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巡礼丨吴福清:用爱心浇灌慈善之竹 以行动诠释担当情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8 20:03 1

摘要:慈善事业在新时代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社会和谐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引导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福建慈善成果丰硕,“慈善巡礼”活动将集中展示这些成果,传递温暖故事和真挚情感,让慈善之声响彻中华大地。

编者按:慈善事业在新时代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社会和谐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引导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福建慈善成果丰硕,“慈善巡礼”活动将集中展示这些成果,传递温暖故事和真挚情感,让慈善之声响彻中华大地。

在福建三明市沙县区,有这样一位企业家:多年来,他始终行走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用点滴善举温暖社会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福建创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三明市沙县区慈善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吴福清。

图为福建创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福清

从关爱孤寡老人、支援疫情防控,到助力助学助童、推进乡村帮扶,他的慈善足迹遍布多个领域——如同一颗种子,在慈善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茁壮成长为庇荫他人的浓荫。

点滴积累,慈善路上的“长跑者”

2019年,是吴福清与慈善事业深度结缘的起点。这一年1月,为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他率先捐款5000元;12月,在“爱在虬城 暖冬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公益义卖活动中,他又捐赠3980元,为寒冬里的老人送去温暖。自此,他便开启了长达数年的“慈善长跑”,善举从未间断。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吴福清积极响应“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于2月6日为疫情防控捐款5000元,以微薄之力助力抗疫;同年11月,他又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开展“关爱老人幸福行”活动,为幸福庄园的老人们送去价值2000元的物资,用实际行动传递关怀。

2021年,吴福清的慈善脚步愈发坚定。4月,他向沙县区慈善总会捐款3万元,为公益事业注入力量;5月,他走进沙县智力障碍儿童群体,亲手送上温暖与慰问品;6月高考季,他为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助力3000元,传递鼓励与祝福;8月,他参与“铸魂筑梦 青春护雏”活动,为留守儿童捐款2000元;9月中秋前夕,他又为“蜗牛星宝”特殊儿童送去价值2000元的中秋慰问礼物。也是在这一年,他正式加入沙县区慈善总会并担任副会长,慈善从此成为他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后数年,吴福清的慈善行动从未停歇。2022年,他为环卫工人送去慰问品,为幼儿园小朋友准备“六一”礼物;同年6月21日,沙溪河遭遇洪水后,他还主动参与河道清淤工作,用双手守护家乡环境。自2023年起,每逢春节前夕,他都会为困难群众上门发放红包与慰问品,让他们温暖过年。2024年,他多次参与慈善总会组织的慰问及捐赠活动;2025年,他依旧活跃在慈善一线,不仅持续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还为慈善厨房项目捐赠爱心物资。多年来,无论捐赠金额大小,他始终力所能及地出钱出力,用行动践行着对慈善的承诺。

种竹成林,慈善理念的“传播者”

“做慈善不仅要自己参与,更要带动更多人加入进来——就像种竹子,需要长期浇灌,才能形成一片竹林。”这是吴福清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坚持个人行善的同时,他更致力于传播慈善理念,让更多企业家了解慈善、参与慈善。

在他的公司里,专门设立了一间“慈善文化室”。每当接待来访的企业家时,他总会在这里主动宣传慈善文化,分享自己的慈善经历与感悟。许多企业家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从“关注慈善”走向“参与慈善”,甚至主动加入慈善队伍。

曾有一位从事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家,在吴福清的宣传与带动下,不仅为公益活动无偿提供新能源相关服务,还主动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等慈善项目;还有一位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受他影响加入慈善队伍后,持续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无偿心理咨询服务。可以说,吴福清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了一个慈善交流的平台,让慈善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他常对身边人说:“做慈善不一定要捐很多钱,重要的是有这份心。如果是小额捐赠,你可以直接扫码转入慈善总会的收款码献爱心;如果想进行大额捐赠,我可以带你去慈善总会,咱们一起为社会贡献力量。”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慈善的真谛、主动参与慈善事业,一股“向善向美”的力量在当地逐渐凝聚。

情系家乡,发展建设的“助力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沙县人,吴福清始终心系家乡发展。他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一边为沙县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一边助力沪明对口合作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提振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2015年,他借助上海的资源渠道,成功为家乡引进2.8亿元资金——这笔资金有效支持了当地小微企业解决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既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也避免了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各类风险。近年来,他更是持续深耕家乡招商工作:不仅将上海等地的优质项目与资源引入沙县,还以发起人身份对接上海相关资源,策划并组织多场招商活动,推动上海与沙县在企业、政府层面的信息交互与合作,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万企兴万村”帮扶工作中,他同样主动作为。针对高桥镇的发展需求,他依托自己在多个商协会的资源,提出“以就业助帮扶”的思路,承诺为村里的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只要村里有家庭的孩子需要找工作,我都能帮忙对接安排——能为家乡的就业难题出一份力,我很开心。”

创新理念,人人慈善的“践行者”

在长期的慈善实践中,吴福清始终在思考:如何让慈善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如何降低慈善参与门槛?为此,他不断创新慈善理念,积极推动“人人慈善”,努力扩大慈善的覆盖面与参与度。

他提出:以各社区居委会、行业协会为会员单位,在每个社区设立“慈善联络站”——让慈善真正走进社区、贴近群众,成为邻里间触手可及的公益行动。他认为,慈善不应有“门槛”:哪怕是100元,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帮助社区内的困难群体。这一理念不仅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更为当地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与此同时,吴福清还将慈善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提出“公益助企”理念。他通过创新新型地产模式,一方面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营收达不到准入门槛”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为银行解决“寻找优质客户难”的困境,最终实现“企业受益、银行增效、公益赋能”的多方共赢。他说:“做慈善和做企业一样,都需要创新思维。只有不断探索新路径,才能让慈善事业持续发展,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多年来,吴福清用爱心与担当在慈善路上坚定前行。他的善举,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他以实际行动诠释“利他思维”,践行“人人慈善”理念,带动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这株由他用爱心浇灌的“慈善之竹”,正逐渐成长为一片守护他人的“公益竹林”。(詹功宁)

(本文章属原创作品,如需引用、转载授权,请联系csgyzc@126.com)

来源:慈善公益之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