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山里:革命老区走在乡村振兴路上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9 03:28 1

摘要:8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杨家山里的土地,这里的人们对侵略者深恶痛绝,家家户户都拿起武器参与团练,与敌人顽强战斗。而今天,这个在抗战期间发挥了“交通枢纽”“红色堡垒”“革命摇篮”三大作用的革命老区,已经是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和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先

8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杨家山里的土地,这里的人们对侵略者深恶痛绝,家家户户都拿起武器参与团练,与敌人顽强战斗。而今天,这个在抗战期间发挥了“交通枢纽”“红色堡垒”“革命摇篮”三大作用的革命老区,已经是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和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先后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0项。红旗不倒,红土铸魂。杨家山里持续走好“生态优先、红色传承、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革命老区正以全新的姿态传承红色基因,助推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杨家山里“活历史”抢救式挖掘

记者走进铁山街道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一位精神矍铄的八旬老人正在绘声绘色地为游客讲述着当年杨家山里的抗战故事。

“杨家将,杨家将,抗日斗匪有胆量。有钱你出钱,有力我出力,自卫保家咱豁上。流了血,掉了头,杨家后代泪不流。齐起心,拉起手,拼上性命驱敌寇。当时山里都会唱这样的民谣。俺们那会家家户户都参加团练,出去打鬼子,女人就在家里给伤员做饭,给前线送吃的、送衣服。”讲故事的是86岁老党员杨连明,自铁山街道成立红色初心宣讲团后,他便担任了志愿者,先后义务讲解70余场次,听众达到7000多人次。

近年来,铁山街道系统性、规范化挖掘红色历史,组建工作专班,拜访杨凌波、陈炳毅等革命先辈后人12人,走访杨家山里8个村的老党员、老战士、老干部98人。累计采集口述历史录音235小时,收集革命文物89件及照片、干部履历表等原始档案183份,汇编40万字史料,并在此基础上精编出版23万字、117副插图的红色读物《烽火杨家山里》,制作《抗战杨家将》《青岛工委在西海岸》等7部纪录片,系统构建涵盖“红色堡垒、革命摇篮、交通枢纽”三大版块的杨家山里红色史料体系,对杨家山里“活历史”进行抢救式挖掘,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为更好讲好杨家山里红色历史,高标准建成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中共青岛工委旧址等,将理论课堂、现场教学、互动体验有机融合,构建多元化红色教育模式。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学生、游客接踵而至,或驻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或进行红色研学体验……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下的红色学习热在此交融,自红色教育基地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3500余场60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党刊红色教育基地”“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等称号。

创新传播载体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杨家山里的大地上,研学营地内号角嘹亮,近百名少年正进行改编版“杨家山里团练操”的训练,口号响彻山里。“训练让我们感受到先辈的不易,我们要学习他们不怕苦累、奋勇拼搏的精神!”来自江山路一小的学生邓诗画说。

近年来,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以“沉浸式研学”为核心,探索出一条“智库联动、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建”的红色教育新路径,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2万人次,成为西海岸新区中小学红色教育第二课堂。

从研学基地传播红色文化,到行走的思政课凝魂铸人,“大思政”的红色种子正播撒杨家山里。铁山街道把红色资源作为“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编印《烽火杨家山里》等特色读本,举办“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小小讲解员”等活动。目前已开发包含“地下交通员”等3条研学路线、红色味道等4大系列产品以及红色手作体验等5类主题活动的“345”红色研学套餐,形成集教学、参观、食宿、体验等于一体的研学链条,有效提升研学深度、广度与参与度,今年以来已组织近200批次、1万人次的研学。

今年杨家山里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

近年来,杨家山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和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探索出“生态优先、红色传承、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实现各村各展所长、抱团提升,全面展现“山水村浑然天成”的生态之美、“产景村一体提升”的发展之势与“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振兴画卷。

“我们高标准打造集教育培训、研学交流等于一体的杨家山里红色驿站,成立杨家山里红色教育中心,打造“烽火杨家山里”教培品牌,开发涵盖理论学习、党性锻炼、红色杨家山里等五大板块的62门精品课程库,精准匹配不同群体及不同主题培训班次需求,今年已累计承接主题班次与培训23场,服务学员1485人,培训范围覆盖全市、辐射全省。”杨家山里红色教育中心负责人庄宇介绍。

街道将红色教育资源与片区内民俗、文化等多元资源绑定,一方面依托無比方花园、齐长城文化馆等56个农文旅项目,将红色教育与生态康养、田园旅居、影视文旅、休闲农业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鼓励和引导周边居民开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主题农家乐”“初心民宿”,销售本地土特产和红色文创产品,将红色文化融入面食、文创等特色产品,让场景与产品有故事、有情怀、有吸引力,做强“红色+”产业链。另一方面,街道将“信念坚定、敢于斗争、军民同心”的精神融入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红色精神所蕴含的强大凝聚力,正转化为吸引项目、留住人才、推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杨家山里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红色历史厚重、红色遗存保护较好的村庄已经成为红色游、乡村游的热门“打卡点”,今年杨家山里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接待游客数量达50万人。”铁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郭宗刚介绍。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