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翻车了!近日,网红“反诈老陈”质疑“嘎子哥”直播间销售的699元酷派手机并非官方正品。他的证据看起来很硬核:因为官网上查不到这个型号,连某东客服都直接否认该产品存在。
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翻车了!近日,网红“反诈老陈”质疑“嘎子哥”直播间销售的699元酷派手机并非官方正品。他的证据看起来很硬核:因为官网上查不到这个型号,连某东客服都直接否认该产品存在。
而“嘎子”可不是吃素的。8月23日,他在直播中火力全开,痛骂老陈“纯属蹭流量”,并喊话粉丝去声讨老陈,声称要把反诈老陈的账号封掉。真正的高潮在8月25日到来。酷派官方客服正式回应澎湃新闻,确认“嘎子哥”直播间所售卖的手机确为官方正品。更戏剧性的是,声明发布几小时后,抖音酷派官方旗舰店火速上架同款手机,标价799元,比嘎子哥直播间贵了整整100元。
面对官方“实锤”,老陈态度180度转弯,迅速公开道歉,称之前都是误会,希望“嘎子哥”高抬贵手,并发布一张8月25日被封禁直播权限10分钟的截图。不过,老陈在道歉后仍尖锐指出三大核心问题:3C认证编号缺失“找了半天没找着”;摄像头配置真实性“长焦短焦变化不大,两个摄像头是否都真实存在?”;除此之外,当官方渠道还在“审核中”时,直播间却已经实现批量销售,这种“先卖后审”的模式是否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也让消费者陷入“正品却可能不合规”的认知困境。
《法治日报》的律师指出:未完成3C认证就开始销售属于违法;即便仅涉及平台内部审核,也需要充分披露信息。如果直播间以“假一赔十”掩盖信息不对称,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品牌方与主播将审核流程异化为“事后补票”借口,是对《电子商务法》的漠视。
而这起事件也暴露了直播带货三大顽疾:品牌方流程混乱、主播信誉透支、平台监管缺位。直播带货需要的是回归“货真价实”的本质,而不是流量博弈的秀场。作为消费者,我们在直播购物时也应当保持理性,学会辨别真伪,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丹哥会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