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举行。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童亮以“未来企业投资理念”为主题,从专业投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当下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8月30日,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举行。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童亮以“未来企业投资理念”为主题,从专业投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当下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童亮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案例出发,指出其对当今科技、文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他总结出四个关键启示:
第一,解决市场痛点。瓦特蒸汽机成功应对了当时英国采矿过程中地下水抽取的难题,通过将冷凝器独立分离,使生产效率提升四倍,极大地解决了社会问题。
第二,跨越应用鸿沟。实验室成果与市场应用之间常存在巨大落差,例如瓦特蒸汽机在气缸与活塞密封方面遇到的技术瓶颈,最终由威尔金森用改良的精密炮筒镗床这一技术解决。
第三,应对风险与周期。瓦特的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历失败和资金链断裂,甚至一度转任河道管理员长达八年,说明科技创新充满不确定性与长期性。
第四,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在瓦特的研发历程中,资本的介入成为关键转折点。早期钢铁企业家罗巴克因破产退出,而博尔顿在恰当时机与瓦特携手,推动资本与技术高效结合,最终共同开启了蒸汽机时代,重塑了工业格局。
童亮指出,尽管数百年过去,我们的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中,仍面临类似挑战。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经验对今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方面,人工智能、Web3.0、量子纠缠、生命科学等技术领域将成为重点。童亮强调,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承担着重要使命。投资机构对企业价值的判断逻辑也正在发生变化。他以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特斯拉为例,指出其之所以能领先第二名丰田,核心原因在于电动汽车带来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广阔想象空间,背后涉及算力、数据、芯片和能源等多个环节,所形成的产业链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别,远超传统燃油车体系。
童亮通过一组数据,揭示了国内产业格局发生的深刻变革。首先是资本市场对未来企业的定位更加清晰。2015年A股IPO市值领先的企业多集中于传统金融、养殖等行业,而2025年则是新能源、半导体和IT产业占据主导。其次,政策层面也在积极引导改革。2024年出台的“国九条”旨在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可以看出政府对科技企业高度重视,整个社会也开始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站在股权投资的角度,支持未来企业仍然面临不少难点与挑战。”童亮总结道。他指出这里面主要存在两对矛盾:第一,未来产业的长周期、高风险特性与金融流动性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冲突。对于未来产业投资,关键在于缺乏长期、稳定且充足的资金支持;第二,未来产业投资需“阶段前移、服务后延”,而传统财务性投融资往往期限短、现金流要求高、服务能力弱。这一现实要求股权投资机构在多个方面实现转变:首先要提升专业能力,包括估值判断与趋势洞察,并更加注重机构的耐心与定力;其次,亟需具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产业背景的复合型投资人才,组建理工科背景的专业团队;此外,还应加强投后服务能力,真正为企业提供从孵化到上市的全周期支持,这就要求投资机构拥有懂科技、懂科学、懂战略、懂市场、懂政策的综合型服务团队。
童亮的分享,为我们清晰拆解了未来企业发展与投资逻辑的核心脉络。他指出:“在科技驱动发展的当下,我们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节点,资本市场的结构变化和政策导向都已清晰地指向了科技创新主导的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凌天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