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碎片任务库”,罗列出一些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具体事务,诸如“背诵5个单词”、“整理10张照片”、“聆听一节音频课”。
我们每日都会拥有诸多容易遭忽视的短暂时段,例如:
5分钟以内:等候电梯、排队、广告播放时段、会议开场前。
5至15分钟:短途出行(乘坐一两站地铁)、在咖啡间休憩、午休前夕。
15至30分钟:午休后半程、等待会议或者约会、较长距离的通勤。
实用办法:将碎片时间转化为有益之用,
把握碎片化时间的要点在于预先规划并匹配适宜的活动。
构建属于自己的“碎片任务库”,罗列出一些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具体事务,诸如“背诵5个单词”、“整理10张照片”、“聆听一节音频课”。
利用前一日晚间或者清晨花费几分钟规划当日可能出现的碎片时间该做何事。
做好物理层面的准备,比如在手机里建好学习APP文件夹,或者随身携带一本书。
在碎片时间开启之前,先问问自己“我在这几分钟里想要收获什么?”,而非下意识地刷手机。
处理任务之时,尽量一次只做一件事,避免注意力分散。
语音转文字功能:可快速记录想法或者整理相关内容。
云端笔记: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灵感以及重要信息。
听书APP或者播客:适合在通勤、做家务期间进行知识输入。
运用表格或者APP记录每日利用碎片时间所做之事。
每周进行回顾之时,你会诧异于这些“时间碎片”汇聚而成的可观收获,这能够切实增强动力。
重要提示:莫让利用时间沦为新的压力
允许放松:并非所有的碎片时间都非得“有用”。偶尔发发呆、看看风景,让大脑休息一下,也是很不错的。
接受不完美:碎片化所取得的成果或许并不完美,比如10分钟背单词可能记不全,但多重复几次便能加深印象。
贵在坚持:每日利用好两三个10分钟,相较于每周突击一次,更易于坚持,效果也更为稳定。
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关键在于预先规划、匹配活动、保持专注且持之以恒。
更为关键的是,寻找到契合自身的节奏,灵活运用,莫让其成为自身的新负担。
期望这些具体的方法能够助力你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
来源:锅哥文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