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午后,A股芯片板块突发“雪崩”。寒武纪、盛科通信先后触及20CM跌停,最终双双收跌逾10%;气派科技、北方华创、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龙芯中科等核心标的跌幅均超过5%。Wind半导体指数全天振幅高达6.8%,成交额骤增至1200亿元,创近三个月新高。与
8月29日午后,A股芯片板块突发“雪崩”。寒武纪、盛科通信先后触及20CM跌停,最终双双收跌逾10%;气派科技、北方华创、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龙芯中科等核心标的跌幅均超过5%。Wind半导体指数全天振幅高达6.8%,成交额骤增至1200亿元,创近三个月新高。与此同时,券商板块却在午后逆势狂飙,中信建投、华鑫股份等多股涨停,两市“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分化再度上演。
导火索:外围扰动+业绩杀消息面上,隔夜费城半导体指数大跌3%,台积电ADR下挫5%,市场对全球晶圆代工龙头二季度毛利率下滑的担忧集中爆发。叠加英伟达H20芯片延迟出货、美国可能进一步收紧AI算力管制等传闻,情绪迅速传导至A股。此外,科创板芯片公司集中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多家GPU、EDA及先进封装企业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寒武纪亏损幅度虽收窄但仍低于预期,成为压垮板块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资金面:融资盘踩踏+机构调仓
盘后龙虎榜显示,寒武纪前五大卖出席位中三家为机构专用,合计净卖出4.7亿元;盛科通信则遭两家量化席位“T+0”砸盘。Wind数据显示,半导体板块融资余额过去三日已累计减少38亿元,短线资金呈现“多杀多”。与此同时,券商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部分从芯片撤离的资金选择博弈“牛市旗手”的估值修复。产业面:周期底部or需求断层?
从基本面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已连续四月同比正增长,但AI服务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三大下游出现明显分化:AI训练芯片供不应求,传统消费电子芯片仍在去库存。国内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以上,但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北方华创、中芯国际等设备与代工龙头的盈利预期被下调。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拟将更多中国晶圆厂列入实体清单,或进一步压制国产设备、材料公司的订单能见度。后市推演:三条路径
路径一:情绪修复。若周末监管层释放利好(如大基金三期加速落地),叠加美股科技股企稳,芯片板块有望复制5月中旬“单日反转”走势,率先反弹的是估值超跌的GPU、先进封装及设备龙头。
路径二:震荡分化。缺乏行业级催化,资金回流券商、地产等低位板块,半导体陷入“业绩真空期”的阴跌,直至三季报披露后重新定价。
路径三:趋势破位。若美方制裁升级或台积电大幅下修资本开支,板块可能二次探底,测试4月前低。投资者策略
短线客:紧盯美股映射(NVDA、AMD走势)与融资余额变化,反弹无量则减仓。
中线资金:关注“国产算力+先进封装”双主线,重点筛选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下降、合同负债同比提升的设备与材料公司。
长线配置:利用波动逢低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细分龙头(如刻蚀、薄膜设备),警惕单纯题材炒作的SoC设计企业。
结语
芯片午后的集体跳水,更像是一次情绪、资金与基本面“三杀”的集中宣泄。在国产替代与全球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半导体行业的波动注定高于其他赛道。对于投资者而言,既要避免因单日暴跌而恐慌割肉,也要警惕把短期反弹误当反转。真正的机会,永远留给能在风暴中看清产业趋势的人。
来源:大卫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