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过去、现状和展望报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15:28 2

摘要:中国碳交易体系自 2010 年启动试点,2021 年正式上线全国碳市场,截至 2025 年已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四大行业约 3600 家企业,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 80 亿吨,是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采用基于强度的配额分配方式,无绝对

公众号『碳中和报告之家』 获取完整报告

报告共44页

导读:国碳交易体系自 2010 年启动试点,2021 年正式上线全国碳市场,截至 2025 年已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四大行业约 3600 家企业,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 80 亿吨,是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采用基于强度的配额分配方式,无绝对总量上限,通过 “预分配 + 事后调整” 机制分配配额。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体系不断完善,要求重点排放单位按月报告数据并接受三级审核。交易方面,仅重点排放单位可参与,以现货交易为主,2024 年累计成交额达 18.11 亿元,碳价稳步上涨至 97.49 元 / 吨。全国自愿碳减排市场(CCER)于 2024 年重启,可用于抵消 5% 的合规配额需求。报告指出,未来碳市场将逐步向绝对总量控制过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引入拍卖机制,并加强市场稳定性管理。区域碳市场试点经验为全国市场提供重要参考,其在 MRV 建设、行业覆盖选择等方面的实践,助力全国碳市场持续优化,推动中国 “双碳” 目标实现。


来源:碳中和报告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