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宠物经济已成为新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引擎。随着“吸猫撸狗”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猫犬宠物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3%。
近年来,宠物经济已成为新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引擎。随着“吸猫撸狗”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猫犬宠物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3%。
电商平台上,今年天猫“6·18”宠物消费亮眼,宠物食品全网销售总额达75亿元,同比增长36%。从运动品牌跨界推出宠物服饰,到食品巨头加码宠物食品赛道,再到“宠物家政”等新服务涌现,宠物经济的产业链不断拓展。
在快节奏生活下,宠物早已成为“家庭成员”,驱动着行业从基础服务迈向“情感价值+全链生态”,未来潜力无限,众多新变化值得深入探究。
01
宠物经济崛起:从萌宠
到“家庭成员”的蜕变
“人类愈都市化,离开自然愈远,宠物在人类生活里的重要性也愈增加。”动物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康拉德·劳伦兹曾如是说。
放眼当下,“吸猫撸狗”早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阿猫阿狗们都吃好的、用好的,让广大网友感叹“人活得不如狗”。而在各大视频与社交平台上,无数博主频频分享自家宠物的搞笑小视频与生活日常,这些轻松愉快的内容造就了很多网红萌宠,引来广大网友的竞相追捧,并催生了诸如打赏、带货、追求同款等各种各样的行为。
由此,也便引出了宠物经济的基本概念,那就是围绕着宠物产生的一系列生产、消费和服务等商业行为或者活动。
我国宠物经济的历史,大体可以追溯至1992年。彼时,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的成立,让“保护和爱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观念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宠物”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并将饲养宠物的生活方式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其间,海外留学生也带来了新鲜的宠物观念,这些因素使得国内的宠物产业开始萌芽。随后,国际著名宠物食品品牌玛氏、皇家等巨头进入我国市场,拉开了我国宠物行业发展的序幕。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宠物观念的日益成熟,我国宠物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宠物的角色也开始发生转变,在家庭中不再是“看家护院”的地位,而是逐渐有了“孩子、亲人”等角色属性,成为家人情感的一个重要寄托。后来,国内涌现出一批宠物产品生产制造的规模化工厂,一些本土知名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2010年以后,我国宠物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在宠物数量继续增长的同时,宠物主也越来越愿意给宠物花钱,各种宠物医院、美容店接连问世,宠物经济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之下,线上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宠物经济的壮大提供了巨大便利,宠物服务平台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而后诸如共享经济、云养宠等新型服务模式也日益兴起。
以上便是我国宠物经济的基本轮廓。
02
数据揭秘:宠物
市场的“狂飙”与潜力
近些年,我国宠物经济已然步入了增长的快车道。
根据派读宠物《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2015年至2024年,国内宠物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3%,显著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速;2024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近7.5%,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02亿元,其中犬市场小幅增长4.6%,规模为1557亿元,猫市场同比增长10.7%,规模为1445亿元。按照《白皮书》预计,到2027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42亿元,2015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长率可达12.6%(见图1)。
从细分领域来看,宠物食品与宠物医疗的规模领先,构成了宠物经济的两大核心支柱。
数据显示,2024年,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为1585.1亿元,占宠物经济整体规模的52.8%;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为840.6亿元,占比28%。2018年至2024年,宠物食品与宠物医疗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06%和16.39%,彰显强劲的消费活力(见图2)。
与此同时,宠物经济市场的高景气度在上市公司财报中也得以反映,就2024年年报而言,不少企业都实现了业绩的增长。
例如,上市公司依依股份的年报显示,营收17.98亿元,同比增长34.41%;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08.34%。佩蒂股份的年报也显示,营收16.59亿元,同比增长17.56%;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742.81%。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海外市场,国内宠物经济仍有极大潜力。以渗透率为例,2023年我国宠物的家庭渗透率仅为22%,对标同期美国的70%,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超过50%,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综上所述,正因为基本面的扎实与行业的高景气,资本市场当中的宠物经济板块才能够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并在今年走出了一波强势上涨行情。
03
情感驱动:独居时代下
的“它经济”繁荣
其实,宠物经济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景气度,除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而引发的消费升级等因素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情感层面的“升温”。
《白皮书》的数据显示,70.1%的宠物主是因为自己或家人“喜欢宠物”而进行饲养,然后是为了“增加生活乐趣”或“调节情绪/心态”。从上述三大选项可以看到,源自人们“情感升温”的比重接近90%(见图3)。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独居人口对于宠物陪伴诉求的增加,其中主要涉及单身人群和银发一族两大类群体,他们已成为宠物经济的主力军。
单身人群
我国单身社会的形态正初现端倪。据官方统计,我国适婚年龄(20-49岁)单身人口已达2.6亿,占同年龄段总人口的37.8%,创历史新高;其中,25-35岁年龄段的单身人口比例高达37.3%,比10年前增加18个百分点。
另外,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新独居时代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独居人口数量或将达到1.5亿至2亿人,独居率或超过30%;其中,20-39岁的独居青年或将从2010年的1800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4000万-7000万人,实现翻倍增长,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国人单身倾向的加剧。
对比来看,单身人群的消费结构与传统家庭不同。由于没有家庭的负担,单身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高于非单身人群。单身人士主要集中于白领和中产人群,这部分人除了精神上的消费顾虑较弱外,物质上还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
单身群体看似拥有潇洒的生活,但单身生活久了,也难免孤单寂寞。于是,很多单身人士通过饲养宠物来缓解孤独感。他们倾注财力与精力来饲养宠物,享受着宠物对自己情感的吸收和回馈。
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元”是最硬核的单身群体,这群人具有崇尚高颜值、热衷于网络社交等性格特点。宠物刚好与此契合——宠物具有可爱、治愈、通人性等特点,不同宠物又各有特性,能让人们体会到陪伴和被需要的感觉。另外,饲养宠物还具备社交属性,可以让单身独居的人们找到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比如借助网络社交平台,晒出宠物的萌照和短视频等。
综合来看,单身人群的扩大及其消费特性,成为宠物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支撑力量。
银发一族
近年来,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始终在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末达到了创新高的15.6%,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有机构预测,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整体平均预期寿命在延长,从1990年的69.14岁升至2020年的77.93岁,不难判断,未来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还将继续增加。
对于子女不在身边、活动圈子狭小的退休老人来说,饲养宠物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很多老年人都把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即“育儿式养宠”。与此同时,不少银发一族“有钱、有时间”,甚至有不低于年轻人群的消费实力,从而也催生出了更深层次、多元化的养宠需求。
由此可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银发经济的崛起将会成为我国宠物经济持续发展的又一大支撑。
04
未来已来:宠物经济
的“高端化”与“精细化”蓝海
展望未来,随着情感需求、消费升级、场景更新等市场趋势的持续演化,宠物经济将迎来结构性机遇,诸多细分领域均存在扩容预期。
尤其是以年轻单身人群以及部分老人为代表的宠物主,其消费观念更为多元,愈发注重宠物生活品质与个性化需求,更愿意在宠物食品、用品、医疗、美容等领域投入更多资金,如此将会带动宠物经济向着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而在细分赛道上,宠物食品、用品、医疗等领域持续升级,功能性宠物食品、智能宠物用品、高端宠物医疗服务等新兴细分市场发展迅猛,宠物美容、宠物摄影、宠物寄养等新型服务业态也在加速发展,这些都有望成为后续宠物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为整个消费市场提供增长动力。
未来如何,拭目以待。
作者:付一夫「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强
排版:刘雅丹
1.
2.
3.
郑重声明 :本刊财富管理建议,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求分享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