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指导,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国家卒中学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主办,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2025年第一期脑卒中康复培训班”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功举办。此次培训特邀来自首
#
第一期脑卒中康复培训班成功举办
#
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指导,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国家卒中学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主办,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2025年第一期脑卒中康复培训班”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功举办。此次培训特邀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机构的20余位脑卒中康复领域知名专家,围绕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循证实践与全程管理三大核心方向,带来一系列系统而前沿的课程,吸引了70余名来自全国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骨干参加。
开班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专科联盟主席吉训明院士线上致辞。他指出,脑卒中防治事关国民健康福祉,而规范化、精准化的康复服务是降低致残率、落实“百万减残”目标的关键环节。此次培训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康复服务能力,切实推动脑卒中防治理念和技术深入临床一线,降低我国脑卒中致残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曹磊受科主任宋为群教授委托,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与参训学员致以热烈且诚挚的欢迎,他在致辞中强调了多方协作在推动脑卒中康复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今后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进高质量康复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精彩回顾
2025.8.22-8.24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典型病例分析→功能障碍评估→个性化方案制定”的三级训练教学模式,注重前沿理论解读与临床实操相结合,助力学员将所学知识高效转化为实际诊疗能力。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恽晓平教授详细讲解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江山主任深入探讨了ICF在脑卒中康复临床中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王荣丽主任聚焦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吴川杰教授解读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二级预防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叶琳琳教授系统讲解神经系统查体和脑卒中影像阅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宣琪教授针对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的量身定制展开授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朱琳主任治疗师分享任务导向的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策略。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卢茜副主任治疗师讲解了脑卒中患者康复运动处方的制定;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葛瑞东副主任治疗师剖析了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的PT处理方法;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崔婷捷副主任治疗师分享脑卒中后偏瘫患者OT治疗的临床思维与实践;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王思远副主任治疗师讲解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评估与康复,并进行实操演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单桂香主治医师介绍卒中后痉挛的规范化管理和精准肉毒毒素注射技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张大华副主任治疗师不仅介绍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基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定及治疗,还与程亦男治疗师共同开展后失语、构音及吞咽功能评定与训练的实操教学,让学员直观掌握技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高创中心靳红梅心理主管治疗师开展神经心理评估量表操作使用的实操教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杨晓龙主管治疗师演示了Bobath、Brunnstrom、PNF和Rood疗法的实操技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葛亚丽主管治疗师讲解脑卒中异常模式的识别与诊疗策略,并进行实操指导。
总结
在专家们的倾囊相授与学员们的全情投入下,为期三天的培训取得圆满成功。培训现场学员们积极互动、深入交流,学术氛围热烈浓厚。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内容扎实、实用性强,对提升临床康复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届培训不仅为全国康复专业人员搭建起优质的交流平台,也收获了众多宝贵的一线反馈。这些建议将成为持续优化课程、创新形式的重要依据。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高水平培训与学术活动,与广大同仁一道,共同推动我国脑卒中康复服务能力提升,扎实助推“百万减残”目标实现,为降低卒中致残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守护人民健康持续贡献力量。
往期内容推荐
关于征集2025年度“脑卒中防治科技应对重点项目”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建议的通知
【培训通知】关于举办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脑卒中救治适宜技术(CEA/动脉瘤等)培训班通知
卒中防治宣传矩阵开放投稿!优质作品全平台展播+入库官方物料库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