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精选丨半导体、汽车与动力电池、交运物流、化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30 07:32 1

摘要:半导体需求端: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放缓,美洲、中国涨幅收敛幅度较大。根据SIA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5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1.5%;2025年6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达1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

本土晶圆代工“双雄”产能供不应求——半导体行业2025年8月报

半导体需求端: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放缓,美洲、中国涨幅收敛幅度较大根据SIA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5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1.5%;2025年6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达1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0.8%。从地区来看,2025年6月日本、欧洲、美洲同比分别变化-2.9%、+5.3%、+24.1%,环比分别变化-1.6%、-0.7%、-0.2%。

半导体进出口端:2025年7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数据同比增长趋势不变。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553.0亿块,同比增长12.4%,出口数量为318.0亿块,同比增长16.8%;金额方面,2025年7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37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出口金额为178.9亿美元,同比增长29.4%。2025年7月,中国光刻机进口金额再次同比承压。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光刻机进口金额为8.1亿美元,同比减少33.2%,环比减少0.7%。

半导体价格端:20257月,买方采购动作趋于保守,DRAM、NANDFlash现货价格涨幅较上月明显收窄。根据DRAMexchange数据显示,2025年7月DRAM颗粒DDR3 (4Gb(512Mx8), 1600MHz)、DDR4 (8Gb(512Mx16), 3200Mbps)、DDR4 (8Gb(1Gx8), 3200Mbps)、DDR4 (16Gb(1Gx16), 3200Mbps)、DDR4 (16Gb(2Gx8), 3200Mbps)现货价格分别增长18.2%、2.7%、0.3%、10.8%、0.7%;2025年7月NAND Flash颗粒32Gb 4Gx8 MLC、64Gb 8Gx8 MLC现货价格分别增长6.8%、6.7%。

(作者:崔雅菡 吴吉森)

两部门发文,智驾监管新规征求意见——乘用车市场洞察2025年8月

本月观察:两部门发文,智驾监管新规征求意见。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份监管文件意见稿针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出现的乱象,从加大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强化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加强企业广告活动和商业宣传行为监督、强化事故报告与深度调查四个维度构建监管框架。文件要求企业完善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强制安装驾驶员监测系统;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 方式隐瞒缺陷;及时报告驾驶辅助系统使用期间发生的安全事件和碰撞等事故。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企业夸大驾驶辅助功能、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就智驾管理发声或出台文件,监管举措密集落地。此次的发文是监管举措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有利于对当前行业乱象的纠偏和对企业无序、低质内卷的约束。

中国乘用车市场跟踪—总体:7月国内车市进入淡季,批发销量季节性环比下降,但仍实现同比增长。7月乘用车销量228.7万辆,同环比+14.7%/-9.8%;1-7月累计销量1584.1万辆,同比+13.4%。新能源车型:7月销量119.5万辆,同环比+25.4%/-4.4%,渗透率52.3%;1-7月累计销量775.3万辆,同比+37.1%,渗透率48.9%。燃油车型:7月销量109.2万辆,同环比+4.9%/-15.0%;1-7月累计销量808.8万辆,同比-2.8%。

中国乘用车市场跟踪—国内:燃油车型连续两月实现同比增长,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速较前六个月有所放缓。7月国内乘用车销量178.8万辆,同环比+12.1%/-12.1%;1-7月累计销量1273.8万辆,同比+13.4%。新能源车型:7月销量97.5万辆,同环比+14.4%/-7.5%,渗透率54.5%;1-7月累计销量649.9万辆,同比+30.9%,渗透率51.0%。燃油车型:7月销量81.3万辆,同环比+14.4%/-7.5%;1-7月累计销量623.9万辆,同比-0.5%。

中国乘用车市场跟踪—出口:7月出口量同比增速较前六月有所提升。燃油车型继续同比下滑,新能源车型维持同比增长。7月乘用车出口49.9万辆,同环比+25.2%/-0.5%;1-7月累计出口310.3万辆,同比+13.3%,占乘用车总销量19.6%。新能源车型:7月出口22.0万辆,同环比+119.3%/+11.9%,渗透率44.1%;1-7月累计出口125.4万辆,同比+81.6%,渗透率40.4%。燃油车型:7月出口27.9万辆,同环比-6.4%/-8.5%;1-7月累计出口185.0万辆,同比-9.7%。

(作者:杨耀先 李腾辉)

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投资首超国内——汽车行业2025年8月报

本月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投资首超国内。近日,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海外投资约为160亿美元,超过国内15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这是自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的海外投资首次超过国内投资。这预示着,在中国汽车产业链竞争力增强、国内需求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海外发展模式将逐步从直接出口转向海外投资(注:包括收购、建厂、合资等多种模式)。

2025年7月汽车市场进入淡季,销量环比回落。2025年7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59.3万辆,同比+14.7%,环比-10.7%;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28.7万辆,同比+14.7%,环比-9.8%;货车销量为26.4万辆,同比+13.8%,环比-16.4%;客车销量为4.2万辆,同比+16.3%,环比-21.2%。当月汽车内销201.8万辆,同比+12.6%;其中乘用车内销178.8万辆,同比+12.1%;货车内销20.0万辆,同比+16.8%;客车内销3.0万辆,同比+12.9%。当月汽车出口量为57.5万辆,同比+22.6%;其中乘用车出口49.9万辆,同比+25.2%;货车出口6.4万辆,同比+5.3%;客车出口1.2万辆,同比+26.1%。2025年1-7月,中国汽车累计销量为1826.9万辆,同比+12.0%;其中,汽车累计内销为1458.9万辆,同比+11.8%;汽车累计出口为368.0万辆,同比+12.8%。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7.4%。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6.2万辆,同比+27.4%,当月新能源汽车批发端渗透率为48.7%,较上月提升2.9个百分点。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822.0万辆,同比+38.5%。零售市场方面(注:本文中未特别注明,销量数据均为批发销量,此处为零售销量数据),2025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98.7万辆,渗透率为52.8%;2025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645.5万辆,渗透率为50.6%。

2025年5月国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420.2万台。2025年7月国内公共充电桩比上月增加10.6万台达到420.2万台。截至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估测为3790.5万辆,据此测算现阶段公共充电桩车桩比约为9.0:1。对于充电桩保有量,从区域上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等9个省份保有量占比为64.4%,2025年7月山东、河南、四川充电桩保有量新增幅度较大;从运营商来看,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排名前12的企业充电桩保有量占比为82.1%,2025年7月昆仑网电、驴充充、小桔充电三家企业充电桩保有量新增幅度较大。

(作者:李腾辉)

申通拟收购丹鸟物流,快递行业集中度再提升——交运物流行业2025年8月报

本期关注: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7月25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由菜鸟供应链、阿里创投和阿里网络所持有的丹鸟物流100%股权,交易对价为人民币3.62亿元。点评:国家层面鼓励快递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行业格局优化。此次收购有助于申通整合同业优质资产,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业务收入。

市场表现:2025年7月,沪深300指数上涨3.54%,中信交运指数上涨0.29%,跑输沪深300指数3.25pct。其中,机场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29%。

公路:货运周转量持续增长。2025年7月,公路客运量9.50亿人,环比+0.17%,同比-4.35%;公路货运量36.99亿吨,环比+1.3%,同比+3.28%;货物周转量6742.8亿吨公里,环比-0.58%,同比+3.41%。以快递运输为代表的轻量公路货物需求仍然强劲,2025年7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58.0亿件,同比增长20.1%,预计将持续推动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的提升。

航空:暑运旺季以价换量。2025年7月,国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约14467班次,环比+13.09%,同比+2.28%;国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约1866班次,环比+4.23%,同比+12.41%。7月,民航正班客座率84.5%,环比-0.1pct,同比+0.5pct。暑运期间量升价跌,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25年7月1日-8月25日,全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共超95.4万架次,同比+3.2%,完成旅客运输量13264.5万人(境内航司),同比+3.3%,境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含税)856.4元,同比-6.6%。

集运:运价回落,SCFI(反映集运公司订舱价格)报1415点,较上月环比下跌12.2%,长期来看,若红海中断结束,未来两年集装箱船集中交付,运价或将承压。干散:BDI指数上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1944点,较上月环比上涨21.2%,中长期来看,行业供需处于紧平衡阶段,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趋势向好,灵便型干散船运价有望提升。油运:VLCC运价回升,VLCC-TCE运价46199美元/天,较上月环比下跌6.9%,长期来看,油运订单处于相对低点,叠加船队老龄化,油运运价有望上涨。

快递:关注“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2025年7月,快递业务量164.0亿件,同比增长15.0%,得益于消费降级以及直播电商持续发力,快递需求仍然维持较高景气度。平均包裹单价下行,7月,单件快递对应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8.50元/件,同比-20.6%。快递单票价格回落,7月,单票价格7.36元/件,同比-5.3%,环比-1.8%,主要系快递轻小件化、拆单率提升,且部分产粮区(广东、浙江义乌)快递底价提升,但价格竞争主战场有向非产粮区转移趋势。反内卷背景下,低价件托底较为明确,7月8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党组会议,再次强调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行业整体竞争强度可控,单票价格有望趋于稳定。

(作者:王正成葛源方)

钛白粉行业:竞争激烈、分化显著,如何辨优劣?

钛白粉行业亏损面大,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经营风险显著上升。钛白粉是一种以二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白色颜料,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橡胶等行业。近年,我国钛白粉产能快速扩张,下游需求疲软,虽然出口量持续增长,但供给增速长期高于需求增速,导致产品价格、毛利、开工率持续走低,行业普遍亏损。行业主要风险为:1)供需失衡,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减产、停产、退出;2)两头在外,原料端对外依存度高,海外钛矿价格坚挺挤压利润空间,产品端出口占比持续上升,招致反倾销,出口受阻。预计未来三年内新增产能增速仍快于需求增速,供给过剩的局面将持续,钛白粉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市场格局下,企业表现分化,部分高成本项目存在被淘汰的风险。结合行业竞争要素分析,我们认为高风险的钛白粉项目具有以下特征:

(1)原料自给率不足:钛精矿等原材料主要依赖采购,自给率相对较低。2)生产规模较小:企业产能较小,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不具备成本优势。3)工艺陈旧:企业不具备氯化法生产工艺或者氯化法产能占比较低。氯化法较硫酸法收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优良,是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技术路径。4)设备老旧:主要生产设备投产运行的时间较长,能源效率相对于新投产设备较低。5)出海能力薄弱:建立海外销售渠道的能力较弱,海外销售占比较低;无海外矿产资源布局,难以获得海外廉价、高品位钛精矿。

业务建议:加强钛白粉项目的风险防范和预警工作,具体包括:

(1)对于存量项目,建议重点关注原料(钛精矿)自给率、产能规模、设备投产时间、工艺技术、海外营收占比、装置开工率、财务状况等信息。若项目存在原料自给率低、规模小、技术落后、开工率偏低、持续亏损等情况,需及时预警。

(2)对于钛白粉企业的新增贷款需求,建议结合上文提到的“高风险项目5大特征”进行仔细审核,以规避潜在风险。

风险提示:

(1)国内钛矿进口量较大,对外依存度高达40%,其中高端钛精矿依存度约50%,原料端存在“卡脖子”的风险;

(2)主要出口目的地欧盟、巴西、印度等地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及特别关税裁定,海外市场存在增速下滑、份额萎缩的风险;

(3)国内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硫酸法收率低、能耗高、废弃物排放多,环保不达标的设备可能会面临强制关停的风险;

(4)国内外需求增长缓慢,在原有产能未能完全消纳的情况下,近年来国内产能快速投放,行业面临长期亏损的风险。

(作者:王刚 王一杰 梁博)

政策发力“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农机、智能机器人受益——高端装备行业2025年8月报

产业重要事件: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智能农机、智能机器人成为政策重点支持产业之一。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事件点评:该政策文件构建了“目标-行动-支撑-保障”的完整政策体系,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生产力革命性跃迁的关键力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度方面,目前,我国智能农机已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则更为早期,数据积累不足、成本过高等问题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新政策提出的提升模型能力、加强数据供给、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等,将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重要措施,有望促进产业加速发展。

行业景气度跟踪:

装备行业营收、利润仍在底部区间。7月,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8%、3.3%;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4%、下降4.2%。

中国装备出口保持平稳。7月,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89.1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74.9亿美元,同比增长8.9%。

细分子行业跟踪:

工业机器人:产量环比下降,总体仍维持高位。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4万台,同比增长24.0%,环比下降14.6%。

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7月,切削机床当月产量7.0万台,同比增长20.3%;成形机床当月产量1.5万台,同比持平。

挖掘机:内、外销均保持增长。7月,挖掘机总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其中,国内7306台,同比增长17.2%,出口量9832台,同比增长31.9%。

叉车: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7月,叉车主要制造企业总销量11.8万台,同比增长14.4%,环比下降13.8%。

高空作业平台:需求持续低迷。7月,高空作业平台销量13559台,同比下降38.3%。高空作业平台出租率、租金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需求依然低迷。

中大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基本持平。7月,大中型拖拉机产量19800台,同比微增5.0%,环比下降8.5%。

轨交行业:投资额相对稳定。7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值为771亿元,同比增长5.8%;1-7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为4330亿元,同比增长5.5%。1-7月,动车组累计产量为1074辆,同比增长40.4%。

(作者:田溪 邹刚)

本篇合集作者: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本报告由兴业研究(CIB Research)提供,报告信息依据国际、中国和行业通行准则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所有观点为研究员个人意见,不代表兴业研究立场。本报告不含任何道德、政治或其他形式的偏见,兴业研究不对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作出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报告内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阅读者应自行独立评估所有相关风险。对于因使用本报告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后果,兴业研究和研究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为兴业研究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分发、发表或以其他方式公开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本报告已正式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中,否则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引用或发布本报告内容须注明出处为兴业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兴业研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兴业研究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来源:鲁政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