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澳洲身份系统,很多亚洲移民被迫改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12:00 1

摘要:在越南,“Lê”是姓,“Thị”是性别标识(女性),而“Hiền Trang”才是她真正的名字。但在澳洲的官方系统中,由于“Thị”紧跟在姓氏“Lê”之后,常被误登记为她的“名”。

当Trang Le抵达澳洲时,她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会成为跨国生活中的最大绊脚石之一。

原本叫Lê Thị Hiền Trang的她,差点在申请入籍时改名为“Thị”,以避免身份验证过程中出现困扰。

(图片来源:ABC)

在越南,“Lê”是姓,“Thị”是性别标识(女性),而“Hiền Trang”才是她真正的名字。但在澳洲的官方系统中,由于“Thị”紧跟在姓氏“Lê”之后,常被误登记为她的“名”。

“在越南社区里,我们常自嘲,在澳洲的越南女性都叫‘Thị’,因为系统搞错了我们的名字。”

“我认识一对越南夫妻,在入澳籍后,他们的正式名字变成了‘Thị’和‘Văn’(男性性别指示词),这完全是误会的结果。”

这类命名混淆带来的不仅是尴尬,还深刻影响了Trang的实际生活。她因为名字与证件信息不匹配,疫情失业补贴无法,还要多次接受警方身份核查。

甚至连在线购买保险时也被系统拒绝,因为她的姓氏“Le”不足三个字母,不符合要求。

而她面临的最大麻烦,则来自频繁往返越南和澳洲时——移民部门往往因护照和机票上的姓名不一致而产生疑问。

(图片来源:ABC)

她第一次回越南时,机票上用了自己的真实名“Trang”,结果在值机时就被拦下审问。

此后,她尝试用“Thị”订票,却在越南被边检质疑:“为什么用这个名字?”更复杂的是,她还出于简化考虑放弃了自己名字中的“Hiền”,结果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我非常沮丧,也很有压力,我不仅需要收集大量身份证明文件,还要承受长期的情绪负担。”

幸运的是,在她申请入籍的过程中,接待她的工作人员愿意协助她以“Trang”正式作为她的名字。

“希望拿到公民身份后,能减少旅行和日常行政方面的困难。”

亚洲单一姓名者在澳难以立足

Trang的遭遇,并非孤例。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缅甸等国,许多民众传统上只使用单一姓名(mononym),这在澳洲也引起一系列身份识别问题。

对缅甸的Karen、Kareni和Chin族难民来说,“无姓”现象更是障碍重重。他们在申领优惠卡、领取处方药、开设银行账户甚至注册结婚时都面临阻力。

来自社区法律服务机构Westjustice的法律总监Joseph Nunweek指出,澳洲的系统中通常会强行将单一姓名分为姓和名,或直接把单一姓名放到“姓”栏或“名”栏,造成大量记录不一致的情况。

“这种差异常导致各类文件不匹配,比如驾照上的名字和优惠卡不同。在涉及身份测试或者领取政府补助时尤其麻烦。”

Westjustice财务辅导员Heather Neilson也补充道,大多数政府系统都不清楚这些命名方式的文化背景。“例如,有些优惠卡记录的姓名,让用户自己都无法确认那到底是姓还是名。”

Neilson回忆,为帮助客户纠正系统错误,她经常要“据理力争”。“我作为他们的‘最后的希望’,每次处理都得反复沟通,既耗时又耗钱。”

过去,Westjustice还曾推出“My Name”项目,已协助约80个家庭、450名个体修正姓名登记错误,同时帮助一些家庭获取统一的姓氏,或反映自己文化和宗教身份的名字。

不过,Nunweek强调,不应迫使个人在系统面前“迁就改名”,否则会伤害他们对自己名字的认同感。

“我们呼吁的是系统的灵活和包容,而不是让人改变姓名以适应系统。”

Neilson也表示:“我们不应该强迫人们去适应某一种命名规则,需要改变的是系统,而不是人。”

姓名误解可被犯罪分子钻空子

跨文化培训专家、Globalise Consulting创始人Fiona Swee-Lin Price长期为澳洲高校、图书馆、警察、国防机构及赌场提供关于非英裔姓名结构及发音的建议。

她指出,很多被设计给英语使用者的数据库,根本没有足够类别去容纳多元文化的命名格式,“多数系统假设所有人都知道‘first name’‘surname’‘last name’的差别,并能正确填入这些栏位。”

以马来西亚名字“Sharifah binti Faisal”为例,“binti”表示“之女”,但系统没有“父亲名”这种栏位,常让人误以为“Faisal”是姓。

(图片来源:ABC)

她还发现,有犯罪分子利用中文名字在普通系统中拼写不同、发音失真、难以统一的特点,创建多个身份。

例如,普通话和粤语之间的相同汉字拼音可能完全不同,一旦失去语调信息,就会导致系统误判。

“我教赌场怎样识别这些漏洞,因为一个人能用多种拼写呈现同一个名字,不但可逃避监管,还可能导致无辜者被识别为通缉犯。”

为此,Price建议,应开发一套“多元文化姓名解码系统”,帮助使用英裔系统数据库的工作人员理解其他文化的命名习惯,并将其标准化入档。

政策改革需要政治意愿与技术支持

Westjustice团队指出,澳洲有必要在客户端管理数据库方面进行全行业改革,而这更需政府与软件开发商、各大机构的配合。

“公用事业公司和政府部门总是依赖制定系统规则的人,因此技术设计方是否理解多元文化至关重要。”

Neilson补充道:“这虽然不是蓄意歧视,但确实是系统性问题,而且解决它需要付出大量后端人力资源和资金成本。”

Services Australia总经理Hank Jongen表示,已为机构员工提供命名指南,讲解不同姓名系统的结构及记录方式。

(图片来源:ABC)

民众若发现名字记录错误,可联系当局并享受免费翻译服务,覆盖200多种语言。

据ABC了解,部分优惠卡因尺寸限制,每个名字字段可容纳的字符数受限,若姓名过长,会被自动缩写;此外还需在卡片上显示配偶及子女姓名,进一步压缩了空间。

无论是越南的“Thị”、马来的“binti”、还是缅甸难民的单一姓名,在澳洲系统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身份失真”。而这并非个体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正如Price所说:“我们不该逼人改名字去适应系统。而是该让系统适应这个多元的世界。”

来源:我想要星期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