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愉快而充实的暑假即将结束,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新学期即将开启。为助力学子们重启“开学模式”,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指南。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30日讯 愉快而充实的暑假即将结束,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新学期即将开启。为助力学子们重启“开学模式”,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指南。
预防秋季传染病,筑牢校园“防火墙”
市疾控中心专家孙兆辉介绍,秋季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学后,同学们在教室、食堂等场所长时间聚集,一旦有人患病,极易造成校内传播。因此,主动预防,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
接种疫苗尤为重要,主动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家长要做好孩子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未完成规定疫苗接种,应及时补种疫苗,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其次要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是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核心措施。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务必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科学佩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同学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或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主动科学佩戴口罩,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保证教室通风。学校应根据天气情况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健康监测。同学们应每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尽快就医,切勿带病上学,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储备新学期“能量包”
调整生物钟,规律作息。暑假期间不规律的作息习惯需立即调整。专家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按照上学期间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每日8到10小时的充足睡眠。
食品安全,平衡膳食。同学们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三餐定时定量,保证营养均衡,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禽、蛋、瘦肉,多吃新鲜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学们应积极参与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预防学生常见病,守护身体“顶梁柱”
预防近视,点亮“视”界。同学们要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牢记“一尺、一拳、一寸”原则,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读写。此外,还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增加户外活动也很重要。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日间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和延缓近视发生发展。要定期检查视力,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预防超重肥胖,维持健康体重。平衡膳食与积极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最佳途径。同学们要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自己的健康体重负责。
预防脊柱侧弯,挺直人生“脊梁”。同学们要保持正确姿态,无论是坐、站、走,都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选择合适书包,尽量使用双肩包,包的总重量越轻越好,尽量不超过体重的10%。要加强核心锻炼,多进行如游泳、平板支撑等能锻炼背部和腰腹部肌肉的运动。
此外要做好定期筛查。可采用“四横一竖”家庭简易筛查法,让孩子脱鞋,上身裸露,取自然站立姿势,双足与肩等宽,双目平视,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家长从孩子背后观察:双肩是否等高;肩胛骨下角是否等高;两侧腰窝是否对称;骨盆两侧髂嵴高度是否一致;棘突连线是否在正中线。
保证心理健康,培育阳光“好心态”
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相辅相成。面对开学的环境变化和潜在的学业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样重要。
同学们要正视开学焦虑,从假期的放松状态过渡到开学的紧张节奏,产生一些焦虑、烦躁的情绪是正常的,要学会接纳这些情绪,并主动进行调节。当你感到压力或困惑时,不要独自承担。主动与父母、老师或好朋友聊一聊,分享你的感受。有效的沟通是最好的“减压阀”。
发展一两项能让自己放松和快乐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等,它们是情绪调节的有效工具。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心理援助热线都是可以寻求帮助的专业渠道。请记住,求助是智慧和勇气的表现。
同学们,在新学期即将开始之际,请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以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秋季新学期的到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来源:青岛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