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时去菜市场或超市挑豆子,是不是常有这样的困惑:明明都是豆,有的荚长颜色多,有的荚短胖鼓鼓,炒出来味道还不一样?其实这很可能是把芸豆和蚕豆弄混了。这两种豆看着像 “亲戚”,实际从里到外都不一样,不管是买的时候认品种,还是做的时候选做法,搞清楚区别才能让餐桌更有
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平时去菜市场或超市挑豆子,是不是常有这样的困惑:明明都是豆,有的荚长颜色多,有的荚短胖鼓鼓,炒出来味道还不一样?其实这很可能是把芸豆和蚕豆弄混了。这两种豆看着像 “亲戚”,实际从里到外都不一样,不管是买的时候认品种,还是做的时候选做法,搞清楚区别才能让餐桌更有滋味。今天就从六个大家最关心的角度,把芸豆和蚕豆的 “小秘密” 说清楚,就算是刚下厨房的朋友,看完也能轻松分清、放心吃。
一、追根溯源:它们来自不同 “老家”
别看芸豆和蚕豆现在都常出现在咱们的餐桌上,它们的 “出生地” 差得可远了,就连所属的 “植物家族” 都不一样。
1. 芸豆:来自美洲的 “后来者”
芸豆的学名叫菜豆,属于豆科菜豆属,它的老家在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大概在 16 世纪末,它才慢慢传入中国,之后因为适应能力强,逐渐在各地扎根。现在咱们常见的绿芸豆、黄芸豆,还有带花纹的 “花芸豆”,都属于这个家族。
2. 蚕豆:陪伴咱们千年的 “老朋友”
蚕豆则是豆科野豌豆属的 “成员”,它的起源地在地中海沿岸和亚洲西南部。中国算是它的 “第二故乡”,而且是次生多样性中心,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种植它了。这么算下来,蚕豆可是陪着咱们的祖辈走过很长一段农事岁月的 “老豆子”。
二、一眼分清:从植株到豆子的 “外貌差异”
买豆子的时候,不管是买带荚的鲜豆,还是买干豆子,记住它们的 “外貌特点”,就能轻松区分,再也不会买错。
1. 荚果:一个细长,一个短胖
芸豆的荚果:芸豆的植株要么是顺着架子爬的蔓生型,要么是不用架子的矮生型。它的荚果特别细长,一般能长到 10-20 厘米,颜色也多,除了常见的绿色,还有黄色、紫红色等,用手摸一摸,荚果表面会有细细的绒毛,摸起来有点软。
蚕豆的荚果:蚕豆的植株是直立生长的,能长到 1 米左右,看着很精神。它的荚果和芸豆正好相反,短而胖,长度一般在 5-10 厘米,等成熟后,荚果会慢慢变成黑色。如果把蚕豆荚掰开,能看到里面有一层海绵状的隔膜,把豆子分开,这是芸豆荚里没有的。
2. 种子:一个小巧多色,一个扁大带 “记号”
芸豆的种子:芸豆的种子比较小,一千粒芸豆大概重 0.3-0.7 千克。它的形状像咱们的肾脏,颜色特别丰富,有纯红色、纯白色、黑色,还有带斑点或条纹的 “花芸豆”,摆在一起就像小颗的 “彩色宝石”。
蚕豆的种子:蚕豆的种子比芸豆大不少,单粒重量差不多是芸豆的 2-3 倍,形状是扁平的椭圆形。种皮大多是青绿色或褐色,仔细看的话,在种子的基部会有一个黑色的 “小点点”,那是它的种脐,就像专属的 “记号”,很好辨认。
三、生长习性:它们喜欢不同 “生长环境”
知道它们喜欢的生长环境,不仅能帮咱们判断 “什么时候能吃到最新鲜的豆子”,还能明白为什么不同季节买到的豆子口感有差异。
1. 芸豆:偏爱温暖,春秋都能种
芸豆是个 “怕冷的豆子”,喜欢温暖的气候,最适合它生长的温度在 15-25℃,尤其是开花结果的时候,需要 20-25℃的温度才能长得好。也因为这个习性,在咱们国家,北方大多是春天播种,南方因为气候温暖,春天和秋天都能种,所以南方的朋友在春秋两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芸豆。
2. 蚕豆:耐凉不怕冷,讨厌炎热
和芸豆相反,蚕豆是个 “耐凉的豆子”,就算温度降到 - 4℃,它也能扛过去,但特别怕热。它的种子发芽需要 10-16℃的温度,生长过程中也喜欢冷凉湿润的环境。所以它主要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种植,一般是秋天播种,冬天生长,春天收获,夏天天气热了就会停止生长。
四、吃法解锁:不同豆子有不同 “最佳做法”
芸豆和蚕豆的口感不一样,适合的做法也大不相同,用对做法,才能吃出它们的最佳风味。
1. 芸豆:嫩荚是 “主角”,做法多样
芸豆最常见的吃法是吃它的嫩荚,不管是清炒、炖汤,还是腌制,都特别美味。比如清炒芸豆时,搭配点肉丝或蒜末,就能带出它的清甜;炖汤的时候放几颗芸豆,既能让汤更香浓,又能增加口感的层次;喜欢吃腌菜的朋友,还能把芸豆腌成酸芸豆,配粥、配米饭都很开胃。
不过要注意,芸豆一定要彻底煮熟,这样吃起来更放心,也能更好地释放它的香味。
2. 蚕豆:鲜豆粒更出彩,干豆也好用
蚕豆和芸豆不一样,大家更爱吃它的豆粒。新鲜的蚕豆粒做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香葱炒蚕豆,翠绿的蚕豆配着香葱,一口下去满是春天的味道;也可以把蚕豆打成泥,做成蚕豆泥,抹在面包上或者配馒头吃,绵密又香甜;煮汤的时候放几颗蚕豆,能让汤的口感更丰富。
等蚕豆成熟晒干后,用途也不少,能做成豆瓣酱,炒菜、拌凉菜的时候放一点,香味立刻就出来了;也能把干蚕豆做成零食,或者磨成粉加到面食里,让面食更有营养。
五、营养加分:各有各的 “营养优势”
芸豆和蚕豆都是营养丰富的豆子,不过它们的营养优势各有侧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能让饮食更均衡。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两种豆子每 100 克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参考常见食材营养表):
从营养成分能看出来,它们的好处很明确:
芸豆的优势:芸豆里的钾和镁含量比较丰富,平时吃一些,能为身体补充这些有益的成分;而且它含有的皂苷成分,对身体也有好处,适合日常搭配其他食材一起吃。
蚕豆的优势:蚕豆的膳食纤维含量很突出,吃了之后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让肠道更舒服;它的铁含量也不错,日常适量吃一些,能为身体补充铁元素,对身体很有帮助。
六、名字小插曲:别被 “俗称” 搞混
有时候大家会把芸豆和蚕豆的名字弄混,比如有的地方会把其他豆子的名字安在它们身上,但只要记住它们的 “外貌特点” 和 “吃法”,就不会认错。
比如有的地方会把豌豆叫 “蚕豆”,还有的地方把蚕豆叫 “胡豆”,但只要看到短胖的荚果、扁平带黑种脐的豆子,就知道是蚕豆;看到细长、多颜色的荚果,肾形的种子,就知道是芸豆。
另外,蚕豆在文化里也有特殊的意义,比如鲁迅笔下提到的 “罗汉豆”,其实就是蚕豆,这也让蚕豆多了一份生活的烟火气;而芸豆因为适应能力强,现在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成为了大家餐桌上常见的豆子。
最后想说
芸豆和蚕豆虽然都是豆子,但不管是从 “老家”、外貌,还是吃法、营养来看,都是两种不一样的食材。分清它们之后,去菜市场买豆子的时候能更有底气,做的时候也能选对做法,让每一顿饭都更美味、更营养。
其实生活里的食材都有自己的 “小特点”,多了解一点,就能把普通的食材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这也是做饭的乐趣所在。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以后不管是炒芸豆还是煮蚕豆,都能做得好吃又开心!
来源:小壁虎的美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