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还派了个11人小队参加,不过那俩顺拐的兵哥实在太扎眼了,走路跟企鹅摆翅膀似的,看得人直想笑。
史上首次!中美俄英法五常国家2025年“不约而同”,集体阅兵亮剑
这也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出现的盛况
但无奈的是其他三家都把阅兵演成了笑话,只有我们是在真真实实的秀肌肉。
英国的二战纪念阅兵,只有几架飞机越过白金汉宫。
乌克兰还派了个11人小队参加,不过那俩顺拐的兵哥实在太扎眼了,走路跟企鹅摆翅膀似的,看得人直想笑。
法国国庆阅兵更是状况百出,本来是想秀一下肌肉,展示法国军队有多威武多整齐。
先是有一个军校生,正步走着走着,居然被自己手里拿的剑给划伤了,当场见了红。
后面的骑兵又出幺蛾子,一个士兵没坐稳,直接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那马儿也懵了,不管队伍了,自己溜达去了。
所有这些洋相,都被国际媒体拍了个正着。坐在观礼台上的马克龙总统,那脸拉得老长,眉头紧锁,一看就气得不轻。
美国在华盛顿阅兵现场,士兵们走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队形歪得都能画龙了。
特朗普隔着比人还高的防弹玻璃向士兵敬礼。
看着美国大兵站在这些模型军舰上,看着就挺搞笑的。而且全程都插播广告,果然这很符合特朗普的性格万物皆可生意。
其他国家的阅兵好像都在玩过家家,唯独到了咱们这画风突变。
那种极致的整齐划一、分秒不差的精准、和磅礴的气势,这绝非一日之功。
从人员的选拔、训练、到后勤保障、交通管制、现场调度,这是一个需要多个军种、政府部门、紧密协作的超大型系统工程。
中国人民对“强大”的执着,直接来源于对“弱小”的惨痛记忆。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积贫积弱的中国经历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切肤之痛。
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宣言的背后,是整个民族终结百年屈辱、重获尊严的呐喊。
还记得中国第一次阅兵,那时候咱们刚建国,装备基本都是缴获来的“百家货”,有美式的、日式的,甚至还有老旧的“汉阳造”。
飞机不够,周总理说:“飞两遍!” 可见当时条件多艰苦。但就是这支“杂牌装备”的队伍,撑起了新中国的第一天!
1984年阅兵改革开放后,咱们自己造的武器终于登台了!
东风-5导弹第一次亮相,西方直接震惊——中国居然有洲际导弹了!装甲车、坦克清一色国产,虽然看着笨重,但都是咱自己亲生的!
1999年阅兵“高科技”露头角,受阅装备90%都是新家伙!直升机部队第一次成建制飞过天安门!
海军陆战队穿着海洋迷彩,扛着新式步枪,帅倒一片!东风-31导弹首次公开!
2009年阅兵“高科技”逐渐露头角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阅兵,东风-21D一亮相,外媒直接刷屏!
以前是“有什么装备就展示什么”,现在是“需要什么装备就造什么”!
疫情折腾了全球经济,各国政府钱越借越多;俄乌还在炮火对轰,中东那边更是几十年没真正消停过。
更让人警惕的是,有些国家嘴上喊着“和平”,军费开支却一年比一年高——德国重新武装、日本扩军、韩国加强导弹防御,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种局面,熟悉历史的人会觉得后背发凉,因为太像一战前了:
各国互不信任、军事同盟暗中较劲、意外冲突一触即发。
中国这个时候“高调阅兵”就是想透露三个信号:
1.“我有能力守住大门,谁都别想乱来”
从东风导弹到歼-20隐身战机,中国展示的不是“想打谁”,而是“谁也别想打我主意”。尤其是对周边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比如想插手台海的、想在南海挑事的——这就是最直接的警告:代价你付不起。
2.“稳定压倒一切,中国不想乱也不怕乱”
现在全球缺的是什么?是一个“不添乱、不恐慌、能稳住”的大国。中国通过阅兵告诉世界:我这套防御体系足够可靠,不会主动挑衅,但也不会任由危机蔓延到亚洲。这其实是在给区域吃定心丸——哪怕外面炸锅,东亚不能乱。
3.“军备竞赛?我们不跟,但我们也绝不落后”
中国没有像某些国家那样疯狂扩军,而是精准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说白了就是:你打过来,我一定能让你疼;但我不出去惹事。这种战略克制,其实是在阻止一场全方面的军事竞赛失控。
这次阅兵和以前特别不一样,装备全是新的、国产的,用的全是现在最顶尖的技术。
好多老军迷都看傻眼了,直呼“现在这些装备,我简直像个小白,完全看不懂!”
而且这次陆军派出的方队特别有来头——都是当年抗战的英雄部队!
像八路军的三个师、新四军的四个支队,还有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这些立过大功的队伍,全都来了。
国家一直没有忘记他们。
虽然当年打仗的前辈们很多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番号、他们的荣誉,一直被保留到现在。
如今,这些部队的年轻军人代替前辈们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整整80年过去了,他们正见证着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
来源:海绵专栏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