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在8月28日至31日期间,以72平方米的展区为窗口,围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枸杞等五大地理标志品类,通过‘展、管、宣’三位一体模式,全方位展现地理标志保护赋能产业发展的‘银川实践’。”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马璐介绍,开馆至今,一天的时间参
连日来,第七届中阿博览会特色商品展区H馆里,一抹“银川亮色”总是能吸引人驻足,宁夏·银川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成果展在此亮相。
“我们在8月28日至31日期间,以72平方米的展区为窗口,围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枸杞等五大地理标志品类,通过‘展、管、宣’三位一体模式,全方位展现地理标志保护赋能产业发展的‘银川实践’。”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马璐介绍,开馆至今,一天的时间参展人数已达6万人。
走进展区,三大功能板块各有亮点。产品展示区里,8家用标示范企业的80余款特色产品整齐陈列,现场的旗舰酒款尤为吸睛,通过年份对比、工艺解说,直观呈现地理标志对品质的提升作用。视频宣传区循环播放的宣传片,讲述示范区从“一片葡萄园”到“世界级产区”的跨越。品鉴体验区则设置扫码溯源、盲品鉴评等互动环节,让观众亲身感受地理标志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品质保障。
自2022年获批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以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积极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凝聚各成员部门合力,紧扣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持续发力、抓好落实。截至目前,已培育“贺兰红”“览翠”等注册商标130余件,综合产值360亿,50余家酒庄在国际顶级赛事斩获千余项大奖,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亮眼展示的背后,是严密的知识产权“防护网”。银川市市场监管局提前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告诫书》,通过多渠道覆盖所有参展企业,在B馆外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安排执法骨干值守,30名执法人员每日巡查,重点检查地理标志标识使用规范与宣传真实性,对侵权行为“零容忍”。今年以来,银川市已查处知识产权相关违法行为49起,罚没金额58.4万元。
“地理标志是‘土特产’的金字招牌,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马璐说,此次成果展不仅是银川地理标志保护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是以地理标志推动特色产业升级、赋能区域经济的生动实践。(宁夏日报记者 智慧)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