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发现:不吃大蒜和辣椒的人,血栓一下就不堵了?可信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01:34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2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陈叔今年62岁,平时最爱吃点辣的,饭桌上少不了炒辣椒、蒜泥白肉。可他在网上看到一条热搜,说“哈佛研究发现:不吃大蒜和辣椒的人,血栓一下就不堵了!”这让他一时犯了难——难道自己吃了几十年的蒜和辣椒,反而是在给血管“添堵”?

这条火遍全网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

我们从科学角度,认真扒一扒这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要说清楚,这条“哈佛研究”并不是哈佛大学官方发布的科研成果,而是部分自媒体断章取义、拼接信息后制造的标题党。

原始信息来源于一项发表于《Circulation Research》的国际研究,该研究确实探讨了某些食物成分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但并没有说不吃大蒜和辣椒能“防血栓”,更谈不上“血栓一下就不堵了”这种夸张的说法①。

很多自媒体喜欢用“哈佛”“剑桥”“诺贝尔”等权威背书来吸引眼球,但对普通读者来说,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比转发更重要

1. 大蒜:天然的“血管管家”,但不是万能药

大蒜中含有一种叫蒜素allicin)的天然化合物,这种物质在被切开或捣碎后产生,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和轻微降血脂作用②。

部分临床观察发现,适量摄入大蒜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这些作用非常温和,远不及正规药物治疗,也不能替代医生的建议。

而且,大蒜吃多了也有问题:刺激胃肠道,容易引起胃痛、反酸;影响凝血功能,尤其是正在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的患者,摄入过多大蒜可能增加出血风险③。

所以,大蒜不是血管的“清道夫”,更谈不上“吃大蒜能把血栓冲掉”这种说法。

2. 辣椒:有益也有限,关键看怎么吃

辣椒的辣味主要来自辣椒素capsaicin),它能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部分研究还认为它有助于调节脂代谢、降低血压④。

但辣椒也不是人人适合:

高剂量辣椒可能刺激肠胃,诱发胃炎或胃溃疡;

对于本身肠道敏感或有痔疮的人,长期大量吃辣会加重症状;

有研究提示,过辣饮食可能与胃癌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在腌制类辛辣食品摄入过多的情况下。

所以,辣椒不是毒药,但也不是灵丹妙药。适量吃可以提味提神,但不能指望靠它来“通血管”。

很多人以为血栓是“油太多”,在血管里结成的块。然而,血栓的形成原因可不止这么简单

血栓分为两类:动脉血栓:多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静脉血栓:主要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比如长时间卧床、久坐、脱水等都容易诱发。

国家卫健委指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久坐不动,都是血栓的高危因素⑤。这些风险因素,靠吃一两瓣蒜、几根辣椒是改不了的。

真正防血栓,得靠饮食、运动、控压、控糖、戒烟这“五板斧”。

血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不声不响地“堵”在关键部位冠状动脉堵了,可能就是心梗;脑动脉堵了,可能就是脑梗;肺动脉堵了,则是致命的肺栓塞。

许多老年人突然晕倒、说话不清、半身不遂,背后就是血栓在作祟。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有预兆,常常是“静悄悄地爆发”

因此,防血栓最好的方式,是提前干预、长期管理,而不是临时抱佛脚靠“吃点啥”。

说到底,不吃蒜、不吃辣椒,不会让血栓“不堵了”;吃再多蒜、再多辣椒,也不等于血栓“化掉了”。

真正靠谱的血栓预防措施包括:

定期体检:如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

规律运动:快走、游泳、太极,每周150分钟以上;

均衡饮食:多吃绿叶蔬菜、全谷物、深海鱼,少吃高油高糖;

控制体重:BMI建议控制在18.5~23.9之间;

规范用药: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

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建议,才是真正能保护血管的“硬核”做法。

科学从不耸人听闻,真正有价值的健康知识,往往没有惊人的标题,但有扎实的证据

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盲目追热搜,不如多问一句:“这个说法有证据吗?”、“有没有权威机构背书?”、“适不适合我?”

健康,不靠“吃点啥”,靠的是科学生活方式的长期坚持

正所谓:血管这条路,修的是日常,不是奇迹

参考资料:

① Zhang et al. Capsaicin and vascular function: A review. Circulation Research, 2023.

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中国营养学会.

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抗凝药物使用指南》.

④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

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性疾病防治知识手册》. 2024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洪山爱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