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转型之路:从“较大城市”到沈大哈长城市群关键节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30 08:19 1

摘要:铁岭的转型发展之路,正如其丰富的黑土地一样,孕育着无限可能与生机。这座曾经以“较大城市”著称的东北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悄然崛起。

铁岭的转型发展之路,正如其丰富的黑土地一样,孕育着无限可能与生机。这座曾经以“较大城市”著称的东北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悄然崛起。

2024年,铁岭市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这座曾经以传统农业和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城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铁岭作为辽宁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24年粮食产量达400.5万吨,继续发挥着“辽北粮仓”的重要作用。同时,“铁岭榛子”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已超过60亿元,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亮丽名片。

01 经济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成为新引擎

铁岭市经济结构正在持续优化。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5%、25.9%和53.6%,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一半,显示出经济结构正在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24年,铁岭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6.5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虽然受气候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仍在400万吨以上,保持了较高的生产水平。

畜牧业发展平稳。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6.8万吨,年末生猪存栏198.1万头,比上年增长4.5%,为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业领域出现积极变化。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有所下降,但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6%,显示出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中优化。

02 绿色发展,能源转型迈出新步伐

铁岭的能源转型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传统能源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

清河发电公司作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代表,通过发展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实现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这个曾经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正在探索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2024年,铁岭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77.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3%。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9.6%,显示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4.0%。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实现利润总额7.8亿元,增长30.8%,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华电离网储能制氢项目投入商业运营,明阳新材料、融科储能装备制造等新能源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国电投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被列为国家试点,为铁岭能源结构调整注入新动力。

03 黑土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铁岭市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这一珍贵资源。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的铁岭,正在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铁岭县张庄合作社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合作社坚持秸秆还田,发展“条带种植模式”,进行种植带和休闲带轮耕,既保护了黑土地,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合作社创新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玉米亩产能达到1800斤,大豆产量也能达到每亩300斤,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

通过持续实施黑土地保护措施,合作社的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黄土逐渐变黑,黑土逐渐变厚,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甚至连几十年未见到的蚯蚓也重新出现。

2024年,铁岭市项目化推广“张庄模式”,耕地质量提升“三大工程”规模均居全省前列,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4 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铁岭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2024年,铁岭市组织各类促消费活动400余场,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亿元,带动汽车销售6500余辆、家电9900余台,有效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

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铁岭大剧院焕新重启,银冈街区获批省历史文化街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

特色旅游产品不断创新。“铁岭记忆”室内文化演艺街区、“快乐铁岭嘉年华百项文体旅活动”等项目的推出,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如意宴”、“铁马流水席”等特色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电子商务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2024年,铁岭市组建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产业联盟,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货物周转量增幅全省第二,辽宁鹿乡绿港获评全国数字化龙头企业。

05 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铁岭市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和更新改造,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宜居水平。

2024年,铁岭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54个,增加4个,完成投资增长7.3%。亿元以上新入库建设项目42个,完成投资增长15.9%,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

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9.0%,显示出投资者对铁岭制造业发展前景的信心。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铁岭市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规划保障。

城市更新改造扎实推进。改造27个老旧小区、299公里老旧管网、11条中心城区街路,建设30个口袋公园,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公共交通体系持续完善。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出租车320辆,为市民提供更加绿色、便捷的出行服务。

06 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铁岭市直面发展中的挑战,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

尽管面临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偏低等困难,铁岭市坚持推进改革创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竞争力。

2024年,铁岭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亿元。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8.6%,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铁岭市积极参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探索共建代管、利益分成、成本协同等区域合作新模式,提升区域发展协同性。

产业发展定位更加清晰。着力打造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汽车和航空等产业配套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康养休闲度假中心,培育特色产业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64.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瞪羚和雏鹰企业17家,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07 民生改善,提升群众获得感

铁岭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03元,比上年增长5.3%,位列全省第4位,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2024年,铁岭市实施乡村建设典型村项目60个,建设“五好两宜”和美乡村18个。铁岭县、西丰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验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实施产业帮扶项目75个,1.9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教育医疗事业协调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人民群众就学就医条件得到改善。

铁岭市的发展实践表明,传统工业城市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完全可以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4年,铁岭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22.5%,位列全省首位,显示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提升。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列全省前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铁岭市坚持不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

当前,铁岭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机遇难得。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推进,铁岭市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铁岭这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正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更加务实创新的精神,书写着新时代转型升级、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炟烨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