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前,特朗普就访华表态,要和李在明一起来中国?还提出一个要求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30 14:32 1

摘要:这几天白宫里的事儿,还挺有意思的。8月25号韩国总统李在明来美国访问,俩人见面的时候,特朗普当着记者的面说,中美关系挺重要的,“咱们肯定能处得不错”。结果紧接着他突然冒出来一句,把全场都整愣了:不然我跟李在明一块儿去中国咋样?还能坐同一架飞机,说是“省点能源,

这几天白宫里的事儿,还挺有意思的。8月25号韩国总统李在明来美国访问,俩人见面的时候,特朗普当着记者的面说,中美关系挺重要的,“咱们肯定能处得不错”。结果紧接着他突然冒出来一句,把全场都整愣了:不然我跟李在明一块儿去中国咋样?还能坐同一架飞机,说是“省点能源,也保护臭氧层”。李在明也顺着话头接,说愿意一起去。气氛看着挺轻松,跟朋友聊天似的。

但在会谈期间,特朗普还撂了句硬话:要是中国不给美国磁铁,就加征200%的关税。

看着前后不搭是吧?其实这就是特朗普的风格——一边留着合作的口子,让大伙儿觉得关系能缓一缓;另一边把话说得特硬,让国内选民觉得他没软下来。随便开个玩笑把话题炒热,再甩句重话把立场站稳,这套“软硬一起上”的打法,他用好些年了。

再说说会见前后的小细节,其实挺微妙的。见面前几个小时,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了条帖子,语气不怎么客气,外人都琢磨着,这是不是要给李在明来个“下马威”?李在明到美国的时候,接待也挺简单,就来了礼宾司的副司长和一个上校,韩国网友心里多少有点不得劲。结果一进白宫,聊到“乌山基地搜查”那事儿,俩人当场把误会说开了,气氛立马就松下来了。

特朗普还夸李在明“是个挺好、挺靠谱的韩国代表”。这说明啥?说明他更看重当面聊的效果,之前那些“摆姿态”的事儿,很多时候都是铺垫。

估计不少人会问,为啥老揪着“磁铁”不放啊?这里面是有门道的。稀土磁铁这玩意儿,就是现代工业的“小心脏”——导弹、雷达、电机、风电、混动车,全都离不开高性能的磁材。中国在这方面产业链全、产能足、成本低还质量稳,美国想短时间自己搞全套,根本不现实。而且中国还把一些稀土产品和磁铁放进了出口限制清单,这就更让美国着急了。

特朗普说“不给磁铁就加200%关税”,听着挺横,但他自己也承认,真这么加税,贸易说不定就断了。说白了,这就是把丑话说在前头,想多拿点谈判的筹码,真要完全按这话来,代价也不小。

这次会面里,特朗普对中国留学生的表态也值得留意。他说欢迎中国学生去美国读书,“足足60万人呢,这事儿很重要”。一会儿说合作,一会儿喊关税,看着矛盾,其实就是在找平衡:对内,得表现得“强硬”;对外,也得释放“能好好相处”的信号。媒体总爱抓最劲爆的话当标题,但真正能落地的政策,往往就藏在这些轻描淡写的话里。

再说说李在明。他上台之后一直强调要平衡中美关系,不搞极端。这次去白宫,没跟特朗普对着干,反而顺着把话题往轻松了带。特朗普说自己跟朝鲜领导人关系“特别好”,想今年内见个面,李在明没反驳,顺着聊还调侃说,要不你在朝鲜盖栋“特朗普大厦”,再打场高尔夫?表面是开玩笑,其实是在化解紧张,给自己争取点空间。

更妙的是,特朗普说“能一起访华”,就算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也等于给李在明在国内找了个“护身符”——以后想推进对华交流,再有人反对,他就能说“你看,美方也支持我去沟通啊”。

很多人关心9月3号的纪念活动,特朗普会不会来,或者会不会在那前后访华。目前来看,还没有明确的时间消息,暂时没这方面的信息。能确定的是,特朗普把“访华”当筹码,不着急给时间表,就是为了掌握主动权。等啥时候谈出点成果了,他再宣布要去,效果更好,面子也足。

从军工这边说句实在话:磁铁这小东西,背后可是条大产业链。军机的电传系统、导弹的舵机、舰船的电力推进、雷达的伺服装置,全都得用高性能磁材。哪怕就一颗磁钢出问题,都可能拖慢整套装备的交付和维护。美国想把这条产业链补全,得要时间、要资金、要环保许可、要工艺经验,少一样都不行。

特朗普现在把关税喊得这么高,很大程度是想让对方坐到谈判桌前,同时也给国内看:“瞧见没?我多强硬。”但真要一下子把税加到顶,很多美国企业、军工供应商也扛不住,这点他心里门儿清,所以又说“我不会真打这些牌”。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了退路。

再看韩国的处境。韩国在半导体、造船、军工配套这些领域,跟美国绑得挺紧,但在市场和供应链这边,又离不了中国。李在明要做的,就是让美国那边别不高兴,让中国这边能放心。这次去白宫,他尽量说些顺耳的话:夸特朗普办公室重新装修得好、夸他“在全球维护和平的努力”、还提美国股市创新高,都是投其所好。对朝鲜问题,不唱反调;对稀土问题,不抢话;对一起访华的事儿,顺势接过来。这叫会拿捏分寸。对韩国来说,能把这关顺顺利利过了,就算是赢了。

不少人还担心:200%的关税会不会真的落地?就我了解的行业情况,这数字更多是用来吓唬人的。美国军工体系特别复杂,上下游企业多、认证流程长,换材料还得重新测试。真要是一刀切,最先乱的往往是他们自己。特朗普这次说“我有牌能打,但我不打”,意思就是“我有这本事,但现在先放你一马,给你个机会”。听着好像退了一步,其实还是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还有人把这次表态和10月在韩国开的APEC会议联系起来,猜是不是要趁机安排会面。目前没确凿消息,还得等官方确认。对特朗普来说,只要外界把“访华”当回事,他就能一直拿这事儿说。等啥时候谈得差不多了,再喊一句“我要去了”,这张牌的价值就能最大。

站在中国的角度,应对这种话有个简单的原则:不跟着他的节奏走。要合作,咱欢迎,但得按规矩来;不合理的条件,咱也不答应。稀土只是其中一个点,真正的底气是咱们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把自己的节奏稳住,把产业链扎牢,外面的风再大,吹一阵也就过去了。

这次会面还有个小细节值得提:特朗普说跟朝鲜领导人关系“特别好”,还想今年内见面。李在明没泼冷水,气氛也更柔和了些。半岛这边的形势,只要还能对话,就不容易升级。这对韩国是好事,对中国来说也更可控。从军事上看,半岛一紧张,附近的海空活动、反导部署、电子对抗都会变多,误判的风险也会跟着涨。能多在嘴上聊两句,枪口就能少抬一下,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把这几条线串起来看,事儿就清楚了:特朗普拿“访华”当筹码、拿“磁铁”当杠杆、拿“玩笑”当试探;李在明用幽默缓和气氛,用“一起访华”的话给自己在国内争取空间;中国这边讲究的是节奏和主动,要谈就好好谈,遇着威胁就想办法化解。表面上看着热闹不少,其实没太多实质动作。但别小瞧这热闹,它能降温、能拖时间,也能为之后干实事创造条件。

特朗普来不来、带不带李在明、坐不坐同一架飞机,都是形式。能把合作落到实处,把威胁化成一阵风,这才是最实在的。

来源:亮剑出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