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五毒指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30 08:25 1

摘要:现在,人们说“五毒”是指“吃喝嫖赌抽”,但最初指的是五种药石。后来,由“五毒药石”引申为“五种毒虫”,再借“毒”的负面隐喻转指五类严重不良行为,最终在近代定型为“吃喝嫖赌抽”的通行说法 。

#百城计划#

现在,人们说“五毒”是指“吃喝嫖赌抽”,但最初指的是五种药石。后来,由“五毒药石”引申为“五种毒虫”,再借“毒”的负面隐喻转指五类严重不良行为,最终在近代定型为“吃喝嫖赌抽”的通行说法 。

为啥由最初五毒演化为现在人们口中的五毒?我们来分步解析这个演化过程。

第一步:原始的“五毒”(生物学和中医概念)

先秦—汉代:典籍中的“五毒”多指石胆、丹砂、雄黄、礐石、慈石等五种药性峻猛的药石,用于“以毒攻毒”治疗外伤 。

唐宋以降:民间以“五毒”转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或蜘蛛)等五种毒虫,并在端午等时令形成驱五毒的民俗。

在中医里,这些“毒物”经过炮制后,又可以“以毒攻毒”,成为药材。端午节有驱五毒的习俗,就是为了防止夏季毒虫侵害。

第二步:意义的第一次抽象化(泛指一切毒害)

由于“五毒”本身就代表着“毒性”和“危害”,它的含义很自然地从一个具体名词抽象为一个概括性的概念。人们开始用“五毒”来比喻一切阴毒、狠辣、有害的事物或人。

例如,形容一个人“五毒俱全”,最初是说他心肠歹毒,什么狠毒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三步:世俗社会的道德批判(恶习的归纳)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明清—近代,受小说、俗语与道德教化影响,用“毒”来隐喻危害社会与家庭的不良行为;晚清文献已见“吃喝嫖赌”的并列用例,后常补入“抽”(吸毒/鸦片),形成“吃喝嫖赌抽”的固定说法 。

人们将当时认为最败坏德行、最耗财伤身的五种恶习,冠以“五毒”之名:

1. 吃: 并非指正常的饮食,而是特指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追求山珍海味的奢侈饮食行为。这是一种“口腹之欲”的毒。

2. 喝: 特指酗酒、沉迷于酒精。酒能乱性、伤身、败事,是显而易见的“毒”。

3. 嫖: 指嫖娼、沉迷女色。这不仅伤风败俗、浪费钱财,还容易染病和破坏家庭关系,被视为大毒。

4. 赌: 指赌博。赌博极易让人上瘾,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是破坏社会稳定的剧毒。

5. 抽: 指抽鸦片烟。这是晚清时期加入的,是危害最烈、最直接的一“毒”。鸦片不仅彻底摧毁个人健康,还导致白银外流,国家积弱,是民族的毒瘤。

为什么会这样演化?

语义迁移:“毒”由“药物毒性”“生物毒害”“社会与道德之毒”,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扩展 。

社会现实:贪食、酗酒、嫖娼、赌博、吸毒等行为在传统社会被视为败德败家、易致家破人亡,与“毒”的强危害性意象高度契合,遂被统摄在“五毒”框架下。

表达便利:用“五”这一整饬数字来概括同类负面现象,便于记忆与传播,最终形成通行俗语。

现代语境中,“五毒”多指“吃喝嫖赌抽”;而“五毒”本义仍保留在医药与民俗脉络中,三者并行不悖 。

来源:书法文渊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