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年终奖唯独没我的,我关机去旅游第二天开机收到148个电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21:14 1

摘要:深圳一月的午后,阳光本应明媚,但“元启智能”科技园三十三楼的AI算法部里,空气却凝固得让人窒息。

01

深圳一月的午后,阳光本应明媚,但“元启智能”科技园三十三楼的AI算法部里,空气却凝固得让人窒息。

财务部的孙姐踩着高跟鞋,手里捧着一叠鲜红的信封走了进来,脸上挂着标准化的微笑。她清了清喉咙,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各位同仁,大家过去一年辛苦了,现在我来公布一下今年的年终奖发放名单。”

这句话像一个开关,瞬间关闭了办公室里所有的杂音。敲击键盘的声音、鼠标点击的声音,全部消失了。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孙姐。

苏晚也停下了指尖的飞舞,和部门同事一样,带着一丝期待望向那个手握“审判权”的女人。

孙姐拿起最上面的名单,开始逐一念出名字:“赵海峰,王宇,陈立,周毅,吴斌。”

念完最后一个名字,她似乎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微微颔首,转身就准备离开。

苏晚的心沉了一下,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开口问道:“孙姐,名单念完了吗?”

孙姐回过头,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语气平淡地回应:“名单上就是这些人,你们算法部不就这五位男同事吗?”

旁边的工位上,王宇故意将红包在桌上拍得“啪”一声响,然后用夸张的音量说道:“哇,今年的奖金真给力,够我把车贷还清了。”

他说完,还特意用眼角的余光扫了苏晚一眼,那眼神里的得意和轻蔑,像一根细小的针,精准地刺向苏晚。

苏晚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周围同事投来的目光混杂着同情、尴尬,甚至还有一丝幸灾乐祸。她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愤怒和屈辱,缓缓坐下,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手指再次放在键盘上,仿佛刚才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深圳湾的冬日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如同苏晚此刻的心境。

元启智能大厦的AI算法部里,键盘的敲击声重新响起,但对苏晚来说,这声音变得异常尖锐刺耳。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移动,视线却无法控制地飘向同事们桌上那一个个刺眼的红色信封。在冰冷的日光灯下,那红色显得格外扎眼,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她的失败与被排斥。

二十九岁的苏晚,是这个部门资历最深的核心工程师,也是唯一的女性。

六年前,她从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硕士毕业,满怀憧憬地加入了这家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六年时间,她从一个懵懂的毕业生,成长为公司最核心产品“AI辅助诊断系统”的首席架构师。

部门总监赵海峰从他的独立办公室里踱步出来,看到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奖金,脸上堆满了笑容,他拍了拍手掌,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奖金都到手了吧?这是公司对大家一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

王宇立刻从座位上弹起来,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恭维道:“这都得感谢赵总的悉心指导,我们明年一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赵海峰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在办公室里巡视了一圈,最终定格在苏晚的身上。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然后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用公事公办的口吻说:“苏晚,你手头的工作别停,诊断系统3.0版本还有几个关键模块需要紧急优化。”

苏晚抬起头,迎上赵海峰的目光,心中一片冰凉,但她的声音却异常平静:“好的,赵总。”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套AI辅助诊断系统是整个公司的命脉,关系到国内数百家合作医院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系统的每一行核心代码,几乎都出自她手。去年为了攻克3.0版本的核心算法瓶颈,她连续四个月吃住在公司,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才确保了项目能够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成功上线。

然而现在,她所有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被年终奖名单无情地抛弃。

下午三点半,苏晚起身去茶水间接水。

路过财务部敞开的门时,她清晰地听到了孙姐和另一位同事的闲聊。

那个年轻的财务问:“孙姐,为什么算法部的苏晚没有年终奖啊?我听说她技术特别牛,是公司的顶梁柱。”

孙姐发出一声不屑的轻哼,压低了声音说:“赵总亲自打的招呼,说一个女孩子,事业心那么强干什么?早晚要回归家庭的。再说她性格太独,不合群,整天就知道敲代码,团队贡献分为零。”

苏晚紧紧握住手中的水杯,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从未想过,自己六年如一日的拼搏与奉献,在他们口中,竟然变成了这样不堪的评价。

她没有让眼泪流下来,只是默默地转身,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临近下班,公司CEO高俊突然出现在算法部,这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他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精力旺盛,但平时极少亲临技术部门。

高俊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最后开口说道:“我听说我们的AI诊断系统3.0版本,市场反馈非常好,各位功不可没。”

赵海峰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个箭步迎了上去,满脸堆笑地汇报:“高总,这都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要表扬王宇,他在项目中承担了最关键的攻坚任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被点到名的王宇,脸颊泛红地站起身,故作谦虚地说道:“高总过奖了,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离不开赵总和团队的支持。”

高俊赞许地点点头,接着对赵海峰说:“明年公司计划进入北美市场,这对我们系统的稳定性和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算法部的担子会更重。”

赵海峰把胸脯拍得邦邦响,立下军令状:“高总您就放心吧,我们算法部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苏晚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眼前这出荒诞的戏剧。

是她,独立完成了那套领先业界的核心识别算法;是她,亲手写下了那数十万行稳定运行的关键代码;是她,连续熬了七个通宵才解决了那个差点导致项目颠覆的技术难题。

可现在,所有的光环与功劳,都被那两个男人轻而易举地窃取了。

高俊离开后,办公室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同事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王宇特意绕到苏晚的工位旁,用一种虚伪的关切口吻问道:“苏晚,你今天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苏晚抬起头,清冷的目光直视着他,声音里不带一丝温度:“我没事,可能只是有些疲劳。”

王宇假惺惺地劝道:“那你可得早点回家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顿了顿,又说:“对了,为了庆祝今年大丰收,我今晚在海岸城订了位置请大家吃饭唱歌,你一起去吗?”

苏晚摇了摇头,语气平静而疏离:“不了,你们玩得开心,我还有些收尾工作要做。”

王宇耸了耸肩,似乎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他转身招呼着其他同事,一群人嘻嘻哈哈地结伴离开了。

办公室很快变得空旷,只剩下苏晚一个人。

她凝视着这个奋斗了六年的地方,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和荒谬感将她吞噬。她想起了自己刚入职时,那个对未来充满无限热忱和理想的自己。

她曾天真地以为,只要技术足够强大,就能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行业里,赢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最响亮的一记耳光。在这个盘根错节、充满潜规则的职场里,技术,有时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晚上九点,苏晚终于完成了所有的交接文档。

她打开公司的内部系统,平静地上传了早已写好的离职申请。然后在离职原因一栏,她只写了四个字:个人原因。

接着,她打开电脑的系统工具,开始格式化硬盘。那些她为新项目构思的草稿,那些她自己编写的效率工具,那些她积累了六年的个人笔记和技术心得,在进度条的滚动中,被一点点地彻底清除。

她只留下了那些已经正式交付给公司的代码和文档,那是她职业素养的最后底线。

做完这一切,她关上电脑,将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仿佛自己从未在这里出现过。最后,她看了一眼显示器上曾经贴满的便利贴,那里记录着她无数个日夜的灵感与汗水。现在,那里空空如也。

走出元启智能大厦,深圳湾的夜风带着一丝凉意迎面吹来。华灯初上,远处的“春笋”大厦直插云霄,街道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

她拿出手机,点开部门的聊天群,里面正热闹地直播着王宇请客的盛况。她面无表情地退出了群聊,然后打开订票软件,买了一张三小时后飞往大理的机票。

最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长按关机键。

回到租住的公寓,苏晚用最快的速度收拾了一个简单的行李箱。洗了个热水澡后,她换上舒适的衣服,拉着箱子走出了这个居住了六年的地方。

在奔赴机场的出租车上,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夜景,心中没有悲伤,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

今晚,她不想再被这个城市的任何人、任何事所打扰。她要给自己一个彻底的假期,去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好好思考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

02

苏晚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望着天花板上摇曳的灯影,六年来的往事如同电影快放,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她想起了自己刚加入元启智能时的情景,那时的兴奋与期待仿佛就在昨天。

人事经理热情地领着她,参观了公司初具规模的办公室。当时整个算法部门算上总监赵海峰,也只有四个人,清一色的男性。

赵海峰见到她时,眉头不自觉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掩饰过去,用一种客套的口吻说:“欢迎你的加入,希望你能尽快适应我们这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苏晚当时并未多想,只当是前辈正常的提点,她认真地点头,郑重地回答:“赵总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最初的试用期,苏晚过得如履薄冰。

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生怕在技术上出现任何纰漏,拖了团队的后腿。

她主动包揽了最枯燥、最繁重的测试和数据标注工作,为了解决一个兼容性问题,可以连续通宵达旦地查阅资料、编写代码。

试用期结束,赵海峰在她的转正评估报告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技术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但性格偏内向,建议多参加团队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苏晚看到这份评价时,心里充满了困惑。她明明为了工作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为什么最后却得到一个“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的结论?

很久以后她才渐渐领悟,赵海峰口中的“团队协作”,或许指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下班后的酒局应酬,是周末的团建爬山,是各种需要融入圈子的非正式社交。

而作为一个不喜烟酒、只想专心搞技术的女性,她似乎天生就与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交圈格格不入。

工作的第三年,公司决定全力研发AI辅助诊断系统。这是一个技术壁垒极高的项目,涉及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等多个前沿领域。

赵海峰在项目启动会上,宣布由王宇担任项目组长,理由是“王宇资历老,沟通协调能力出众”。

但苏晚心里清楚,王宇的技术水平在部门里最多只能算中游,许多核心的算法难题,他根本没有能力独立解决。

项目进行到中期,果然遇到了一个致命的瓶颈。系统在处理高分辨率的CT影像时,识别准确率始终无法突破一个关键阈值,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误判。

王宇带着团队尝试了多种主流算法模型,都宣告失败,项目进度被严重拖延。

赵海峰在周会上大发雷霆,他用手指敲着桌子,厉声说道:“这个问题如果再不解决,我们就会被竞争对手彻底甩开,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王宇满头大汗,支支吾吾地解释:“赵总,这个技术难度的确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再努力试试。”

苏晚在会议上全程保持沉默。

她其实早就构思出了一套全新的算法架构,但按照公司的汇报流程,她没有权限直接越级提出方案。

会议结束后,苏晚在茶水间主动找到了王宇,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她花了整整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从底层重构了图像识别的算法,创造性地引入了多模态注意力机制,并优化了数据预处理流程。

当新模型的测试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识别准确率从原来的85%一举跃升到了98%,并且误判率趋近于零。

王宇激动地抓住她的手臂,语无伦次地说道:“苏晚,你简直是天才,这次真的全靠你了。”

苏晚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回应道:“没什么,我们是一个团队,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然而,在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汇报大会上,王宇作为项目组长上台演讲,他将苏晚的算法成果包装成自己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结果,通篇只字未提苏晚的名字,只是在最后轻描淡写地用一句“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一笔带过。

赵海峰听完汇报,十分满意地点头称赞:“王宇这次干得非常漂亮,解决了核心技术难题,为公司立下了大功。”

苏晚坐在台下最不起眼的角落,听着这些赞美,心中涌起一阵无法言说的苦涩。

她呕心沥血的成果,就这样被一句虚伪的“感谢”给抹杀了。

类似的故事,在后来的几年里,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每当项目遇到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苏晚。

但每当项目成功,鲜花和掌声却总是属于别人。

第五年,苏晚独立设计的一套病灶智能筛查算法,因为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性,被公司拿去申请了核心技术专利。

这套算法能将医生的阅片效率提升数倍,并且极大地降低了早期癌症的漏诊率。

但是在专利发明人的申请书上,王宇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苏晚屈居第二。

赵海峰给出的解释是,王宇是项目负责人,按照公司的管理规定,理应署名在最前面。

苏晚拿到专利证书复印件的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

她亲手孕育出的“孩子”,最终却冠上了别人的姓氏。

到了第六年,也就是今年,公司决定推出AI辅助诊断系统3.0版本,并将其作为冲击A轮融资的最重要砝码。

赵海峰在项目启动会上宣布,王宇继续担任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和对外协调,而苏晚则担任首席架构师,负责最核心的技术研发工作。

苏晚明白,这个项目的成败,几乎完全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她没有任何怨言,再次将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到无休止的开发工作中。

整整四个月,苏晚几乎是以公司为家。

她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十六个小时,周末也从未休息。

饿了就叫一份外卖在工位上解决,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两个小时。

项目中遇到的每一个技术难题,从底层框架的搭建,到与数百家医院不同系统的接口适配,再到最终模型的训练与调优,全都是她亲力亲为,逐一攻克的。

项目正式上线的那一天,苏晚在数据中心的机房里,眼睛布满血丝,整整坚守了二十四小时,以确保系统在巨大的访问压力下能够稳定运行。

当她看到后台的各项数据指标平稳上升,系统运行流畅如丝时,紧绷了几个月的神经才终于松懈下来。

项目成功后,公司为此举办了盛大的庆功会。

CEO高俊在台上意气风发地宣布,3.e版本上线仅一周,就处理了超过百万份的医疗影像,为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声誉,数家顶级投资机构已经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向。

王宇作为项目经理,被邀请上台分享成功经验。

他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详细地介绍着项目的架构设计、技术亮点和管理心得,俨然一副运筹帷幄的技术领袖模样。

台下的苏晚听着王宇的演讲,只觉得无比讽刺。

这个在项目中除了催进度和开会,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技术贡献的人,此刻却在享受着所有的荣耀和赞美。

更让她感到心寒的是,王宇在长达半小时的演讲中,一次都没有提到过她的名字,仿佛整个宏伟的技术大厦,是他凭一己之力搭建起来的。

庆功会后,一家知名的科技媒体对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记者采访了王宇,请他介绍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

王宇在采访中对着镜头,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们这个项目最大的创新,在于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并结合了最前沿的联邦学习技术,在确保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模型性能的持续迭代和优化。”

苏晚在网上看到这篇报道时,差点笑出了声。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是她一年前就设计好的,联邦学习的方案是她顶着巨大的压力论证并实施的,王宇甚至连这两个技术名词的基本原理都解释不清楚。

但是现在,他却在媒体面前,将这些本该属于她的智慧结晶,当成了自己炫耀的资本。

年底,公司进行年度优秀员工评选。

王宇凭借AI诊断系统3.0项目的“卓越领导力和杰出贡献”,毫无悬念地拿下了技术体系唯一的“总裁特别奖”。

苏晚坐在台下,看着王宇春风得意地上台领奖,听着他发表着那些假大空的获奖感言,她心中积压了六年的愤怒、委屈和不甘,终于达到了临界点。

她想起了父母对她的殷切期望,想起了毕业时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想起了这六年来,在无数个深夜里,陪伴她的只有冰冷的代码和闪烁的屏幕。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倔强地没有让它流下来。

她强迫自己保持着面无表情的平静。

在这个由男性主导话语权的职场丛林里,她早已学会,不能暴露任何一丝软弱,否则只会招来更多的轻视和欺凌。

然而,当今天,连那份象征着一年辛苦付出的年终奖都被无情剥夺时,她内心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塌了。

六年了,够了。

苏晚翻了个身,看着窗外远处璀璨的城市灯火,心中做出了一个无比清晰的决定。

明天,她要用自己的方式,让那些人知道,谁才是这家公司真正不可或缺的灵魂。也要让他们明白,傲慢和偏见,需要付出何等惨重的代价。

03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理古城时,苏晚还在民宿柔软的大床上睡得正香。

她做了一个久违的好梦,梦里她不再是那个被困在格子间里的程序员,而是一只挣脱了所有束缚的鸟,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苍山洱海的湛蓝天空之下。

与此同时,三千公里外的深圳元启智能总部大厦里,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早上九点整,是元启智能A轮融资路演的关键时刻。

会议室里,CEO高俊、总监赵海峰,以及项目经理王宇正襟危坐,对面是国内顶级风投机构“启明资本”的合伙人团队。这次路演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拿到续命的5亿投资,以及未来的生死存亡。

“高总,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你们引以为傲的AI辅助诊断系统3.0吧。”启明资本的领投人,一个名叫林谦的年轻男子,微笑着说道。他的眼神锐利,不像个投资人,反倒更像个技术专家。

高俊信心满满地对王宇使了个眼色。

王宇深吸一口气,走到演示台前,熟练地打开系统,开始介绍:“各位投资人请看,这是我们系统的实时诊断界面,现在我将上传一份肺结节的CT影像,系统会在三秒内给出精准的诊断结果。”

他点击了上传按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屏幕上。

一秒,两秒,三秒……

屏幕上的进度条卡在了99%,一动不动。

王宇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尴尬地笑了笑:“可能是网络有点延迟,我再试一次。”

他刷新了页面,重新上传。

这一次,进度条走得更慢了,最终在50%的位置彻底停住。紧接着,屏幕中央弹出了一个鲜红的错误代码提示框。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高俊的脸色变得铁青。

王宇慌了神,他不停地刷新,重启,但系统就像是中风了一样,不仅影像识别功能完全瘫痪,连最基本的病例数据检索都变得异常缓慢,最后整个界面彻底白屏。

“这就是你们耗费数年心血,号称领先行业的产品?”林谦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高俊和赵海峰的心上。

赵海峰连忙起身解释:“林总,非常抱歉,系统可能出现了一点临时性的技术故障,请给我们十分钟,我们马上解决。”

他一边说,一边狠狠地瞪了王宇一眼,然后快步走出会议室,拿出手机拨通了运维部的电话,几乎是吼着下达命令:“马上检查AI诊断系统!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运维部那边很快传来消息,服务器硬件一切正常,网络带宽也毫无问题。

赵海峰立刻召集算法部的所有工程师紧急排查。

陈立、周毅等人围在电脑前,看着后台疯狂滚动的错误日志,全都傻了眼。

“赵总,是核心算法模块在报错,显示无法获取有效的授权签名。”一个年轻工程师紧张地汇报。

“什么授权签名?”赵海峰一头雾水,“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王宇也凑了过来,他看着那些错误代码,感觉像是看天书,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也不知道啊,以前系统运行得好好的,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就在这时,赵海峰脑中灵光一闪,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切地问道:“苏晚呢?苏晚人在哪里?让她马上过来!”

王宇这才如梦初醒,对啊,苏晚才是这套系统的设计者。他连忙掏出手机,拨打苏晚的电话。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传来,王宇的心凉了半截。

赵海峰也拿出自己的手机拨打,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

他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几乎是咬着牙骂道:“这个节骨眼上,她居然敢关机?她想干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会议室里的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启明资本的团队已经收起了电脑,显然失去了耐心。

高俊的电话响了,是林谦发来的一条短信:“高总,很遗憾,今天的演示让我们对贵公司的技术稳定性和团队专业性产生了严重质疑。我们的投资决策将暂时搁置。”

看到这条短信,高俊感觉自己的血压瞬间飙升。他冲出会议室,一把揪住赵海峰的衣领,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低声怒吼道:“赵海峰!我把公司最重要的项目交给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现在,立刻,马上,给我把苏晚找出来!就算把深圳翻个底朝天,也要把她给我找出来!”

一场史无前例的“寻人总动员”在元启智能内部展开了。

赵海峰、王宇、人事部、行政部,甚至连公司的司机和保安,都被动员了起来,开始对苏晚进行地毯式的电话轰炸。

然而,无论他们拨打多少次,听到的永远是那句冰冷而绝望的提示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04

下午两点,苏晚终于在温暖的阳光中悠悠醒来。

她伸了个懒腰,感觉身体里积压了数月的疲惫和郁结一扫而空。推开民宿的窗户,苍山的轮廓清晰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她慵懒地拿起放在床头柜上,已经关机了十几个小时的手机,准备开机看看时间,顺便给父母报个平安。

当她按下开机键的那一刻,她平静的假期被彻底打破了。

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连串密集的短信提示音、微信提示音、未接来电提醒,如同决堤的洪水般疯狂涌入,手机因为瞬间处理过多信息而变得滚烫,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卡顿。

苏晚的表情从睡眼惺忪的迷茫,迅速转变为惊讶,最后定格在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上。

屏幕上赫然显示着:148个未接来电,99+条未读短信,99+条微信消息。

她眨了眨眼,以为自己还在梦里。但那鲜红的数字就在那里,无比清晰,触目惊心。

这些来电和信息,几乎全部来自公司的同事和领导。从CEO高俊,到总监赵海峰,再到王宇,甚至还有财务孙姐和人事部的电话。

来源:嗣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