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Curitiba,Paraná),名为“沃拉尔组画”(Suíte Vollard)的建筑于2004年12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首座可旋转的住宅大楼。然而,这栋名噪一时的大楼至今依然空置,前途未卜。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8月28日报道】在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Curitiba,Paraná),名为“沃拉尔组画”(Suíte Vollard)的建筑于2004年12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首座可旋转的住宅大楼。然而,这栋名噪一时的大楼至今依然空置,前途未卜。
巴西“G1”网站8月27日报道,这座住宅楼地处库里蒂巴的富人区莫松盖街区(Mossunguê),由莫罗建筑公司(Construtora Moro)开发。早在建造初期,就因其独特的设计而引起国际关注,因为大楼的每一层都可以独立旋转,转动幅度可达360°。
整栋大楼共有11套面积约为120平方米的公寓,每套公寓都配备一个90平方米的金属平台,负责旋转。该系统由安装在外部的电动机和齿轮驱动,旋转一圈大约需要1小时,而大楼的固定核心部分则容纳浴室、厨房和管道设施。
该建筑的名字源自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在20世纪30年代为法国艺术商安布鲁瓦兹·沃拉尔(Ambroise Vollard)创作的沃拉尔系列版画。尽管设计理念前卫,这栋大楼却从未真正有人入住。过高的房价与维护成本,再加上莫罗建筑公司的法务纠纷,吓退了潜在买家,使这栋大楼自落成以来一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022年,大楼11套公寓中的10套被拍卖,用于偿还正处于破产边缘的莫罗建筑公司的债务,但没有任何一套收到竞标。另一套顶层公寓则隶属于一家未涉及相关司法纠纷的企业,因此未被拍卖,但无法确认是否有人曾用作住宅。
目前,这座住宅楼的管理权已移交伊内帕管理与创新公司(Inepar Administração e Inovações),但仍未能吸引任何住户,依然空置。
即便如此,“沃拉尔组画”依旧是库里蒂巴的建筑地标,并因其独特的工程设计,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学术研究和旅游指南中。
来源:南美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