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多地近期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累计病例已超40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疾控局最新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将广西列为高风险地区,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同属防控重点区域。这一划分并非基于当前疫情实际发生情况,而是依据当地伊蚊活动
广西多地近期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累计病例已超40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疾控局最新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将广西列为高风险地区,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同属防控重点区域。这一划分并非基于当前疫情实际发生情况,而是依据当地伊蚊活动周期及既往登革热病例数量综合评估。随着开学季临近,校园成为防控关键场所,广西疾控中心紧急呼吁筑牢健康防线,避免疫情扩散。
南宁市青秀区于8月13日率先通报8例轻症病例,均在外省协查排查中发现,患者已得到有效处置。随后,疫情监测范围扩大,防控措施同步升级。广西疾控中心指出,近期高温多雨天气导致伊蚊密度激增,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显著上升。校园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出现病例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为此,疾控部门建议学校开展全方位环境消杀,清除积水死角,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同时,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必要时启动预防性灭蚊,确保成蚊密度控制在安全线以下。
校园防控需多管齐下。有条件的学校应安装防蚊纱窗、配备蚊帐,甚至加装防蚊闸或电子灭蚊设备。师生健康监测同样不可忽视,出现发热伴关节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若校园内发现疫情,必须配合疾控部门快速处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任东升强调,风险等级划分旨在提前预警,公众无需恐慌,但需提高警惕。广西疾控中心通过官方平台持续发布防护指南,尤其针对开学季推出专项宣教,确保重点人群防护知识全覆盖。
基孔肯雅热虽以轻症为主,但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尤其在伊蚊活跃季节更需严防死守。广西此次疫情响应迅速,从病例排查到校园防控均体现出高效协作。开学在即,学校、家庭与疾控部门需形成合力,通过环境治理、设施升级和健康监测三重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公众应主动学习防护知识,共同守护校园健康安全。
来源:琴琴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