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费用将适用于UPS全球服务进口到美国的货物,包括Worldwide Express、Worldwide Express Plus、Worldwide Express NA1。
全球货运巨头联合包裹(UPS)发布新公告,自9月8日起,UPS将对部分发往美国的包裹征收2.5美元的国际处理费。
新费用将适用于UPS全球服务进口到美国的货物,包括Worldwide Express、Worldwide Express Plus、Worldwide Express NA1。同时,UPS官方最新通知,原定于美国时间2025年8月17日生效的“国内大件包裹附加费”及“Additional Handling Charge-Dimensions附加处理费”定义调整(包括新增立方尺寸计算标准、移除原长度加周长计算标准等),现已确认延迟至2025年12月22日或之后实施。
此前,美国低价值商品免税政策允许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海外商品免关税入境。
但随着8月29日该政策正式终止,所有进口包裹都必须经过更严格的海关清关流程,并根据原产国缴纳关税。
UPS和FedEx均表示;当供应链网络承压时,通常会引入额外附加费。
UPS数据显示,这一变化导致5月至6月期间,中国至美国的日均包裹量下降34.8%。
目前,约有一半享受免税政策的包裹来自中国。美国低价值商品免税政策全面取消后,国际物流企业普遍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亚马逊、eBay、Shopify等平台的卖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直邮模式Direct Shipping,国际快递的需求大幅增长,尤其是从中国、东南亚等地发往美国的包裹数量激增。
虽然这对物流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但也带来了运营压力。加收处理费,可能是UPS在应对日益增长的国际业务压力时采取的一种调节手段。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这项新增费用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中小型卖家,原本利润空间就有限,现在物流成本再上涨,可能会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有卖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不仅平台佣金高、广告费贵,连物流都开始加收费用,做跨境电商真的越来越难了。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短期内会带来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促使行业升级的一种动力。卖家可以通过: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客单价、采用海外仓发货等方式来降低物流成本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来增强竞争力,将成本压力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项费用虽然由卖家支付,但最终很可能会通过商品价格的调整转嫁给买家。
也就是说,未来从海外直邮美国的商品,价格可能会略有上涨。不过,考虑到国际快递本身价格就不低,这种上涨幅度可能并不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太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UPS,FedEx之外,其他国际快递公司是否也会跟进加收费用,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新规要求运输和邮政运营商缴纳海关押金并准备报关文件,但具体执行程序并不明确,实施难度较大。
因此,多家国际快递和邮政企业,包括DHL、法国邮政、英国皇家邮政、意大利邮政、比利时邮政、奥地利邮政、日本邮政等,已暂停部分寄往美国的业务。暂停范围还涉及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亚太国家和地区。
8月27日,墨哥外交部与墨西哥邮政公司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自即日起暂停对美国的所有邮政及包裹寄递服务。
除墨西哥外,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新西兰等25国也因即将实施的税收政策,相继暂停了对美国的邮寄业务。据统计,因美国新规下与运输服务相关的不确定性尤为突出,目前其成员中已有26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的政策变化预计将影响亚马逊低价平台(Amazon Haul)、TikTok商店等折扣商城和Etsy、Shopify等电商平台,而这些平台连接着众多美国普通消费者和全球商家。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
上一财年全美处理免税限额内包裹超过13.6亿件,日均处理量超400万件。美国政府的政策反复变动,给本国消费者带来不小烦恼,他们不仅将面对更贵的商品,还有可能买不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据悉,部分跨境企业选择将额外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韩国美妆品牌欧利芙洋(Olive Young)宣布自8月27日起对所有订单统一征收15%的额外费用,无论购买金额多少。Etsy建议买家在购买海外货物时直接支付关税和其他费用,该选项允许在Etsy上显示并计算包含关税的价格,从而实现“无缝购物”。不过,也有部分卖家计划停止对美销售。
英国珠宝商Shed Maid有50%的订单来自美国客户,却只能无奈宣布自8月29日起关闭对美销售服务。该公司表示:“这对业务造成巨大冲击,不知该如何应对。”总部位于英国的工艺品企业羊毛仓库(Wool Warehouse)预计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可能要多支付50%的额外费用,由于美国客户可能不愿意支付如此高昂的成本,因此公司已决定于8月21日暂停对美发货。高盛、哈佛得出结论:美国消费者在为关税买单。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免受了价格急剧上涨的影响。
截至6月份,美国消费者承担了22%的关税成本,但据高盛经济学家8月10日的估算,到10月份,这一比例预计将上升至67%。
根据哈佛商学院教授Alberto Cavallo及其同事最新发布的研究,截至8月8日,进口商品成本比关税前趋势预测的高出5%,而国内生产的商品也高出3%。
亚特兰大联储上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无论会不会直接受关税影响,企业今年预计都会提高价格。
短期:可通过多元化物流渠道(如商业快递、海外仓备货)缓解运输压力,并与客户透明沟通可能出现的成本与时效变化。中长期:则必须转向品牌化与合规化运营,优化供应链以消化税成本,并关注欧盟等其他市场类似政策的动向。紫鸟浏览器专注于安全提速中国电商出海,相关信息均提供给卖家朋友们参考,不代表自身观点和立场。
来源:紫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