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三语文试题

摘要:2024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在淄博市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陶琉会以《陶风琉韵·好美淄博》①为主题。作为淄博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展会,淄博陶琉会A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参展企业近60家,河南省宝丰县的汝瓷,江西省景德镇圆中圆陶瓷研究所的青花瓷,淄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三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36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2024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在淄博市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陶琉会以《陶风琉韵·好美淄博》①为主题。作为淄博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展会,淄博陶琉会A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参展企业近60家,河南省宝丰县的汝瓷,江西省景德镇圆中圆陶瓷研究所的青花瓷,淄博的华光国瓷,②硅元国瓷……悉数登场。

淄博的陶瓷,锃亮如镜,映照出匠人B屏息敛声、专注雕琢的身影。置身于琉璃艺术的殿堂,每一幅作品都如同璀璨星辰,而那C振聋发聩的掌声,正是对它们无尽的赞美和敬仰。“齐风韶乐称心如意”中秋礼将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③内敛端庄的陶瓷、多彩晶莹的琉璃、华丽包容的丝绸融为一体,使人感受到淄博的文化和心意。展会同步举办线上陶琉会,设立论坛互动、好物市集等区域,让市民可以意趣盎然地感受“琉光璃彩。”④

在盛景之下,我们追溯往昔,于蒙昧与启迪的交织中,见证淄博这片土地上的辉煌与梦想。面对困境与挑战,有人心生(泄 泻)气,对前路产生疑惑。但更多的是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先驱,他们以(诘 拮)责自我、精益求精的态度,D殚精竭虑地追寻着光明与希望。淄博是温馨美丽,请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会把陶琉文化做得更好。

1.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zèng wèi 泻 诘 B. chéng wèi 泻 拮 C. cheng wèi 泄 拮 D. zèng mèi 泄 诘

2. 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弦歌不辍 B. 屏息敛声 C. 振聋发聩 D. 殚精竭虑

3. 文段中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文段中的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淄博是温馨美丽,请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会把陶琉文化做得更好。

【答案】1。 D 2. C 3. C

4. 淄博是温馨美丽的城市,请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会把陶琉文化做得更好。

【解析】【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锃亮:zèng liàng ,意思是反光发亮;

蒙昧:méng mèi ,指昏昧、愚昧;犹朦胧、迷糊;

心生泄气:xīn shēng xiè qì,感到灰心丧志,失去信心和动力。

诘责:jié zé, 责问。

【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

A.弦歌不辍:意思是以琴瑟伴奏而歌诵,指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句中形容淄博陶琉会保持着教化育人的作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一个人畏惧、小心的样子。句中形容匠人小心翼翼雕刻的神态和情景,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句中形容掌声很大,显然不当,故使用不正确,可改为“震耳欲聋”;

D.殚精竭虑:意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句中形容先驱用尽心力去探索光明与希望,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

【3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①书名号不能用于活动的名称,应该为:本届陶琉会以“陶风琉韵·好美淄博”为主题;

B.②“华光国瓷”与“硅元国瓷”表示并列,应使用顿号;

D.④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因为“琉光璃彩”在这里不是完整独立的引用内容,只是一个特定的词语表述,句号是整个句子的结束标志;故选C。

【4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缺少宾语。“淄博是温馨美丽”后面缺少宾语,句子不完整。在后面补充“的地方”或“的城市”,使句子完整。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B. 古代的“记”是一种散文体裁,以记叙为主,可兼有叙事、写景、状物、议论和描写,用来记叙事件,或抒发某种情怀,或阐述某些观点。如《记承天寺夜游》就抒发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 当他决绝地转身离去,我呆立在原地,心中充满了绝望。那种肝肠寸断的疼痛,仿佛有人紧紧握住我的灵魂,让我无法呼吸。(加点的成语运用了夸张地修辞手法)

D. 端午临近,八年级的李彬提醒妈妈说:“今年端午节,我们家要多准备一些粽子、香袋、赤豆粥,我准备邀请几位同学一起过端午节。”

【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修辞手法。

A.“康乐”指的是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不是年号;故选A。

6. 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最合适的一项是

初夏的绿最是可爱。在和风微雨中,绿叶爆发了青春,而且这种绿是渐渐延展和深浓的,构成夏季最壮观的绿海。,那是你没有看过初夏,没深入自然。那舒展的绿荫,如同水,如同海,托起最绚烂的石榴花开。只有在夏天,这石榴花的红和庭院的绿才相得益彰,红让绿更深邃清新,绿让红更明艳动人。

A. 如果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 B. 与其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

C. 常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 D. 难怪都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

【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逻辑关系和语意连贯性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首先,从逻辑关系上看,我们要找的句子需要与前文提到的“初夏的绿”和后文关于石榴花和绿荫的描写形成逻辑上的连贯。这意味着,这个句子应当与“绿”和“红”两种颜色有某种关联,并能够在逻辑上引出后文对于红绿搭配在夏天却相得益彰的描写。其次,从语意连贯性上看,这个句子应当能够顺畅地连接起前文对初夏绿的描写和后文对红绿搭配的描述,不能出现突兀的转折或断裂。

A.“如果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是一个假设性的句子,它并没有直接关联到前文关于“初夏的绿”的描写,且假设性的语气也与整体语境不符,因此不是最佳选择;

B.“与其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虽然涉及到红绿搭配的话题,但它是一个转折性的句子,没有直接承接前文对绿的描写,也没有很好地引出后文对红绿搭配的描述,因此也不是最佳选项;

C.“常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直接涉及到了红绿搭配的话题,且与后文“只有在夏天,这石榴花的红和庭院的绿才相得益彰”形成了对比和反转,逻辑上十分严密,语意上也十分连贯。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D.“难怪都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虽然也提到了红绿搭配的观点,但它更多地是在解释或总结某种观点,而不是作为一个转折或对比来引出后文的描述,因此不如C项连贯;

综合以上分析,C项“常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既符合逻辑关系,又保持了语意上的连贯性,因此是最合适的选项。故选C。

7. 班级打算组织《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阅读卡。

阅读策略阅读语料阅读任务关注人物
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便开玩笑说:“那边那个人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他来了吗?”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可就是在这里,羞怯地长在一对宽阔的孩子气的肩膀上的,却是南京的悬赏(赏洋十万)不下于彭德怀的脑袋。语段中“著名的‘赤匪’”是:①关注情节
红军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刘伯承与彝族部落歃血为盟→先锋队强渡安顺场→②→强渡大渡河取得胜利。请将②处情节补充完整。关注评价
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文段中我读出了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是③

【答案】 ①. 徐海东 ②. 飞夺泸定桥 ③. 对红军战士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敬佩、赞美之情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人物、情节及主旨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将领的情况。

根据原著“来看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可就是在这里,羞怯地长在一对宽阔的孩子气的肩膀上的,却是南京的悬赏(赏洋十万)不下于彭德怀的脑袋”可知,描写的人物是徐海东。徐海东是一位英勇的红军将领。他是一位让国民党方面极为重视的红军人物,徐海东在红军中的影响力和对国民党的威胁使得国民党对他有高额悬赏。根据“那边那个人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他来了吗?”可知,这里的”“赤匪”指:徐海东。

故第一空填写:徐海东。

根据原著可知,红军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这是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转移到四川境内后,红军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为了争取当地彝族部落的支持,刘伯承与彝族部落首领歃血为盟,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红军的诚意和决心,也为红军在后续的战斗中赢得了宝贵的支持。 接下来,红军的先锋队强渡了安顺场,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胜利。安顺场位于大渡河畔,地势险要,是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红军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枪弹,奋勇前进,最终成功地渡过了安顺场,为后续的战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后,红军又面临着新的挑战——飞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悬索桥,横跨在大渡河上,是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红军战士们需要在敌人的炮火下,攀着铁索桥奋勇前进,夺取泸定桥的控制权。这场战斗异常激烈,红军战士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最终成功地夺取了泸定桥。大渡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个难关,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场战斗。红军战士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渡过了大渡河,取得了长征途中的重大胜利。 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第二空填写:飞夺泸定桥。

根据“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可知,作者生动描述了红军巧妙地分成两个纵队,并在连续三夜的准备后突然发起攻击,展现了他对红军战略智慧和战术灵活性的赞赏。根据“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可知,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突显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和战斗力。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也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红军的敬佩之情。根据“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可知,作者使用“轰动一时”一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红军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的钦佩。可见,作者的立场或态度是:对红军战士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敬佩、赞美之情。

故第三空填写:对红军战士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敬佩、赞美之情。

8. 如果你们小组准备把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排演为话剧,你是否赞同用下面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请结合书名及歌词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越一路撒下光明/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啊/哪管他道路平不平/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越一路撒下光明/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啊/走过黑夜是黎明

【答案】我赞同。《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等情况。歌曲中“闪亮的星星”象征中国共产党“撒下光明”契合党传播革命思想带来希望,“跟着脚步走”体现人民追随共产党,“走过黑夜是黎明”寓意党带领走向胜利与光明,与作品主题契合,能烘托氛围,展现精神内涵。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分析时要结合书名及歌词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

示例:我赞同用这首歌曲作为《红星照耀中国》话剧的背景音乐。本书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照耀中国”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必将走向胜利。歌词中“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啊走过黑夜是黎明”同样寓意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走向胜利的决心。

本书描述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长征,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征程。红军爬雪山,饥寒交迫,唯信念不倒;过草地,危机四伏,唯坚韧不拔;飞夺泸定桥,枪林弹雨,唯意志不屈;四渡赤水河,艰险重重,唯理想不弃。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歌词中“关山飞越一路撒下光明”“哪管他道路平不平”同样寓意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9. 默写填空。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风采万千。细品写景佳句,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①“,”的蓬勃春意,有王维《使至塞上》②“,”的千古壮观。有郦道元《三峡》中的③“,”春冬潭水的清澈;“一切景语皆情语”!崔颢在《黄鹤楼》中借④“?”两句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并抒发羁旅乡思之苦。

【答案】 ①.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 大漠孤烟直 ④. 长河落日圆 ⑤. 素湍绿潭 ⑥. 回清倒影 ⑦.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⑧. 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莺、啄、湍、潭、暮”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与鉴赏(5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③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④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风尘,指安史之乱造成的连年战火。④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0.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B. 【甲】诗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色,但因诗人的心绪被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的色彩。

C. 【乙】诗首联描写“望”之景,中间两联抒“望”之情,尾联点明“望”之方式与地点及“望”之忧虑。

D. 【乙】诗中间四句由连年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暗含诗人对当朝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

11. 两首诗歌题目同为“野望”,都是由“望”之景触发“望”之情,但两诗情感不同。请你任选其一,分析诗歌抒发的情感。

【答案】10. D 11. 甲诗抒发了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之感以及隐逸山林之志。渴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乙诗抒写了诗人由战乱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对国家深沉的忧虑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

D.有误,乙诗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并非暗含“对当朝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故选D。

【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王绩的《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以“东皋薄暮望”开篇,下文写具体所见,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写的是“望”的感受,这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孤独无依,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暗示了诗人渴望觅得知音,希望得到重用、赏识的心愿。

杜甫的《野望》,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首联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

(二)(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②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叠崿③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④,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⑤习弥佳,流连信宿⑥,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同“经”,经过。②践跻:登临。③崿:山崖。④蔚蔚(yùyù):茂盛。⑤弥:更加,越发。⑥信宿:两夜。

【乙】

水①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赤光上照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长居渊中。丹水东南流至其县南。黄水②北出芬山黄谷,南迳丹水县,南注丹水。黄水北有墨山,山石悉黑,黝焉若墨,故谓之墨山。今河南新安有石墨山,斯其类也。丹水南有丹崖山,山悉赪③壁霞举,若红云秀天,二岫④更为殊观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漾水丹水》)

【注】①水:指丹水,长江水系支流汉江的支流,在丹江口市注入汉江。②黄水:古河流名。③赪(chēng):红色。④岫:峰峦。

12. 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的“自”与“自非亭午夜分”中的“自”,意思相同。

B. 【甲】文中“离离蔚蔚”的“离离”和“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的意思都是“茂盛、浓密”的意思。

C. 【乙】文中“网而取之”的“网”的用法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用渔网”。

D. 【乙】文中“斯其类也”“斯”与“斯是陋室”的“斯”,意思相同。

13. 在【甲】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乃而 B. 而乃其 C. 而其乃 D. 其而乃

14. 请为【甲】文划线句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15. 借助下面的文言知识资料卡,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石悉黑,黝焉若墨,故谓之墨山。

【文言知识资料卡】

悉:①详尽,详细;②了解,熟悉;③全,都。若:①像;②及,比得上;③假如,如果。

16. 若将这两篇文章选入一个节目,最可能是下面哪一项?请说明理由。

A.《国家宝藏》 B.《地理中国》 C.《远方的家》 D.《舌尖上的中国》

【答案】12. A 13. C

14.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15. 山上岩石全都呈黑色,黑如墨染,所以称它为墨山。

16. B,两文写山水之景,应选择地理类节目。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暑假里,奥运精神如同璀璨星辰,不仅照亮了国际赛场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我们的心。奥运精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导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自己迈进。

【材料1】

①本报巴黎7月30日电 (记者孙龙飞)当地时间30日,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中国队组合王楚钦/孙颖莎以4:2战胜朝鲜队组合李正植/金琴英,夺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项目金牌。这是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产生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获得奥运会混双金牌。

②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混双比赛共有16对组合参与角逐。通过奥运资格赛获得参赛席位的朝鲜队组合,在首轮便战胜日本队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随后战胜瑞典队和中国香港队组合,展现了较强的实力。王楚钦/孙颖莎则先后战胜埃及队、中国台北队和韩国队组合晋级决赛。

③决赛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首局,中国队组合率先进入状态,展开有效进攻,很快以11:6先胜一局。第二局,李正植加强反手的稳定性,朝鲜队组合以11:7扳回一局。第三局,中国队组合在9:8领先的关键时刻,教练员肖战请求暂停,为队员布置战术。回到比赛,中国队组合连得两分拿下这一局。

④随后两局,双方互有胜负,大比分来到3:2第六局,场上比分胶着,王楚钦/孙颖莎凭借出色发挥,以11:8取得胜利,赢下比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六枚金牌。

⑤“今天双方发挥都很不错,我和王楚钦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念,关键时刻敢打敢拼,最终赢得了胜利!”孙颖莎在赛后采访中说。

【材料2】

①决赛开始,有备而来的“莎头”很快进入到自己的“时区”。面对金琴英的反手长胶,他们用“缓一缓”“慢下来”的节奏,成功破解了这一非主流打法,6:2领先;虽然朝鲜组合一度迫近比分,但是“莎头”迅速夺回主动,11:6拔下头筹。第二局,顽强的朝鲜组合7:7战平后打出一波攻势,以11:7扳回一城。

②第三局,“莎头”在9:5领先时被朝鲜队连追三分,肖战指导请求暂停奏效,“莎头”连取两分以11:8拿下,中国队大比分2:1领先。第四局,“莎头”主宰了比赛,11:5胜出,大比分来到3:1.第五局,顽强的朝鲜组合放手一搏,11:7再下一城。第六局,“莎头”在5:7落后时顶住压力,愈战愈勇,配合默契,连追几分,10:8,比赛来到金牌点。随着李正植回球出界,“莎头”振臂高呼,比分最终定格在11:8。

③激情与荣耀,汗水和泪水,都在胜利的呐喊和庆祝的拥抱中宣泄。这块金牌,弥补了国乒在东京的遗憾,也为“金牌之师”在巴黎迎来“开门红”。

【材料3】

梦想与坚持,是很多运动员生命中的关键词。孙颖莎在香港的发言,也引发共鸣,并冲上热搜。她表示,现在回头想想,小时候的梦想真的很简单,比如那时我特别想穿一件背后印有自己名字的衣服,也很想穿给父母看一看,感觉那会是一件特别令人骄傲的事情。当我真正穿上国家队的球衣,我才知道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

如果说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一种光荣,那么国旗则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捍卫,去战斗。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梦想和祖国的荣誉结合起来,才会真正感受到梦想带给你的那份坚韧而又厚重的力量。成长的路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人说孙颖莎的人生是开挂了的人生,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免不了遇到狂风暴雨,遇到一段至暗的时刻,甚至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做好,怀疑自己还该不该坚持。人生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能够真正打败我们的也只有自己。

(选自《中国新闻社》,有改动)

17. 下列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新闻体裁来看,【材料一】是消息,【材料二】是新闻特写,【材料三】是新闻评论。

B. 【材料一】的标题可以是“乒乓球混双王楚钦/孙颖莎夺冠”。

C.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评论、特写等类型。消息的时效性比新闻评论强。

D. 新闻特写是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事实,但新闻评论比新闻特写更强调现场感。

18. 【材料3】中,孙颖莎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荣誉结合起来,才会真正感受到梦想带来的坚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19.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一说奥运精神的内涵。

20. 作为学校小记者,你获得了去采访孙颖莎的机会。请你结合材料,提前准备3个有逻辑性的采访问题。

采访时间2024年11月采访对象孙颖莎采访目的了解孙颖莎故事,感受奥运精神。采访方式面对面访谈,校园广播,照片拍摄采访用具纸、笔、相机或手机,提前调试广播设备采访问题①②③

【答案】17. D 18. 个人的梦想不应该孤立存在,而应该与祖国的荣誉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为祖国争光的奋斗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追求梦想的艰辛和坚韧,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19. 奥运精神的内涵包括挑战权威、相信自己、保持热爱、有责任感、自信自强、坦然大方等。这些精神不仅体现在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中,也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训练中。挑战权威是勇于突破传统,相信自己则是坚定信念,保持热爱则是对体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有责任感是担当起为国争光的重任,自信自强则是在比赛中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坦然大方则是在胜负面前保持从容和风度

20. ①. 孙颖莎,我们知道你在乒乓球道路上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从年轻小将到如今的顶尖运动员,你是如何保持持续进步和良好心态的?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你是如何调整自己,重新站起来的? ②. 在巴黎奥运会上,你不仅赢得了混双和女团金牌,还在女单项目中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你是如何看待个人荣誉与国家荣誉之间的关系的?在团队比赛中,你是如何与队友协作,共同为团队争取胜利的? ③. 接下来,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哪些规划和期望?是否有特别想要达成的目标或者梦想?你希望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为中国乒乓球事业贡献力量?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三则材料展现了奥运精神在不同层面的体现。材料一和二从比赛角度详细描述了王楚钦和孙颖莎的夺冠过程,表现出运动员在激烈对抗中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材料三则从个人成长和国家使命的层面探讨了孙颖莎的心理历程,强调了个人梦想与国家荣誉的结合。这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奥运精神的精髓,即无畏挑战、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对梦想不懈追求的坚持。

(四)(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荠菜花

陈晓卿

①过了元旦,北京一家超市里就有荠菜卖,大塑料袋装着,碧绿碧绿的。每次从旁边经过,都忍不住上前摆弄两下,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功夫料理它,但还是愿意放纵自己假装购买的小冲动。

②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其实再过几天的清明时分,才是吃荠菜最好的时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一片片绿的,一片片黄的,好像无数块巴西国旗。我和两个妹妹,每人拿着一把油漆工刮腻子的那种小铲子,行走在田埂上。这正是挖荠菜的时节:再早的荠菜味道不够明显,而且不多;晚半个月,它又老了,不能再吃。

③小妹跟着纯粹是起哄,顺带做一些户外运动,大妹则是挖荠菜的主力。她跟外公外婆长大的,天生认得荠菜的长相,就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得不服。一面挖,大妹一面讲解。但说实话,荠菜挺难辨别,认荠菜这件事,曾耗费了我好几年的时间。你说边缘是锯齿状吧,也不完全对,说像钥匙的齿牙,它的头又是圆的……当然,荠菜也有好辨认的时候——不过那时已经不能食用了——我指的是开了花的荠菜。荠菜开的花小小的,白色。在一本植物图谱(印象中为汪曾祺先生所绘)中我看到过,确实不打眼。花落结子,荠菜短暂的一生也就结束了。

④每次我们要挖满一篮子荠菜才会回家,我妈接过篮子开始择菜,择完只能剩下大半筐——主要因为我还是带回了诸如苦杩菜、灰灰菜等等一些近似野菜。

⑤荠菜也分两种,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

⑥田埂上的伏地生长,每日光合作用充分,颜色略深,味道浓郁;麦田里的,也就是北京超市里卖的那种,碧绿油嫩,体形也大一些。前者适合做馅儿,后者更宜羹汤。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每一种都能满足我们旺盛的肠胃以及馋猫般的味蕾。

⑦然而我们勤俭的妈,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牺牲口袋里的钱。她身边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这月家里财政紧张”,“今天太晚,卖肉的下班了”,“荠菜烩豆腐你没吃过吧”……我爹则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发明过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把荠菜焯熟,盐去水分,佐以香醋、香油,一道凉拌便上了桌。一家人,居然也吃得山响。

⑧我注意过父亲放香油的动作,香油瓶是医院的盐水瓶改装的,我爹每次会在凉菜里倒入两滴或三滴,收回的时候,他会在瓶口轻轻舔上一下,然后做一个很满足的表情。

⑨不加配搭的凉拌显然不是烹饪荠菜最佳的方法。荠菜的香味很素,很窄,需要用动物油做牵引,它本身的香味才会彰显出来,进而无限放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做荠菜的时候喜欢用它来包饺子、汆肉圆汤的原因。

⑩可能我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吃过素炒荠菜、荠菜清汤以及凉拌荠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食欲,依然让我们甘荠菜若饴,以至于年复一年,我和妹妹们一到清明仍然有到城外挖荠菜的冲动。

⑪后来,我和妹妹离开家乡,最后寄居北京。大概是十年前,大妹家买了房,孤零零的塔楼前面便是大片的麦地。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⑫春在溪头荠菜花。说得好,要体会春天,最好到乡野中去。稼轩词中的上句则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是啊,不能呆在北京这地方,而要去乡下,有蓝天,有野花,没有沙尘,也没有堵车。

⑬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

(选自《至味在人间》,有删改)

21. 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

22. 品味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一片片绿的,一片片黄的,好像无数块巴西国旗。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加点词语。

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

23. 你会带着哪种语气来朗读下面这句话?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并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A.充满温情 B.满怀豪迈 C.饱含悲伤

24. 下面两首与荠菜有关的诗,哪一首在内容与情感上与陈晓卿的《荠菜花》更接近?请简要分析。

荠菜

[宋]许应龙

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答案】21. ①十年前在北京/最后寄居北京。②兄妹挖荠菜,爸妈做/烧/烹饪荠菜。③我们吃冬瓜荠菜圆子汤。

22. 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平原上成片的碧绿的荠菜比作巴西的国旗,写出了清明时分,荠菜的茂盛,体现了我对荠菜的喜爱之情。(2)“要挟”原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这里指“我”和妹妹们挖来荠菜后,“强迫”父母给我们做美食,写出了“我”和妹妹们对吃肉的渴望。这是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23. 我选A因为这句话写的是我们一起吃荠菜时的温馨场景。

24. 示例:我认为《荠菜》更接近,诗中写了“挑”“删”“煮”“作”荠菜的内容,与文中“挖”“择”“做”荠菜的内容接近;诗中“偏向寒门满地生”寄寓着作者对荠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与文中作者对荠菜的情感一致。

【解析】【导语】这篇文章以荠菜为线索,充满生活气息。作者回忆儿时挖荠菜、吃荠菜的经历,生动描绘了荠菜的特点及家人围绕荠菜的生活场景。语言平实而细腻,如对父亲放香油动作的描写,充满温情。同时,通过荠菜表达了对故乡、童年的怀念,以及对乡野生活的向往,引发读者共鸣。

三、写作(60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来源:也聊教育那点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