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行发行货币虽多种多样,但地产业无疑是货币流通到社会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因为地产业一路长虹的日子便是我们挣钱最容易的时段之外,随着近年房价的下行大家都感觉到社会是真缺钱了,然而其间的真相却不忍直视,于是很多人开始将经济不好这锅甩给了人口太多,理由是人太多紧缩了就
央行发行货币虽多种多样,但地产业无疑是货币流通到社会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因为地产业一路长虹的日子便是我们挣钱最容易的时段之外,随着近年房价的下行大家都感觉到社会是真缺钱了,然而其间的真相却不忍直视,于是很多人开始将经济不好这锅甩给了人口太多,理由是人太多紧缩了就业岗位,那么在现有的人口基数上降低一半我们的经济便能好转吗?
一、地产业的功
三十年来,地产业促进就业与拉动经济的能力谁也不能反驳,地产业同时也是货币流通最大的“推手”。
现在大家只知道收入不景气却不了解收入降低背后的原因,那就是整个社会都特别缺钱。
我们或许会提问,缺钱央行可以不停的印刷啊!不断向社会投入新的货币不就成了。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钱不是想印刷就能印刷的,就算是我们的央妈也不可以,除了随着发行货币会引发通货膨胀,发行新的货币需要一个载体,正常情况下的我们只能以劳动价值去获取央行投放于社会的新货币!
我们知道的货币发行投入市场有多种方法,但最有效最直接的便是地产业。央行不管以什么身份把新的货币“分配”到地方银行,这笔钱得有企业来“认领”才能发放到社会,此便是放贷于企业,人们再通过就业自企业那里获得报酬去消费,这就是央行发行新货币流程之一。
在地产业如日中天的那些年,开发商百分百是一切银行最愿意放贷的优质客户,而地产业特火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容易挣钱的时候,当然,那时的房价涨得也欢,这是地产业是央妈发行货币最大“推手”由来。
众所周知目前地产业的行情不太好,随之被影响的就业压力则数不胜数,这样的市场试问谁有胆量扩大生产规模?除了失去地产业贷款这最大的“金主”,消费预期不行便是没多少企业去银行贷款,这是存款利率降低原因之一,也是货币发行不了的直接因素,地产业的低迷难就业的连锁反应便越明显,即便当下的央妈印刷了很多钱它也无法“发放”到你我的手里。
二、地产业的过
谁也不能反驳改革开放的好处,但令人动容的是,地产业这主角虽说催动了经济,但其最终却因为房价造成收支不均衡赶走了一些外资与本土的制造业。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工厂这得益于人口多这最大优势,廉价劳动力加上政策扶持,所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促进了国内就业的同时也培养了本土众多的企业管理人才。
三十年前地产业刚起步那些年只能是沿海城市才是内地打工者的乐土,此在那部当年炙手可热的“外来妹”热播剧里面可窥见一二,只是仅靠沿海城市企业怎能带动内陆大量的农村人们去增加收入?
答案只能是让绝大部分农村人们富起来的除了地产业再无他!
眼看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充当经济引擎的地产业其能量终没能令人们失望,在最火的时候一个农民工在工地上能挣一千元往上轻松的年入十万加,当然,这是最辛苦的模工劳作十多个小时的报酬。
但随着地产业的兴盛,房子占比了绝大部分人们的收入使消费能力逐步降低进而令电商迅速的崛起之外,租地成本的加剧,加上工人的报酬压力,廉价劳动力优势全无是给沿海城市最直接的冲击,最终造成大量外资撤离同本土制造业向越南这些用工成本更低的地方迁徙。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当下的经济问题是人口太多造成?
正是人口太多,以至于工作岗位同应聘者之间形成僧多粥少现象之外,一条街上不管做什么生意一旦某新事物的出现能盈利的话,要不了多久便会出现接二连三的模仿者将价格打下去,最终谁都讨不到好,这便是人口太多明面上的弊端。
大家便会想到,如果人口少那么各行各业的竞争便不会如此强,那些发达国家的人口甚至比不上我们的一个省他们却能过得十分富足,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就业难这难道不是人口太多造成的?
就业难便令大家消费的意愿受阻,我们地大物博、资源丰厚,如果在现在的基础上人口直接减少一半,更少的人口去分享那些资源人们的生活必定不会太差么?
常规思维好像上面的想法没毛病,更少的人口去分配当下资源就好比原本两个人吃一个饼只剩下一个人去吃那个饼,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无穷卷。
从就业角度去考量,人口当然是越少越好,同样的岗位竞争者不多大家被录取的机会就会更大,但反过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人口多消费的体量便越大,消费体量是企业发展的条件,这便是市场需求更是就业岗位需求,于是消费体量也是同就业相关互相矛盾的地方。
人口多,消费需求想当然十分强烈,只是人口多同时也是横在大家面前就业难的那堵“墙”,很多专家都没想到的是目前的人口已失去时代红利作用了,因为无法保障收入的人口基数不过是假的消费体量,市场看上去很大人们兜里却没钱,不论你怎么刺激都是徒劳。
首先,很多人都犯了一个错,我们身边的资源看上去无比丰富它却不属于任何普通老百姓,不管什么自然资源普通老百姓只能通过劳动价值去换取,所以用人口多少去分配资源的想法不正确也不成立,资源可无偿享有只是极小部分。
另外,人口降低绝对是大部分国家绕不过的坎,比如我们。生育率越来越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育领域与婴幼儿产业。生育率不好第一批就业紧缩的是幼儿园,接下来失业的便是小学同大学那些老师,奶粉、玩具同婴幼儿穿戴产业被迫倒退是间接的,而随之降低的消费需求便是一系列成人商品,照此下去,全国各地城市的房子将来谁去接力?
写在最后:我们国家即便当下只剩下六亿人口并不会改变目前的经济问题,人口基数其实是双刃剑,人口多消费体量虽大但就业压力更大,反过来分析人口若不多看上去就业竞争不激烈但消费市场却很狭小。来源:家居河上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