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公司”撑起少有的盈利AI业务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17:52 1

摘要:当字节跳动在AI上豪掷800亿但尚未盈利、期权价格上调至200.41美元/股,创下新高时,快手(1024.HK)却走着一条“慢路线”——增速放缓、一季亏损,却在今年第二季度悄悄首派股息。

摇摆过后,三四线城市的“老铁们”,才是快手最坚实的基本盘,“老铁们”也为后续电商业务的低退货率、高复购打下基础。

当字节跳动在AI上豪掷800亿但尚未盈利、期权价格上调至200.41美元/股,创下新高时,快手(1024.HK)却走着一条“慢路线”——增速放缓、一季亏损,却在今年第二季度悄悄首派股息。

2025年8月21日,快手发布第二季度报告,AI业务单季猛增66.7%,公司线上营销服务营收197.65亿元,同比增加12.8%,占比为56.4%。每位日活跃用户平均线上营销服务收入48.3元,同比增加9%,并首次发放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总额约20亿港元。

这几年,快手营收增速从2018年的143%来到了2024年的11.83%。为何在流量激流中,快手“慢下来”了?它靠什么在2023扭亏为盈,又凭什么让“可灵AI”成为国内难得赚钱的AI业务?这个被质疑“慢半拍”的公司,找到破局之道了吗?

壹 | 快手慢了

回溯快手的发展轨迹,2020年是一道清晰的分水岭。

2020年以前,快手营业规模保持50%以上的增长,之后扩张速度明显变缓。2021年营收增速降至37.95%,2022年进一步收窄至16.16%,即便2023年略有回升至20.48%,2024年仍回落至11.83%。

增速放缓的背后,是多重压力的叠加。2023年以前,快手为应对与抖音、视频号的流量争夺,在营销推广上下了大功夫。

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达411亿元,占营收比例超49%。之后几年,营销费用占营收比例从2022年开始,连续三年下降,从2022年的超49%降至2024年的32%。

同时,叠加电商业务处于基础设施搭建阶段,供应链、物流与售后体系的建设需要持续输血;海外市场拓展需持续投入。多重支出之下,快手的净利润常年处于负值区间。

2023年后利润归为正值,当年归母净利润达到了增长146.72%,调整利润净额超人民币100亿元。据当年年报,快手电商的月均动销商家数同比增长超50%,全年营销客户数同比增长超100%。

从早期的亏损,到后期的盈利,快手的战略定位经历了摇摆。

早期凭借“普惠”算法和“老铁经济”在下沉市场占据优势,但快手试图过打破固有标签,争取一二线用户。

签约周杰伦是一个例子。2020年周杰伦入驻快手后,这位国民级艺人通过直播与短视频内容,为快手注入强劲流量动能,首场直播吸引超6800万人次观看,有效推动平台在一二线等高线城市的用户渗透。

彼时,根据QuestMobile统计的2020年12月数据,快手的高线城市占比为35%,而抖音的高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41%,差距尚且不大。

然而,这种合作没有一直持续下去。2025年7月9日,周杰伦宣布正式入驻抖音,首条视频点赞量突破1460万,入驻21小时未发作品即涨粉超1000万,目前账号粉丝已超2000万。

过后几天,周杰伦快手账号签名删除了“全网唯一,只在快手”,只保留“周杰伦首个中文社交媒体”,宣告独家合作正式终结。

这是一个单独案例,但对快手的市场能力有标志意义。

而到了2024年10月,根据QuestMobile统计,抖音与快手合计占据近七成短视频用户时长份额。用户结构上,抖音更偏向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47.7%;而快手用户则集中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约占60%。这种差异在消费特征上更明显,快手月消费2000元内的用户占比高达73%,而抖音月消费3000元以上的用户更多。

贰 | 当AI遇上“老铁”

多数互联网大厂尚在AI商业化场景的验证阶段徘徊时,快手的AI服务“可灵”已经闷声赚钱,成为国内少数盈利的AI业务。

据浙商证券,2024年,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达800亿元,接近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在AI领域资本开支的总和;2025年资本开支有望达到1600亿元,甚至逼近快手市值的一半。

但字节大模型业务整体尚未盈利。字节旗下的豆包,作为对话式生成型人工智能,核心定位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技术,提供场景化、交互式智能服务的工具”,在面对同行deepseek、chatgpt等专业做人工智能的公司竞争下,压力不算小。

在众多AI视频生成工具中,快手的“可灵”(Kling AI)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路径和生态优势,在国内市场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地位。

2024年6月,可灵AI作为视频生成大模型正式上线开放测试,之后陆续面向b端和c端的用户开放。而字节在同年8月份推出即梦AI 1.0平台。

可灵比即梦提前了两个月入场,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截至目前,可灵AI已迭代升级30余次,累计生成视频数量超2亿,陆续推出多图参考、灵动画布等功能为创作者打造一站式AI生产力引擎,服务的企业客户超2万家;更在2025年一季度首次实现1.5亿元盈利,二季度营收进一步增至2.5亿元,环比增长66.7%。

技术上,可灵AI采用了类似Sora的技术路线,以DiT(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为基础,并自研了3D VAE和3D时空联合注意力机制,这种技术选择使其能够生成分辨率高达1080p、帧率达30fps的高质量视频,并在物理规律模拟方面表现出色。

市场表现方面,快手可灵AI行业合作负责人王若暄曾表示:“截止到今年7月份,我们的用户规模已经有将近4500万,付费会员占比很高,其中一大半都是海外用户,APP也在美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图像和设计’应用类别的下载榜第一。此外我们的企业用户超过一万家,既有影视公司,也有科技公司。我们会为它们提供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服务。”

根据七麦数据,可灵于iPhone免费榜总榜排名提升,多次进入TOP200。根据点点数据,可灵2025年3月27日在韩国、泰国、印尼三个市场居iPhone图形与设计免费榜第一。

通过AI生成广告素材,商家制作成本降低60%-70%,AIGC素材转化率却持续提升;全自动投放方案的消耗占比达65%,运营效率显著提高。而这一切都精准对接“老铁”需求,他们的特点是高频次购买、高复购率及强信任纽带。

在退货率上,抖音服装等品类常超50%,部分女装直播间甚至达70%-90%;而快手整体稳定在12%-15%,全球购部分品类甚至更低。

据快手今年第二季度报告,电商活跃用户复购频次不断提高。总电商GMV实现3588.79亿元,同比增加17.6%,电商月均买家数达1.34亿,二季度泛货架对快手电商总GMV的贡献比例超32%,商城场域日均动销商家同比增长30%。短视频电商GMV同比增长超过30%。短视频电商的目标人群与核心货盘的匹配效率持续提升。

同时,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和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达到了4.09亿及7.15亿,分别同比增长3.4%和3.3%,平均日活跃用户创历史新高;使用时间上,快手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26.8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从追逐流量高增到依托三四线市场,从营销高耗到盈利转正,快手深耕“老铁经济”,撑起了独特的电商生态。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行业已从高速增长转入存量竞争阶段。2020年至2024年,用户规模从8.73亿稳步扩张至10.4亿,连续六年蝉联网络视听应用细分领域首位。

当抖音盯着高客单价用户、各大厂还在AI领域砸钱摸索时,快手走出了不一样的方向。接下来,随着“可灵AI”海外探索、电商泛货架GMV往上提,这个不赶热闹的“慢公司”,或许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来源:财经思享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