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开学季,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依据《陕西省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2025年度)》,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抓住大中小学开学军训,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与培训融入其中,让更多的青少年掌握“救命本领”,为校园安全增添一份安全屏障。
又是一年开学季,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依据《陕西省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2025年度)》,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抓住大中小学开学军训,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与培训融入其中,让更多的青少年掌握“救命本领”,为校园安全增添一份安全屏障。
蒲城县红十字会
近日,蒲城县红十字会走进城南第一小学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活动,120名教职工参加活动。
培训内容紧贴校园环境特点与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心肺复苏、常见意外伤害处理(如烧烫伤、扭伤、流鼻血等)等内容。红十字救护师资结合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要点,强调“黄金4分钟”在心肺复苏中的关键作用。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参训学员宣讲红十字精神、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遗体(器官)捐献等相关知识,发放了“三救三献”宣传资料,鼓励更多群众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更为广泛传播。
绥德县红十字会
8月27日,绥德县红十字会走进县高级中学,为该校22个班级的1200余名军训新生,开展了一场内容充实、实用性强的应急救护培训。
本次培训围绕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及防溺水三大核心技能展开。培训采用“点面结合”的模式,既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础技能;又创新推出“班级救护员”机制,在每个班级选择2至3名学员作为“班级救护员”重点培养,着力打造班级层面的急救骨干力量。模拟实践中,助教们细致纠正按压部位、深度和频率等关键动作,确保每位学员手法规范、操作有序。经过培训,“小小救护员”们将成为班级中第一时间响应突发状况的重要力量,为校园安全增添一层保障。
安康市红十字会
近日,安康市红十字会结合学生军训时机,积极组织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走进安康中学高新分校、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为1500余名学生带来别开生面、意义非凡的“急救第一课”。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三献”工作及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等内容。红十字救护师资以其丰富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培训更加紧贴校园实际。实操演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跟随教学进行实操练习,逐步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我度过最有意义、最特别的“开学第一课”,以前觉得救人是专业人员的事,今天才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的守护者,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8月25日,平利县红十字会携手县医院组成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平利县中学,为1500余名高一新生送上了一堂实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
活动中,红十字救护师资以中央新闻媒体报道的11岁红十字宣讲员胡子涵在辽宁沈阳一家餐厅现场冷静勇敢出手急救,使一名女子转危为安的事迹开场,向参训学生科普了红十字运动起源和发展历史,普及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详细传授了心肺复苏(CPR)的理论要点、步骤、动作要领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团队医务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急救过程,手把手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参训同学们表示:“通过学习让我们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今后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挽救生命。”
来源:西部时代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