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作坊到月饼巨头,换名字差点被骂死,老味道能撑多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30 23:30 2

摘要:广西合浦有个叫公馆镇的地方,1984年有个18岁的年轻人在自家老宅开了间50平米的饼屋,名字叫“黄记”。现在这人叫黄庆强,他做的月饼成了广西卖得最好的品牌之一,工厂有6万多平米,一天能做10万斤月饼。

广西合浦有个叫公馆镇的地方,1984年有个18岁的年轻人在自家老宅开了间50平米的饼屋,名字叫“黄记”。现在这人叫黄庆强,他做的月饼成了广西卖得最好的品牌之一,工厂有6万多平米,一天能做10万斤月饼。

黄庆强当年去广州学做糕点,回来就自己干。刚开始全是手工,和面、包馅、烤制全靠自己,忙的时候一天睡两三个小时。镇上人都说他家月饼好吃,特别是五仁叉烧馅的,但问题也大——因为没注册商标,别人随便用“黄记”“公馆黄记”做假货,差点害死他。

2016年黄庆强突然把用了几十年的名字全换了,改成“黄家月”。经销商不理解,老顾客骂他耍花招,他自己也睡不着觉。但后来发现,换了名字反而卖得更好,当年销售额涨了10%。现在他工厂用上了自动化设备,但熬糖浆、包酥皮这些关键步骤还是得靠老师傅手把手做。

黄庆强现在每天凌晨5点就去工厂,看着工人做月饼。他坚持用新疆的瓜子、两广的橄榄仁,叉烧肉必须用合浦黑毛猪。有人觉得他太死板,成本高,但他觉得味道不能将就。要是质量出问题,之前攒下的信誉全没了。

2018年黄家月开始搞“千城万店”,在广西建了统一的加盟店,还在网上卖。去年双十一下午,他们家月饼在电商平台5分钟就卖出500单,一天卖了上百万元。但年轻人喜欢新口味,他们今年出了藤椒牛肉和金桔流心馅,包装也换成国潮风格。

黄庆强现在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教徒弟做合浦大月饼。但他儿子说,年轻人更想在直播间带货,用短视频宣传。老黄觉得新东西要试,但月饼得按古法做,不然味道不对。

2021年黄家月工厂扩建,现在有几百号工人,带动周边农户种坚果、养黑毛猪。他们还捐钱给合浦的学校,给学生加餐。不过黄庆强说,再忙每天也得去车间转一圈,闻闻糖浆和烤饼的香味才安心。

广西人过中秋,很多家庭都买黄家月的月饼。有人从广东专门开车来买,说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但也有年轻人觉得传统月饼太甜,更爱吃冰皮或流心的。老黄说,新口味要推,但老配方不能丢,不然大家就不认这个牌子了。

黄庆强今年59岁,有时候想,等自己干不动了,儿子会不会继续守着老手艺?年轻人可能想搞电商、开连锁店,但月饼这行得靠人手一点点做,机器没法完全替代。他现在带了十几个徒弟,希望他们能守住这门手艺。

工厂里,新设备和老师傅并存。年轻人在电脑前盯着生产线数据,老师傅们在旁边手把手教包酥。黄庆强说,传统和创新得一起走,但味道不能变。现在他们家月饼卖到全国,甚至东南亚,但合浦镇上的老顾客还是最爱买那个五仁叉烧馅。

晚上加班时,黄庆强会想起1984年那个趴在桌上睡着的自己。那时候只想养活家人,现在却成了广西月饼的代表。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每天早上5点,工厂的门还是会准时打开。

来源:热事情暖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