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的PC市场,有人追求极致性能,愿意为庞大的机箱和高昂的功耗买单;有人则偏爱简约便携,希望桌面能摆脱线缆的缠绕与硬件的堆砌。而迷你主机的出现,似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但长久以来,“性能天花板”始终是它难以突破的瓶颈,想要流畅运行3A大作、处理4K乃
在如今的PC市场,有人追求极致性能,愿意为庞大的机箱和高昂的功耗买单;有人则偏爱简约便携,希望桌面能摆脱线缆的缠绕与硬件的堆砌。而迷你主机的出现,似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但长久以来,“性能天花板”始终是它难以突破的瓶颈,想要流畅运行3A大作、处理4K乃至8K视频渲染,似乎仍需依赖传统台式机。 零刻GTi15 Ultra的登场,本身就打破了不少人对迷你主机的固有认知。这款巴掌大小的设备,搭载最新的酷睿Ultra 9 285H处理器和锐炫140T核显,已经能胜任多数办公、设计甚至轻度游戏需求。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预留的PCIe5.0×8接口,当与EX Pro显卡坞结合,这台“小钢炮”瞬间拥有了挑战高端桌面平台的底气。本次评测,我们将深入探究这套组合的真实实力,它能否在保持小体积的同时,实现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本次为Gti15 Ultra搭配的显卡,选用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该显卡默认模式功耗300W/300W,一键超频模式下功耗为315W/350W。零刻EX Pro显卡坞自带600W电源,理论上可满足其供电需求。不过需注意,EX Pro显卡坞原配仅为普通双8pin电缆线,为适配显卡供电,我们定制了双8Pin转12V-2x6压纹线缆,以保障供电稳定与兼容性。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显卡全金属压铸装甲采用阳极氧化工艺,线条锐利且更耐磨,三颗风扇采用“风镰”风扇,可实现高效聚风,增强进风量并支持智能启停。
▲显卡三颗风扇使用风镰101mm风扇;中间风扇反转,两侧风扇正转,正逆转风扇减少绕流,增加进风量,显著提升散热效能,让显卡在高负载下也时刻冷静。
▲显卡采用全尺寸智械金属背甲,不仅增强了显卡的结构稳定性,还通过尾端的镂空设计优化了散热性能。镂空区域允许气流直接穿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确保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保持低温。镂空区域有一根45° 光刃RGB灯条,为显卡增添个性。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显卡配备16pin供电接口和灯光同步接口。其采用特制导流型鳍片,搭配风镰风扇,双管齐下优化空气流动路径,大幅增强散热效率,让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也能保持低温稳定。
▲显卡尾部采用了坚固的不锈钢I/O挡板,配备3个DP 2.1b接口以及1个HDMI 2.1b接口。默认状态下基础频率为2295MHz, Boost频率为2452MHz;按下一键超频按钮后OC状态下的基础频率为2295MHz, Boost频率为2542MHz。
▲全新iGame LCD智屏「维」使用可拆卸磁吸式设计,新增旋转机械结构,支持角度悬停。配合iGame自在星球控制软件(iGame Center),可以实现自定义内容展示,满足玩家的个性化追求。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 显卡还准备了可替换的赛博 RGB 组件,玩家可根据喜好自主更换,轻松打造专属个性化外观,让显卡在性能强劲之余,也能成为机箱内彰显独特风格的视觉亮点。
▲装好iGame GeForce RTX5070Ti Vulcan OC 16GB显卡和GTi15 Ultra后的效果如图所示。从外观来看,这款三风扇的显卡在安装后会有一部分凸出EX Pro显卡坞,与整体风格搭配起来略显突兀。相比之下,如果使用双风扇的显卡,其长度与 EX Pro显卡坞会更加契合,整体视觉效果也会更加和谐统一。
▲GTi15 Ultra和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的IO接口朝向一致,布线更规整,便于外接设备连接。
▲整体采用开放式散热设计,空气流通不受限,能有效带走硬件运行产生的热量,保障设备长时间稳定高性能运行,散热效果更优。
▲插上定制的双8Pin转12V-2x6压纹线缆,既保障显卡供电稳定,又不阻碍空气流通,助力整机高效散热、稳定运行。
温度和功耗整体来看,开启OC模式后,GPU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显存频率未受影响,仍保持稳定运行。
▲在OC模式下,风扇转速显著提高,相较于默认模式,风扇转速提升了约450RPM,达到2350RPM左右。这种提升使得显卡在高性能运行时能够获得更佳的散热效果。
性能测试▲iGame GeForce RTX5070Ti Vulcan OC 16GB为GTi15 Ultra带来革命性图形性能飞跃,在Gti15 Ultra(PL1/PL2 = 65W )平台上,外接RTX 5070 Ti后,3DMARK各测试场景性能平均提升约 672.6% ,性能跃升接近原始平台的7倍。独显对图形性能的强化效果显著,达到桌面级的性能水准。
▲在 3DMark 基准测试中,我们对比了 Gti15 Ultra + RTX 5070 Ti(对应 PCIe 5.0×8 接口场景 )与 R9 9950X3D + RTX 5070 Ti(对应 PCIe 5.0×16 接口场景 )两种硬件组合的性能表现,以此呈现显卡在不同PCIe 5.0 通道带宽下的性能差异。
整体来看,在搭配相同 RTX 5070 Ti 显卡时,GTi15 Ultra平台相比R9 9950X3D桌面平台,在3DMark各项测试成绩中平均约有3.53%的性能差距。这一差距幅度较小,在图形性能释放上已接近桌面级平台水准,展现出EX Pro显卡坞较强的硬件适配与性能发挥能力。
生产力性能测试Blender Benchmark 是一款基于 Blender 的基准测试工具,用于评估硬件在运行 Blender 时的性能。
▲OC模式下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在 Blender 渲染任务中性能略优,但提升幅度较小(约 1%)。超频可小幅增强显卡Blender渲染性能,不过提升有限,对追求极致效率的专业渲染场景,能带来微弱助力。日常使用或对性能边际增益不敏感的场景,超频带来的体验差异不明显。
Blender 的 Cycles 是一款强大的物理基础渲染引擎,广泛用于创建高质量的 3D 渲染图像和动画。它基于光线追踪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光线行为,从而生成逼真的材质、阴影和反射效果。本次测试使用 Cycles 渲染器以及CUDA和Optix 技术来进行实时渲染,对比了不同显卡在相同场景下的渲染性能。
▲测试场景为 lone-monk_cycles_and_exposure-node_demo,OC模式下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在Optix和CUDA模式下快约2%, OC超频后在Blender实时渲染的这两种模式下,均有小幅性能提升,能为创作者节省一些时间成本。
V-Ray Benchmark 是一款免费的独立应用程序,用于测试硬件的渲染性能。它能够评估 CPU、NVIDIA GPU 或两者的组合在使用 V-Ray 渲染引擎时的性能。本次测试使用了 V-Ray Benchmark 来评估显卡的渲染性能,分别在RTX模式和CUDA模式下进行了测试。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在V-Ray渲染中,超频能有效增强性能,尤其 RTX模式下提升显著,适合依赖V-Ray渲染的工作(如建筑可视化、影视特效等)。
UL Procyon视频编辑基准测试在典型的视频编辑工作流程中使用Adobe Premiere Pro。使用相关的应用来确保基准测试的分数可以反映出整个系统在实际使用时的表现。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OC) Video Editing Export Score - GPU Accelerated:64124;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 Video Editing Export Score - GPU Accelerated:62619,提升幅度在2.4%左右。能为视频导出环节带来小幅效率增益,对有视频剪辑、导出需求的用户,超频可一定程度加快流程。
▲在H.264、H.265视频导出时间中,OC模式下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的表现均优于默认状态下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平均提升幅度在2.26%左右。可以为视频创作者节省少量导出时间,高频次导出场景下,累积收益更明显。
AI性能测试▲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在搭配不同规模参数的AI文本生成模型时,能依据模型特性,在各自适用场景中提供有效支持,展现出较好的适配性和灵活性。以MISTRAL-7B为例,在OC模式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对比默认状态下提升了近2.4%。在处理具有70亿参数的模型时,能够提供较高的推理效率和较好的文本生成质量,更适合需要适中显存和算力的场景,如短文本生成、对话系统等,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能够快速响应并生成稳定输出,满足一般AI文本生成应用的需求。
▲在 NVIDIA TensorRT Procyon 测试中,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 显卡OC模式下在整数、单精度浮点以及半精度浮点运算方面均优于默认状态,平均提升幅度在 2.6%左右。显卡在经过超频后,能够在多种数据运算类型的任务中展现出更好的性能表现,对于对显卡运算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用户,尤其是涉及图形渲染、科学计算、AI推理等工作的用户,使用一键OC模式能够带来一定的性能增益。
在 AI 图像生成基准测试中,OC模式下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 显卡在不同的 Stable Diffusion 模型及运算模式下,均展现出比未超频的显卡更强的性能,平均提升幅度约为3.56% 。显卡在开启超频模式后,能够在AI图像生成任务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对于从事AI绘画、图像创作等工作的用户来说,适度超频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游戏测试GTi15 Ultra游戏性能▲在 1080P 分辨率、光线追踪低设置下,对比《赛博朋克 2077》开启Xess帧生成与不开启的游戏帧数表现。 就平均帧数而言,开启Xess帧生成可以达到51.14 帧,较不开启的30.2帧,流畅度提升显著。可见,Xess 帧生成技术在该游戏场景中,能有效提升帧数表现,让游戏运行更流畅,提升1080P低光追设置下的游玩体验。
▲在 1080P 分辨率、开启Xess帧生成,对比《赛博朋克 2077》在光线追踪低与光线追踪中等场景下的游戏帧数表现。
光线追踪强度提升会增加硬件渲染压力,在开启 Xess帧生成的1080P环境中,降低光线追踪等级,能有效提升《赛博朋克 2077》的帧数表现,平衡画质与流畅度。
▲在1080P分辨率、开启 Xess 帧生成技术的条件下,《黑神话:悟空》在画质低、中、高三种场景下的游戏帧数表现。
低画质下全程能保持在60FPS以上,随着画质提升,硬件渲染压力增大,平均流畅度有所下降,但凭借Xess技术,低画质下仍有不错流畅度表现。
▲在1080P分辨率、开启 Xess 帧生成技术的条件下,《黑神话:悟空》在画质低+光线追踪低场景下的游戏帧数表现。
开启最低限度光线追踪后,帧数有明显下降。因集显硬件性能有限,若用集显游玩,为保障游戏流畅度,建议暂不开启光线追踪,优先让画面稳定运行。
▲在1080P分辨率、未开启 Xe画质采样的条件下,《古墓丽影暗影》在画质预设低和最低场景下的游戏帧数表现。
在游戏帧数表现来看,建议将画质预设调整至“低”这个区间,以获得更好的游戏性能。
▲在1080P分辨率、开启 Xe画质采样的条件下,《古墓丽影暗影》在画质预设最低场景下的游戏帧数表现。
开启Xe画质采样后,游戏帧数有显著提升。在性能、平衡、质量三个档位来看,差距不大。性能档位在平均帧、最小帧和最大帧方面均表现最佳,能提供更流畅稳定的游戏体验。不过,平衡档位与之差距不大,而质量档位在保持较高画质的同时,帧数表现略有下降。
▲在1080P分辨率、关闭抗锯齿条件下,《CS2》开启不同Fidelity FX模式(性能、均衡、品质、超高品质)以及关闭Fidelity FX时的游戏帧数表现。
GT15 Ultra 核显运行CS2时,Fidelity FX性能模式表现出色,可提供 110FPS+ 的高帧率,确保游戏画面流畅,有效减少卡顿现象,为玩家带来极致流畅的游戏体验。无Fidelity FX 模式的帧率相对较低,为86FPS,虽然画面流畅度稍逊一筹,但依然能够满足游戏的可玩性要求。建议选择Fidelity FX品质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在保证较高画质的同时,确保100FPS+的流畅度,实现画质与性能的平衡。
▲在《赛博朋克2077》中,在预设光线追踪极速的设定下,切换不同档位DLSS。
在2k分辨率下,对于画质要求较高的玩家,质量模式下开启 DLSS4 x3 或 DLSS4 x4 ,平均帧数分别为 148.81 和 189.15,在较高画质设定下也能获得相对流畅的游戏体验。DLAA 模式虽然能带来更好的抗锯齿效果,但帧数较低,仅推荐尝试4x模式,降低对流畅度的影响。
在4k分辨率下,对于画质要求较高的玩家,则推荐平衡模式下开启DLSS4 x4,或者质量模式下开启DLSS4 x4。以兼顾画质与基本流畅度。DLAA模式 在4K下对帧数拖累明显,大幅影响游戏流畅性,不建议选用。
▲在《黑神话:悟空》中,在画面质量超高且光线追踪为超高的设定下,切换不同档位DLSS。
在2k分辨率下,对于画质要求较高的玩家,选 质量模式 ,DLSS 4 x4帧率达189 ,DLSS 4 x3为149 ,在高画质设定下实现流畅运行;DLAA 模式 抗锯齿效果佳,但帧率(最高118 )低于其他模式,若使用建议选4x档位,平衡画质与流畅度。
在4k分辨率下,兼顾画质与帧率,平衡模式 更适配,DLSS 4 x4帧率131 ,DLSS 4 x3为102,能在高分辨率下维持较好体验;质量模式 对画质要求高的玩家可选,DLSS 4 x4帧率109 ,虽帧数稍低,但能保障4K高画质;DLAA模式 在4K下帧数进一步降低(最高58 ),对流畅度影响大,不推荐启用。
▲在《古墓丽影暗影》中,在预设最高,光线追踪阴影质量最高的设定下,切换不同档位DLSS。
在2K分辨率下,对于画质要求较高的玩家,则用 DLSS质量模式,帧率214 ,能在2K分辨率下呈现细腻画面,关闭 DLSS时帧率降至 158 ,可见DLSS对画质与帧率平衡的重要性。
在4K分辨率下, DLSS 质量模式为画质党首选,帧率133,呈现4K极致画面。DLSS技术在高分辨率游戏场景中,能有效平衡画质与帧率,让玩家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整,享受高质量的游戏体验。
▲在《CS2》中,画质预设最高,开启不同Fidelity FX模式(性能、均衡、品质、超高品质)以及关闭Fidelity FX时的游戏帧数表现。面对此类FPS游戏,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可以实现 4K画质通杀,无论选哪种 Fidelity FX模式,均可获得流畅体验,玩家可根据对画质、帧率的偏好随意切换,无需担忧性能瓶颈。
▲在《赛博朋克2077》中,在预设光线追踪极速的设定下,切换不同档位DLSS。
4K分辨率:R9 9950X3D + RTX 5070 Ti对比 GTi15 Ultra + RTX 5070 Ti,平均提升幅度约 3.59%。2K分辨率:R9 9950X3D + RTX 5070 Ti对比 GTi15 Ultra + RTX 5070 Ti,平均提升幅度约 5.45%。在《赛博朋克 2077》这款对硬件要求极高的开放世界游戏中,GTi15 Ultra + RTX 5070 Ti的表现令人惊喜。从帧率数据来看,在2K分辨率下,与旗舰级R9 9950X3D + RTX 5070 Ti 组合相比,GTi15 Ultra + RTX 5070 Ti的平均帧率仅低约5.45%;在4K分辨率下,差距进一步缩小至约3.59%。这两者在实际游戏体验中几乎没有明显差异。
高负载场景中,GTi15 Ultra + RTX 5070 Ti 能保持流畅且稳定的游戏画面,无论是夜之城的霓虹灯街区还是复杂的战斗场景,都能以接近旗舰级硬件的帧率运行。开启DLSS后,GTi15 Ultra + RTX 5070 Ti 在4K分辨率下亦能轻松应对,游戏画面细节丰富,光影效果逼真,几乎感受不到R9 9950X3D + RTX 5070 Ti的性能差距。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GTi15 Ultra + RTX 5070 Ti 已能提供沉浸式且高品质的游戏体验,是追求高性价比的绝佳选择。
▲在《黑神话:悟空》中,在画面质量超高且光线追踪为超高的设定下,切换不同档位DLSS。
4K分辨率:R9 9950X3D+RTX 5070 Ti 对比 GTi15 Ultra+RTX 5070 Ti,平均提升约 0.60%。2K分辨率:R9 9950X3D+RTX 5070 Ti 对比 GTi15 Ultra+RTX 5070 Ti,平均提升约 1.88%。在国产大作《黑神话:悟空》中,GTi15 Ultra + RTX 5070 Ti与旗舰级R9 9950X3D + RTX 5070 Ti 的性能差距微乎其微。在4K分辨率下,GTi15 Ultra + RTX 5070 Ti 的平均帧率仅比旗舰组合低约0.60%;在2K分辨率下,差距也仅为约1.88%。这意味着在实际游戏体验中,两者的表现几乎没有差别。
在画面质量超高且光线追踪为超高的设定下,GTi15 Ultra + RTX 5070 Ti能轻松应对悟空的毛发细节、复杂的光影效果以及大规模的粒子特效。无论是悟空与Boss的激烈战斗场景,还是探索花果山时的壮丽风光,都能保持流畅且细腻的画面表现。开启DLSS后,GTi15 Ultra + RTX 5070 Ti在高分辨率下亦能维持接近旗舰硬件的帧率,确保玩家在享受顶级画质的同时,不会感受到任何卡顿。
对于追求高性价比的玩家来说,GTi15 Ultra + RTX 5070 Ti 组合无疑是理想之选。它以接近旗舰级的性能表现,为玩家呈现出《黑神话:悟空》这款东方奇幻大作的震撼之美,让玩家能够沉浸在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游戏世界中。
▲在《古墓丽影暗影》中,在预设最高,光线追踪阴影质量最高的设定下,切换不同档位DLSS。
4K分辨率:R9 9950X3D+RTX 5070 Ti 对比 GTi15 Ultra+RTX 5070 Ti,平均提升约 1.25%。2K分辨率:R9 9950X3D+RTX 5070 Ti 对比 GTi15 Ultra+RTX 5070 Ti,平均提升约3.61%。在《古墓丽影:暗影》这款对图形性能要求较高的动作冒险游戏中,GTi15 Ultra + RTX5070Ti 与旗舰级R9 9950X3D + RTX 5070 Ti的表现几乎如出一辙。在4K分辨率下,GTi15 Ultra + RTX 5070 Ti 仅比旗舰组合低约 1.25%;在2K分辨率下,差距也只有约 3.61%。这意味着两者在实际游戏体验中几乎没有性能差异,玩家不会感受到任何卡顿或画面延迟。
在最高预设和光线追踪阴影质量最高的设定下,GTi15 Ultra + RTX 5070 Ti能轻松应对劳拉在丛林、古墓等复杂场景中的冒险。无论是攀爬古藤、飞跃断崖,还是在光影交错的古老遗迹中与敌人激战,GTi15 Ultra + RTX 5070 Ti 都能以接近旗舰硬件的帧率流畅运行。开启DLSS 后,GTi15 Ultra + RTX 5070 Ti在高分辨率下亦能维持稳定且细腻的画面表现,确保玩家可以沉浸在劳拉的冒险世界中。
游戏体验▲单独使用 GTi15 Ultra 体验游戏时,面对CS2这类FPS游戏,它在1080P分辨率下,只需略微调整画质,就能轻松实现100FPS +的流畅体验,让玩家在枪战交锋中,感受低延迟、高帧率带来的丝滑操作,精准跟枪、快速反应都能完美兑现。
然而,当挑战《赛博朋克2077》等3A大型游戏时,GTi15 Ultra单独运行时的表现则略显吃力。即便将画质调至最低,帧率也仅能达到50FPS左右,难以满足追求极致画质与流畅体验的玩家需求。此时,便凸显出EX Pro显卡坞的重要性。
▲GTi15 Ultra 搭配 EX Pro 显卡坞,堪称移动与高性能的完美融合。它打破传统便携设备性能桎梏,让玩家能以 “小钢炮” 主机形态,释放接近桌面级的强劲算力。
当与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 显卡联手,在4K高画质游戏场景里优势尽显。以《霍格沃茨之遗》为例,原生画质下无需依赖DLSS 4辅助,就能稳定跑出80FPS平均帧率,城堡砖石纹理、魔法光影流转清晰锐利,角色动作丝滑跟手。
对比普通台式机方案,GTi15 Ultra与EX Pro显卡坞的组合无需妥协画质或忍受卡顿。它让玩家在紧凑桌面空间内,也能搭建出 “小而强” 的游戏平台,完美兼顾小体积的便携性与高性能,轻松畅玩3A大作,满足玩家随时随地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需求。
▲零刻GTi15 Ultra作为一款迷你主机,在未搭配独立显卡时,其性能主要依赖于内置的锐炫140T核显。尽管在日常办公、轻量化设计和部分轻度游戏中表现出色,但面对复杂的生产力任务(如4K/8K视频染、高质量3D建模)或高画质3A游戏时,性能瓶颈较为明显。
不过,当GTi15 Ultra与EX Pro显卡坞结合,并搭配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显卡时,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3DMark各测试场景性能平均提升约672.6%,接近原始平台的7倍,且与R9 9950X3D桌面平台相比,显卡性能差距仅约3.53%。在《赛博朋克2077》《黑神话:悟空》等对硬件要求极高的3A游戏中,这套组合在2K甚至4K分辨率下均能轻松应对,与旗舰级桌面平台的性能差距不到5%,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卡顿或延迟。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不仅是GTi15 Ultra性能提升的关键,更是其实现“小而强“价值主张的核心驱动力。通过与EX Pro显卡坞的完美结合,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让GTi15 Ultra突破了迷你主机的传统性能边界,在保持极致便携性的同时,释放出媲美高端台式机的强大性能,满足了用户对于强劲算力和灵活部署的双重需求。
来源:KoolShare论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