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没堵,看脚就能知道?提醒:不想血管堵塞,3个方法放心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31 15:57 1

摘要:很多人总觉得心脑血管出问题,是年纪大了才需要操心的事。可血管跟年龄关系没那么大,它更像一根长期被忽视的“水管”,你平时怎么用、怎么保养,它就怎么回应你。

很多人总觉得心脑血管出问题,是年纪大了才需要操心的事。可血管跟年龄关系没那么大,它更像一根长期被忽视的“水管”,你平时怎么用、怎么保养,它就怎么回应你。

堵了,爆了,坏了,问题一个接一个。而不少人不知道,其实从脚上就能看出血管是不是出了岔子

脚离心脏最远,供血路线也是最长的。要是哪儿有“堵点”,脚最先“揭发”。有些看似小毛病,背后可能就是血管在默默抗议。别不当回事儿,尤其是下面这几种表现,脚已经在替你的血管“报警”了。

有时候,脚突然开始怕冷,尤其是天还不算太冷的季节,别人穿凉鞋你却要穿袜子保暖,摸起来冰凉。

这不是普通体寒,而是血流不畅。血液带着热量走遍全身,要是脚总是冷冰冰的,很可能是下肢动脉的供血出了问题,血管被“脂肪垃圾”堵住了,热量送不过去。

脚的颜色也是个信号。正常脚色是偏粉、温润的,要是你发现脚发白、发紫,甚至一走路就变黑或者发青,那就得注意了。

这种时候血管好比一条“堵车路”,前面不通,后面也供不上,脚就开始“缺氧”了。尤其是一些人走走就得停、歇歇才能继续走,这种“间歇性跛行”,很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典型表现。

还有一种表现值得警惕,就是脚上的伤好久都不好。比如平时一个小刮蹭,正常人几天结痂就好了,但有些人愈合特别慢,甚至还老是感染、流脓。

这种情况大概率不是免疫差,而是局部血流差,伤口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恢复自然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真的不能拖。

很多人以为血管堵了是突发的,其实它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就像水管里一点点积水垢,一开始没事,慢慢地水流变小,最后干脆堵死。

现在有研究发现,其实血管开始动脉硬化的时候,身体就已经有信号了,只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没当回事。尤其是脚这些“末梢”,最容易先出问题。

说到这,可能不少人心里开始打鼓了:那我怎么判断自己血管是不是在变窄?有没有啥方法能早点发现、早点注意?有三个方法,真值得大家放在心上,平时记一记、做一做,也许就能帮你提前避开风险。

第一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就是摸自己的脚背脉搏。这个地方在脚背靠近脚趾那边,轻轻一按,正常是能感到“扑通扑通”的跳动。

如果你左右脚比一比,一个明显弱,或者根本摸不到,这时候就要小心了。因为这说明血流可能已经受阻,尤其是有糖尿病或者高血脂的人,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第二个方法是踝肱指数,也叫ABI检测。这个听起来有点专业,其实不少体检机构都能做。

简单说,就是把脚踝和手臂的血压做个对比,正常是差不多的,要是脚的血压比手臂低太多,就是血管硬化或者堵塞的信号。最近一项研究统计发现,ABI低于0.9的人,未来三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两倍还多。

第三个方法更简单,但很多人忽略:就是自己走路的感觉。

如果你发现走一段路,腿就发酸、发沉、甚至疼得不行,非得停下来歇一会儿才能继续走,那就不是简单的腿累,可能是下肢血管在“卡壳”。这类症状虽然不剧烈,但反复出现就得警觉。

除了观察这些信号,日常生活里也有办法能帮血管减压。不是说非得吃药、打针,而是从生活点滴做起。比如吃饭这事儿,真得换个思路。

很多人觉得吃素就一定健康,但好脂肪也能帮血管“清道”。像深海鱼、核桃、亚麻籽油里头的ω-3脂肪酸,确实有助于降低血管里的“坏胆固醇”,还能减少炎症。

2024年一项国际心血管营养研究就发现,餐桌上常吃这些食物的人,动脉硬化的风险比不吃的人低了将近30%。

除了吃的,动一动也很重要。不是说非得去跑马拉松,像“饭后溜个弯”“上下楼多爬几层”“坐久了起来走两步”这种日常的小动作,其实对血管特别友好。

血液不流动,就像水池子不换水,容易生藻发臭。让血管“活水”流动,才是防堵的关键。

有些人觉得自己血压正常、血糖不高,就掉以轻心。但血管堵塞很多时候是“沉默”的。等你感觉不舒服了,它往往已经堵得差不多了。

尤其是现在,年轻人熬夜多、外卖多、运动少,血管老化的速度远超想象。有研究指出,现在30岁以下人群中,动脉初期硬化的比例竟然超过了20%。这说明,血管问题早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很多人还忽略了一个冷门知识,那就是情绪对血管的影响。长期处在焦虑、紧张、压力大的状态下,体内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这东西如果一直高水平存在,会让血管壁变得僵硬、脆弱。

国外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就发现,情绪波动大的人,发生心梗的风险比情绪稳定的人高出40%以上。可见,“心宽体胖”这句话真不是白说的,至少从血管的角度看,心情好点,血管也能轻松点。

脚上的信号,不能忽视;生活中的细节,也不能放松。血管不像牙齿,坏了还能补、还能换,它一旦堵死,后果可能就是命悬一线。

别等到“走不动、站不住”才去查血管,平时多留个心眼儿,摸摸脚背脉搏、试试走路耐力、注意脚色和温度,这些小动作,可能就是你给自己多赢得的几年健康。

血管堵没堵,脚会告诉你答案,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听得进去。别等血管出问题了再后悔,早点上心,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参考文献:

[1]王思诚,李建平.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识别与防治策略[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4,16(03):158-162.

[2]邹伟,刘晓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功能与ABI指标关系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5,21(02):95-98.

[3]李娜,张圆.饮食脂肪类型对血脂及血管功能的影响进展[J].营养与健康,2025,17(01):88-91.

来源:妇产科武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