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迈瑞医疗关注度最高,结合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同比下滑18.45%;实现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下滑32.96%。预计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将实现转正,同时继续保持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
本期(2025.8.23——2025.8.29)机构共调研450家上市公司(上周调研137家),随着财报季逐渐接近尾声,调研数量环比大幅上升。
聚焦机构本周调研的公司,迈瑞医疗调研总数居首,有398家机构参与;其次为天孚通信,有306家机构参与。受调研标的市场分布
受调研标的流通市值分布
图片来源:ifind,九方金融研究所
本周,迈瑞医疗关注度最高,结合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同比下滑18.45%;实现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下滑32.96%。预计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将实现转正,同时继续保持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的趋势。
上半年国际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约50%,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产线占国际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29%,国际动物医疗、微创外科等高潜力业务占国际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12%。国内市场同比下滑超过30%,随着行业整顿进入常态化、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逐渐启动,第三季度将明显改善,如期迎来拐点。
公司已经完成了“设备+IT+AI”的数智医疗生态系统搭建。截至6月末,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启元重症大模型实现装机医院8家,其中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瑞智围术期决策辅助系统&启元围术期医学大模型也已实现装机医院2家,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目前高潜力业务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微创外科、动物医疗和心血管。这三个业务去年的体量合计超过了4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并且增速都在25%以上,其中微创外科去年更是增长超过了30%,预计未来还会延续高速增长的趋势,给公司的业绩带来积极显著的贡献。
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行业关注度居前,有59家上市公司接受调研;随后为机械设备行业,有50家上市公司接受调研。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目前部分创新药标的涨幅较大,后续关注有研发催化且股价前期滞涨标的。
出海看好新兴市场发展潜力,且不受贸易战影响;目前不同医药领域的集采持续加速推进,部分细分赛道的集采影响已经出清,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如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以及部分仿制药企业。此外,我国医药市场正处于集中度提升的加速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本周调研公司中,医药生物行业流通市值超百亿的包括迈瑞医疗、华润三九、惠泰医疗、鱼跃医疗、君实生物、凯莱英、乐普医疗、华兰生物、以岭药业、华大基因、通策医疗、九安医疗、奇正藏药、华大智造、老百姓、京新药业、博雅生物、博腾股份、欧普康视、国际医学、华兰疫苗、海尔生物、仙琚制药。
受调研个股行业分布
莱特光电获天风证券“买入”评级,结合相关研报,看好公司单季度收入、利润、毛利率均创2021年以来新高,盈利能力随着收入增长创新高。主要内容梳理如下:
多款材料实现突破,RH和GP值得期待,硅基OLED材料通过量产测试既有量产产品方面,Red Prime材料及Green Host材料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稳定量产供应并持续升级迭代,性能指标不断优化,预计下半年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为公司业务实现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新产品接力方面,Red Host材料正稳步向规模化量产供货迈进,为公司业绩添力;Green Prime材料处于量产测试阶段,有望于年内实现批量供货;蓝光系列及其他材料在客户端验证进展顺利,为后续市场推广打好基础。上述新产品未来有望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客户拓展方面,在与国内头部OLED面板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硅基OLED等新兴领域客户。目前,多支材料已成功通过国兆光电、观宇、创视界等客户的量产测试,待完成量产导入后,将为公司开辟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研发持续投入,为长期发展注入潜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64件发明专利申请和获得24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司积极布局蓝色磷光、叠层器件连接层CGL材料、窄光谱高色域MRTADF材料等相关前沿技术。
中间体方面,重点推进了氘代类产品及面向海外日韩终端材料客户的产品研发,其中3支材料实现量产。
钙钛矿项目围绕材料研发、客户协同、知识产权及团队建设多方面推进,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针对钙钛矿基材和缺陷调控添加剂等材料,在合成工艺、性能优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款添加剂产品在客户端测试结果较好。
附表:被调研数量大于120的公司列表
本报告仅提供给九方金融研究所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用于市场研究、讨论和交流之目的。
未经九方金融研究所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本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以任何第三方。如需引用、或经同意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九方金融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于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于鑫(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3)
来源:九方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