成并投运,“已吸引了众多当地及华南、华中的大型货代公司合作开展国际货代前置仓业务”。该公司空运部负责人说,前置仓每天可完成货运量200吨以上,全年可完成货运量超6万吨。

随着超级运力的释放,鄂州临空产业“磁吸力”快速上升。

据统计,鄂州机场累计引进签约亿元以上临空产业项目225个。英佛曼纳米材料、德玛克半导体等25个制造业项目正加快建设;中康众盛等5个产业园建成投用;新科宇航MRO等一批项目即将投产。

生物医药企业也在鄂州机场周边加速布局。机场北区公共国际货站5公里外,九州通医药集团和湖北沃田投资建设九州通沃田国际供应链中心。项目将发挥九州通在医药物流领域的优势,着力打造医药物流及分拨中心,实现对医药产品的快速、准确、安全配送。

在航运物流产业端,中实(湖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实物流鄂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规划用地面积100亩,总投资2亿元,将建设约1万平方米的国际货运站房,配备相应的货物装卸、组板、拆板、安检设备和智慧物流管理系统。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华中并辐射全国的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推动跨境电商、精密智造、冷链生鲜、生物医药、3C电子等相关航空物流产业的加速聚集,“枢纽流量”正逐步化为“经济增量”。

2019年底正式挂牌运行以来,5年时间,鄂州临空经济区共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90个,总投资2214.23亿元,临空偏好型产业集聚效应活力凸显。

未来,鄂州临空经济区将会是个什么样?

翻看相关规划——到2030年,临空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和光电子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特征凸显,物流生态加速形成,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物流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空地一体、高效通达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建成。开放平台功能齐备,营商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临空经济发展示范作用显著。

一座因机场而生的航空都市,就在眼前。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大河财立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