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1部队关押囚犯(马鲁大)的囚室,原本设计为单人间,可是随着囚犯源源不断地送进来,不得不将单人间改为双人间,甚至一囚室内关进3-4个人。由于囚室很狭小,囚犯们只能人挨人睡觉。
731部队关押囚犯(马鲁大)的囚室,原本设计为单人间,可是随着囚犯源源不断地送进来,不得不将单人间改为双人间,甚至一囚室内关进3-4个人。由于囚室很狭小,囚犯们只能人挨人睡觉。
这种状况,引起了一个军医大佐的关注。他看到囚犯接触“过密”,顿时产生了灵感。他对手下说:现在我们研制的鼠疫菌,遇到了毒性越来越弱的难题,如果把这种细菌投入实战,恐怕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必须要研发出毒性更强的鼠疫菌。
见众人不解地看着他,大佐接着说:现在马鲁大接触密切,正好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传播,如果至少传染三代,最后那个活着的人,他身上的细菌毒性一定会翻倍。
于是,提升鼠疫菌毒性的设计方案迅速出台了。
这群野兽军医分为几组,同时进行实验,以为后面采集更多的肺鼠疫细菌。他们先从一间关押3个囚犯的囚室开始进行,给其中一人注射了肺鼠疫细菌。三、四天后,囚室里的三个人全都出现了感染症状,大约七八天后,注射了细菌的囚犯奄奄一息,随后被送进了解剖班。又过了几天,其他两个感染的囚犯,出现了咯血、惊厥,甚至说胡话。日军抽取了其中一个症状稍轻的囚犯血液后,同样把两人送去做了活体解剖。
随后,日军把抽取的血液制成了抗体血清,命名为“间苗A”。
这里,需要简单普及一下细菌感染后的一些常识。当细菌进入人体后,会激发出自身的抵抗能力,这种免疫机制如同一个国家抵抗外来侵略一样,军队就是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日军将“间苗A”注射到下一个囚犯体内,让他的防制能力得到更多增援,随后再给他注射了鼠疫菌,关到三人间的囚室内,开始重复第一轮的实验步骤。第二轮结束时,再提取出“间苗B”血清,进行第三轮实验。
而第三轮被实验的囚犯,他们体内的抗体,已经参加过两次反侵略战争,抗击能力显然已经提高。可是,仍然大举侵略并烧杀掳掠的鼠疫菌,具有的凶险性及毒性更是大大增强。
日军抽取了最后一个囚犯的血液后,不再做“间苗C”抗体血清了,而是进行鼠疫菌培养。用这个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的鼠疫菌进行培养生产,就是731恶魔戕害人类的恶毒目的。
1949年,731部队细菌战犯在苏联伯力军事法庭上供述,仅这轮增强肺鼠疫毒性的活人实验,就有20多个囚犯惨死。而且为了持续提取强毒性的肺鼠疫细菌,仅此项“生产”每个月都要消耗掉20多个囚犯。
中为731部队长北野政次
实验中有几位免疫功能超强的囚犯,症状轻或无症状,甚至完全自愈,这在日军眼里十分“有价值”,由于他们的身体没有病变,因此也没必要进行活体解剖,结果被强行带到处置室,日军在他们的手臂上注射了20克“哥罗仿”麻药,很快他们在呼吸急促,浑身抽搐中死亡。这些惊人地抗住了鼠疫菌感染,生命力强悍的同胞,最终还是被残忍的杀害。
“比起那些冷冻实验、毒气实验和真空实验的囚犯,他们的死法就幸运多了。”这是一个731部队特别班的成员,在回忆时所说的话。
昭昭往事,惕惕后人,铭记历史,强我中华!
来源:大漠孤烟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