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咚咚咚——”8月的内江,暑气正盛,四川省隆昌市胡家镇的一处农家院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陈治帆的父亲开门就看见胡家镇镇党委的工作人员捧着一封烫金信封站在门口,“大爷,这是上海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寄来的感谢信,您儿子在上海救人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咚咚咚——”8月的内江,暑气正盛,四川省隆昌市胡家镇的一处农家院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陈治帆的父亲开门就看见胡家镇镇党委的工作人员捧着一封烫金信封站在门口,“大爷,这是上海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寄来的感谢信,您儿子在上海救人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这温情脉脉的一幕便是陈治帆救人故事的最新后续。今年早些时候,这位饿了么“蓝骑士”在漕河泾街道送餐途中,偶遇一位突发急症的孩子。他二话不说,卸下餐箱,短短3分钟将母子护送至医院急诊室,直到医生接手才悄然离开。这惊心动魄的瞬间在短视频平台爆火,播放量突破千万,点赞如潮水般涌来。饿了么授予他“蓝骑社区侠”称号,街道党工委送来锦旗。
漕河泾街道给陈治帆送上锦旗
胡家镇镇党委的工作人员跟老两口聊起了陈治帆在上海的日子,“您儿子在上海不仅工作踏实,还这么有担当,咱们胡家镇也为他骄傲!”工作人员递上慰问品,话里满是真诚,“以后他在外面有啥需要,镇里也会尽力帮衬。”得知家乡党委上门慰问,陈治帆有些不好意思地给家里打电话:“真不用这么客气,当时就想着孩子要紧,换作谁碰见了都会搭把手。”
胡家镇镇党委工作人员上门慰问陈治帆的家人
这份朴实背后,是家人无声的支撑。陈治帆的母亲回忆,得知此事后她和老伴就赶紧给儿子打了电话。“我说了,做好事,好!就该这么做!”她模仿着当时的语气,眼里闪着自豪。陈治帆在电话里也坦承,救完人后“小小地开心了一下”,但转头又奔忙在送单路上。原来,这家人与上海缘分深厚:老两口早年曾在上海打工,大哥如今也在沪工作,陈治帆不是独子,却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每月雷打不动往老家寄钱,银行记录厚厚一摞;每隔两三个月,就坐高铁回胡家镇,陪父母唠家常,抱抱孩子。陈治帆的母亲说:“咱们鼓励他,在外头行善积德,比啥都强。这封感谢信,就是最好的‘家书’。”
如今,这场善举的涟漪已从上海街头荡回四川小镇。漕河泾街道的感谢信,不仅温暖了陈家小院,更点亮了一座城的共情。小哥的承诺,家人的叮咛,像一粒种子,在平凡日子里生根发芽。陈治帆的故事不靠流量堆砌,而是汗水与善意的注脚:救人不是终点,而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正如他常挂嘴边的那句,“送餐路上,帮人一把,就是日常。”
来源:上海徐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