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邱县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变“持久靓”,勾勒出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今年以来,邱县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变“持久靓”,勾勒出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靶向攻坚,破解环境治理“老大难”
为杜绝露天随意晾晒,邱县成立联合巡查队,乡镇党委书记扛起第一责任,镇村干部逐户走访、逐点盯办,带着告知书讲政策、拿着整改单促落实,既清存量更防新增。
抓实畜禽粪污治理。邱县综合执法、生态环境部门“一对一”分包养殖场,对需要升级改造的养殖场明确改造期限,让蛋鸡住新房安新家。
65台转运车穿梭乡间,45万吨年处理能力的收储运网络全面铺开,邱县打出“自主转运+镇村代运+中心收购”组合拳,破解粪污“出口”难题,确保存量粪污日清日结,让“粪污”变“肥料”。
邱县按照“全员全域全覆盖”思路联动攻坚,从垃圾清运到厕所革命,从坑塘治理到庭院美化,用心雕琢乡村每一处细节。如今,“自家环境自家管、村里环境大家管”已成为村民共识,全县上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全域提升,绘就乡村宜居“新图景”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治理,邱县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发现—整改—销号”台账,确保垃圾“随产随清、日产日清”。今年以来,投入5.8万人次、1.1万辆次的清运力量,清理垃圾杂物2219处、生活垃圾2235吨,295处空闲宅基变身“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142处“三园”镶嵌村间。
全县217处公厕全部“亮门服务”,专人保洁、制度上墙、设施完好成为标配,彻底告别“锁门拒客”现象。47057座户厕逐一“体检”,排查出的26处公厕问题、596处户厕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五项机制”落地生根,让厕所管护从“一时管”走向“长效治”。
该县治理坑塘守护“水清岸绿”,305处村内及周边坑塘全部“挂牌上岗”,明确责任人,设置围挡与标识牌,125处破旧标识牌更新换代。日常巡查与群众教育双管齐下,坑塘重现“碧波荡漾、鱼虾浅游”的景象。
机制护航,筑牢长效治理“压舱石”
南辛店乡运用“无人机航拍+GIS系统”,构建“空中看、地面走”的双巡查模式,实现村庄可视化管理;古城营镇对29个村实行“片长+包村干部+村两委”三级网格管理,确保整治无死角。科技手段融入环境治理,无人机全域航拍不留死角,形成“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迅速整改—跟踪复查”的闭环流程。“积分制”管理晾晒乡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环卫公司绩效与成效挂钩,激发大家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同时,该县随机抽查村庄“看变化”,组织部分村支书到先进村“取真经”,推行“先进带后进”帮扶模式,让各村在互学互鉴中补短板、提质效,形成“村村争先、全域提升”的生动局面。
如今的邱县,巷道整洁如洗,庭院错落有致,坑塘清波映日,村村有景致、处处皆画卷,全县人居环境的“蝶变”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天一 通讯员万永强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