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起个包!被蚊子叮咬,还可能传染这些疾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18:18 1

摘要:你知道吗,一只小小的蚊子,却可能携带危险的病毒。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年的蚊媒传染病可导致全球超70万人死亡。什么是蚊媒传染病?怎样才能避免被它们 “盯上”?

守护健康

蚊媒传染病防治科普

你知道吗,一只小小的蚊子,却可能携带危险的病毒。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年的蚊媒传染病可导致全球超70万人死亡。什么是蚊媒传染病?怎样才能避免被它们 “盯上”?

今天,合卫小编

邀请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胡明霞,为大家全面科普。

一、什么是蚊媒传染病?

蚊媒传染病指的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其中,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

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3种常见病毒性蚊媒传染病。

三者均主要由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染。

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可达 40℃)、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会在一两周内好转。

基孔肯雅热:

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

寨卡病毒病:

由寨卡病毒引起,约 80% 普通成年人感染后无症状。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后果。

二、如何治疗蚊媒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采取

支持性治疗、实施防蚊隔离治疗。

针对基孔肯雅热,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部分症状。专家提醒,

患者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切勿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以降低诱发登革热出血的风险。

目前,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均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通过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比如,患者要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对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烧药,对出血患者可采取止血措施等。

三、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

由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如人们熟知的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等,这类由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统称为蚊媒传染病。

预防蚊媒传染病主要是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清理。

在个人防护方面,尽量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无蚊空间”。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宜在皮肤暴露部位和衣服上喷涂驱蚊液、驱蚊贴等产品。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

专家提醒,近期出境旅行要主动了解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建议,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区。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并及早实施防蚊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同时,还需做到及时清理环境卫生,切断蚊虫孳生链。蚊子生于水,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尤其是居民区、公园景点、各类单位、花卉市场、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减少蚊虫孳生地,从源头控制蚊虫。

四、具体可以怎么做?

1.翻盆倒罐,清除工作生活环境中各类闲置无用积水,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托盘、地漏、闲置的缸罐盆桶、泡沫箱等处积水。暂时闲置不用的容器应翻转倒放避免积水。

2.清除各类卫生死角和垃圾,包括绿化带内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等易积水容器。

3.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加盖严密,或每5-7天换水1次,养花晒水和空调水的收集容器要加盖或定期清理。

4.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防止蚊幼虫孳生。

5.汽修厂、居民区等场所的轮胎要整齐叠放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

6.各种树洞、竹筒、石窝等要用灰沙堵塞或其他措施使其不积水。

7.定期检查清除各类地下管井内积水,如无法清除时,定期施放含苏云金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和双硫磷等成分的灭蚊剂;各类建筑物的屋顶要定期疏通清淤避免积水。

胡明霞,主任医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与预防保健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合肥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主委,合肥市院感质控中心副主任,安徽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传染病疫情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参与了“非典”、手足口病、人感染禽流感、霍乱、“新冠”等各类较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具有丰富的传染病及院感防控经验。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