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邓颖超的1949:革命伴侣的香山岁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21:06 1

摘要:爱情最美好的模样,莫过于携手并肩、彼此成就,将个人幸福深深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北平香山,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革命伴侣,为新中国的事业奋斗着......

爱情最美好的模样,莫过于携手并肩、彼此成就,将个人幸福深深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北平香山,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革命伴侣,为新中国的事业奋斗着......

视频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微纪录片《革命家的爱情》。

香山来青轩:革命伴侣的简朴岁月

194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居住在香山的来青轩。这是一处简朴的住所,既是他们的居所,也是办公室。他们的生活异常简朴,常吃的不过是高粱米饭和小米粥。

图为来青轩。

彼时,周恩来肩负着极其繁重的工作。他既要主持国共和谈,又要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既要协助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又要广泛接触民主人士。邓颖超则在照顾好周恩来生活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建国工作中。

邓颖超的特殊使命:邀请宋庆龄北上

1949年6月30日,廖梦醒(左)、宋庆龄(中)、邓颖超(右)等人,出席上海市党政军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大会。

1949年6月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刚刚结束,中共中央便决定由邓颖超为代表,专程前往上海迎接宋庆龄北上,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耐心。

邓颖超带来了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

周恩来也写信给宋庆龄:“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藉颖超专程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

为说服宋庆龄北上,邓颖超留在上海耐心等待,几次去看望宋庆龄,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解决宋庆龄的困难,向她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考虑到宋庆龄的病痛,邓颖超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说出了北上的困难。周恩来迅速给出解决方案:“嘱上海铁路管理局备头等卧车。”并对其来京后的住所、饮食等作出了细致安排。经过两个多月的慎重考虑,宋庆龄终于被共产党的诚意打动,毅然决定北上。8月28日,在邓颖超和廖梦醒等人的陪同下,宋庆龄乘火车抵达北平。

宋庆龄北上这一历史细节被记录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百川归海 人民至上——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建国实践专题展览”中,成为邓颖超为新中国诞生作出重要贡献的见证。

红色香山,海棠依旧:繁忙工作间的温情守望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入驻香山。来青轩的海棠树下,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革命伉俪,为新中国的事业奋斗着......

有一天,周恩来回到香山时已是深夜,又像往常一样从后门进入来青轩的院子,刚一踏进院子,他就闻到阵阵花香,院落中一棵夜色下的海棠花似乎在等候因工作繁忙归来的他。他走到海棠树下,看着这些耀眼的花瓣,在这春末初夏的交替时节,欣赏那颇有姿色而浓淡适中的海棠花,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此时邓颖超从办公室走了出来,见到周恩来后她风趣地说:“恩来,我们又是多久没见面了,别太忙了,一定要注意身体,不然我工作的时候也放心不下你呀。”周恩来忙说:“好好好,都听小超的”。

在香山的日日夜夜,周恩来和邓颖超虽然同住一处,却因工作繁忙而难得相聚。周恩来常常白天在城内忙碌,晚上回香山向毛泽东汇报工作。邓颖超则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同时履行着自己的革命职责。

他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有着共同理想支撑的坚贞。西花厅的海棠花年年盛开,一如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依然灿烂如初。

从互相勉励的革命友谊,发展到生死不渝的革命伴侣,他们携手并肩,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周恩来同志与邓颖超同志的爱情,是纯粹的、无私的、伟大的。他们的爱情,是革命理想的共鸣,是共同信仰的坚守,是革命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审核:编辑研究部 · 陈东阳

编辑:信息资料部 · 颜欢

制作:网络编辑部

作者:香山革命纪念馆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