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一张2026推免时间流程表在网上疯传,图中显示今年的推免时间较去年整体提前,且在流程安排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前两天,一张2026推免时间流程表在网上疯传,图中显示今年的推免时间较去年整体提前,且在流程安排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那么今年的推免流程将会是:
9月18日开放注册;
9月22日上午9:00系统开放报名,开始填报志愿;
9月23日上午9:00高校开始发送复试通知;
9月25日上午9:00高校开始发送待录取通知;
9月25日下午14:00学生开始确认拟录取offer。
2025“推免服务系统”操作流程
对比下来可以发现,今年的推免流程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整体节奏提前,准备时间被压缩;二是推免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化。
今年的推免流程明确划分了三个关键节点:复试通知时间、待录取通知时间、拟录取确认时间,这些时间点一旦锁死,就意味着高校不能提前抢跑,不能随便压缩学生的决策时间。
在往年,部分高校会在学生接受复试通知后立马发来待录取通知,并设置了非常短的确认时间,比如在15分钟内必须确认,这种“抢人”般的操作让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思考,也难以比较多个高校的offer。
图源:网络
今年系统明确规定:待录取通知在25日9:00发放,学生在当天14:00才能确认,虽然只是几小时的间隔,但也给了学生理性思考的时间,避免因盲目确认导致被“锁死”。对于高校来说,以前那套抢跑抢人的灰色操作不管用了,必须要提升教学质量才能吸引到优质生源。
这套推免流程一旦落实,意味着推免制度正从“快抢快定”的混战阶段,走向更有序、更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况,让推免回归“高校”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与合理选择的局面,而非拼手速和信息差的游戏。
一、未来保研重心将转向预推免。
今年保研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推免时间提前、流程更加集中;二是以清华为首的多个高校陆续取消夏令营,并把预推免时间大幅提前。
清华预推免时间提前 图源:yz.tsinghua.edu.cn
这两点都说明保研的重心正逐步过渡到预推免,这种变化对于原本能通过夏令营上岸的顶尖学生影响不大,实力在那儿,该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对原本够不到夏令营门槛,只能参加预推免的同学来说则是一种机会,大家都进入到一片池子里,只要准备充分、敢于冲刺,就是一次逆袭的大好时机。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C同学 本科 某双非院校 成功保研 同济大学、西南交大、深圳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
但对那些将希望压在九推的同学来说则是一种挑战,准备时间被大大压缩,几乎没有缓冲期,而且高校在预推免阶段就完成了大部分生源筛选,到了九推留下的名额非常有限。
二、撞车频发,考生决策难度越来越大。
推免流程集中意味着:大量高校将在短期内集中发放复试和待录取通知,这让不少学生同时应对多个学校的复试安排,甚至存在时间冲突的可能。
图源:网络
这不仅考验学生的体力和精力,还会带来决策上的风险,选择A可能意味着错过B,但最终能否被A录取却又不确定,所以学生必须要在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中,快速判断高校的真实意向、个人匹配度与专业发展前景。
三、高校抢人的方式正在回归理性。
在推免流程被规范化后,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被迫回归更健康的赛道,高校无法通过“抢跑”提前抢人,而是依靠学科硬实力、培养特色和招生策略来吸引学生。
四、保研正在朝更公开、透明的方式推进。
从政策上看,无论是锁定时间节点、流程规范化、还是取消夏令营,都可以看出国家正在通过调整规则来保证保研的公平。
过去那种“15分钟必须确认”的情况其实是高校单方面占据主动权,整改过后体现出政策对学生利益的保护。夏令营也是为了提前抢走那批最好的学生,越好的学校夏令营门槛就越高,原本那些获取不到信息、资源也有限的普通院校学生很难在保研中占到便宜。
这些政策的改变都是在打破信息壁垒,让更多同学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
老师的提问通常围绕你的作品集、竞赛、专利等材料,重点是要深入讲清楚每个项目背后的动机、方法与价值,这样即便是面对压力面也能获得老师的青睐。
H·ART Falin老师,每次都会跟同学深度探讨作品集定位 Z同学 成功保研 同济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
对于明年保研的同学,你所提交的材料将会是重中之重,大家都集中到同一片鱼塘,谁的材料越重磅,谁就更能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现在院校对作品集也会越来越挑剔,除了更加关注作品集的质量,还会更有针对性地看项目匹配度,所以我们的作品集就绝不能只是将手头的作品拼凑出来,而是要根据目标院校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在作品集中重点突出对应项目。
康石石的同事Fisherman老师在带领同学保研时,为了预测各高校的考核方向,会提前一年系统性的研究各大院校老师的研究方向、个人网站、学术著作的立场和内容、公开课内容等,甚至在会议中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来源于:软件学院关于举办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附件
拿浙大夏令营为例,他会研究浙大各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比如绿色的是AIGC领域、蓝色的是健康领域、红色的是儿童智能教育领域等等,在带领学生做项目时会通过一轮轮的方向筛选、场景拆解与命题构建,让学生做出符合院校期待的项目。
所以一开始的择校就变得至关重要,你要确定院校的研究方向与你的兴趣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准备相应的作品集。
康石石的Z同学211出身,成功保研到清华大学IMDT,他作品集中的4个项目不仅贴合清华的偏好,涉及帕金森步态康复游戏、脑宇宙探索、沉浸式剧情游戏等方向,而且每个项目中都应用了前沿技术,例如VR、脑机接口、AIGC等,这些都是清华IMDT非常关注的技术领域。
康石石东家-H·ART24届学员Z同学 保研清华大学IMDT
另一位Z同学保研同济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在做作品集时,只熟悉AI软件还远远不够,老师会带学生深入学习AI,广而精的了解市面上的AI产品,了解这些产品的差异性在哪里、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Z同学 作品集项目《Co-InnoX》 保研 同济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
此外,高含金量的奖项也是保研时的重要条件,在同济今年拿下优营的数据中,绝大部分名额由中上游985、211瓜分,双非仅有国美、央美、南艺这类传统艺术强校的学生获得青睐。
康石石自行整理同济今年优营数据,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所以985背景并不占优势,好学生的作品集肯定也会一个比一个卷,同学们想要突出重围,最重要的是靠奖项、期刊、论文等材料。
康石石带过的一个小组,他们产出一款使用AI声音识别来检测痰液得产品《Cicada》获得红点奖,其中2位组员已成功保研同济大学。
Z同学 红点获奖项目《Cicada》 成功保研 同济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 成功入职 三星 Lifestyle lab工业设计师 实习
在这种情况下,211/双非同学想要冲刺顶尖985名校则更是要卷上加卷,康石石那些保研到上交、浙大等顶尖院校的背景稍弱的同学,都手握几十个大奖。
比如康石石的M同学,她是211背景,但是手握高绩点和40+竞赛奖项、专利,她一共拿到同济、上交、浙大、北师大和北理5所985大学的入营邀请,最后成功跨专业保研上交。
M同学 荣获 米兰设计周 2项国家二等奖 1项国家三等奖 Gcross国际创意奖 1项银奖 9项铜奖 共计40+国内外设计大奖
另一位W同学同样来自211,曾拿下50+竞赛大奖,最终成功保研浙大、北理、西安交大、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1张保研offer。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W同学 成功保研 浙江大学 累积50余枚奖项荣誉
最后,无论保研形势如何变化,最关键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把申请材料360°全面武装,保持一颗强心脏,同时通过策略来弯道超车,如果你需要一名专业的保研引领人,以及专业的作品集辅导,或是对艺术留学、求职或读博有兴趣,欢迎私信康石石。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