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月榜丨八月,两位“90”后,一幅当代文学图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31 16:09 1

摘要:春风月榜由潮新闻主理,我们邀请了15位海内外闻名的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读书博主、资深媒体人组成评审团,每月为读者选出10本左右最近出版的好书。一年12张春风月榜,将作为年度“春风悦读榜”的重要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春风月榜由潮新闻主理,我们邀请了15位海内外闻名的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读书博主、资深媒体人组成评审团,每月为读者选出10本左右最近出版的好书。一年12张春风月榜,将作为年度“春风悦读榜”的重要参考。

好书如春风,以智识催生思考、以温度抚慰人心。我们以“春风”的名义,向当下的好书致敬,向好书背后的作者、出版人致敬。

八月余额见底,长夏将尽。

沉沉坐困空调房中,一本好书,总能让我们精神为之一震。

从92岁高龄的“人民艺术家”王蒙,到90后青年作家张畅的首部非虚构作品,本月月榜作家年龄跨度之大,令人称奇。老中青三代作家济济一堂,缓缓展开一幅中国当代文学图谱。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不少“春风”的老朋友:

“炎炎夏日,到大风大浪中游泳去。”前年刚凭借《霞满天》获得春风年度致敬的王蒙先生,以夏天为主体,结合多年的个人记忆与时代叙事,呈现“到中流击水”的豪迈文学气象。

先后拿过首届春风新人奖、春风白金大奖的路内推出长篇小说《山水》,一条路,几代人,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

1939年,乔伊斯用17年写完有“天书”之誉的《芬尼根的守灵夜》时曾说,这本书至少可以让评论家忙上三百年。而首届金翻译奖得主戴从容花费18年完成译介之路,无疑将更多读者带领到了这座文学高峰脚下。

曾获春风社科奖的扬之水则将目光聚焦唐、宋、明三个金银器高度发展的朝代,以器物之美回溯文化之美。

而著名评论家、作家王尧新作《桃花坞》和小说家别鸣的《涉江的青铜》则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当代小说创作的地域风貌,从长江中游的三峡到长江下游的苏州如同一场文学的壮游。

而上榜的非虚构作品同样视野广阔。段义孚在诸文明中游荡,论证审美也是向善的力量;项飙领衔的《你好,陌生人》,呼吁我们为重建“附近”的努力;陈建功回顾十年矿工生活,致敬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著《群魔》;张畅则从“母亲”和“我”两代女性的成长故事,重新审视了生育这个古老的命题;如果你对非自由主义是如何塑造美国历史感兴趣,纽约大学教授史蒂文·哈恩会为你娓娓道来……

当然,翻开书页之前,先来看看评委们的推荐导读:

《山水》(小说)

路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8

春风月榜评委 | 孙雯(潮新闻记者)

路内新作《山水》,一部以“山水”为题的厚重家族史。 小说以双线交织,讲述路家三代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命运沉浮。

“山水”何解?是生存之道,千人千面。 对底层路家而言,生存的真谛是信守承诺、知恩图报。五个孩子皆非亲生,却以真与诚超越了血缘的羁绊。

路内文风沉静淡然依旧,却更显内敛。他以举重若轻的笔触,勾勒时代沧桑巨变,不煽情却直抵人心。书中细节(如汽车司机昔日的荣光)能瞬间唤起70后读者的时代记忆。

路家人各有缺陷却不失真,宛如身边之人;配角如黄家少爷、赌坊老板,同样鲜活立体,共同拼贴出那个年代小人物的生存图景。

《芬尼根的守灵夜》(小说)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著,戴从容译,译林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8

春风月榜评委 | 黄德海(文学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写了十七年的《芬尼根的守灵夜》是一本奇特的书,戴从容历时十八年的翻译是一次独特的历程。有一位乔伊斯的英语研究者声称,要想真正读完《芬尼根的守灵夜》,至少需要一千个小时。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这本厚厚的书可以用来提醒,在探索的路上,人可以走得多远,还有多少深奥晦涩的部分难以理解。

《金银器的春秋》(艺术)

扬之水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福豆姐姐(读书博主、春风悦读榜“新青年风尚奖”得主)

这本书一打开,扑面而来的感觉是“开眼”,首先金银器在漫长的历史中很容易被熔成新器物或元宝,所以金银器和其他文物相比,我们如今看到的并不多,而这本书在展现从唐到明各式各样、数量丰富的金银器之外,还能横向展示全球的文化交流,纵向深入华夏大地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最棒的一点是写的一点都不枯燥。

你会惊讶先秦时期居然就有希腊神话的图样,佛元素居然和簪子如此适配,中秋节的玉兔捣药耳坠完胜今天各大金店设计,细细读来居然觉得几千年来先民的生活离我们如此之近,感受到一脉相承的生活文化。

所有爱美、爱器物、爱黄金白银的男女雅士,看到这本物物有出处、考证严谨、又能展现繁复的文化传播过程,还能增添生活审美情趣的书,一定会爱不释手,看起来吧。

《夏天集》(小说)

王蒙著,花城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潘凯雄(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这是“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一部以夏天为主题的中短篇小说集,展示了他在几个写作阶段的沉潜、开拓和实践。在本书“代序”中,王蒙豪迈地写道:“活着就要加歺和运动。活着就要学习和阅读,活着要干活。活着就要游泳,努力而为。王蒙九十鲐背矣,鲐是一种鱼,王蒙没有辜负这种命名。”的确如此,老爷子,牛!真牛!

《如此陌生而奇异 : 感官与审美的地理学》(美学)

[美] 段义孚著,王如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8

春风月榜评委 | 黄德海(文学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如此陌生而奇异: 感官与审美的地理学》是美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的名著,展示感觉与美在个人及社会生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全书从个人与周遭世界的关系展开,检视审美体验的感官基础和技艺呈现,并考察以上问题在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中国文化、中世纪欧洲文化和现代美国文化中的展开,表明审美也是向善的力量。

《桃花坞》(小说)

王尧著,作家出版社,2025-8

春风月榜评委丨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长篇小说《桃花坞》以苏州桃花坞方家三代人及“朋友圈”写一部近现代知识分子史;以方后乐的命运道路和人生选择重温他们的光明梦。王尧曾经说过:“当下人文学者的思想状况和学术状况非常复杂,一个人内心有无‘五四’和‘八十年代’显得非常重要。”《桃花坞》致敬“五四”和“八十年代”,是王尧对更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河道的疏浚和正本清源,也是他“汉语之子”梦想的又一小步。

春风月榜评委 | 翟业军(浙江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

王尧既是一位博学的学者,留心于知识分子的心灵变迁史,写出《沧海文心》《日常的弦歌》;又是一个敏感、细腻的作家,为长篇小说《民谣》写下这个著名的开头:“我坐在码头上,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正是学者和作家一身二任的身份,让他从容有致地写出《桃花坞》,“桃花坞”里有家事国事天下事,更有风声雨声读书声以及心跳的声音。

《你好,陌生人》(社科)

项飙/刘小东/何袜皮/李一凡/刘悦来/沈志军/贾冬婷/段志鹏,中信出版集团,2025-5

春风月榜评委丨赵冬梅(历史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五场对话的精修文字版,对话的一方是社会学家项飙、段志鹏和记者贾冬婷。另一方是社会学家的研究对象,分别是当代人物画家刘小东、博士论文做“保安”又热衷于分析罪案的人类学背景网红作家何袜皮、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的导演李一凡、上海社区花园项目的推广者刘悦来、武汉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社会学家通过提问引导读者清晰地“看到”了“研究对象”的工作,以及在这工作中所展现的社会生活面貌、存在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贯穿于五场对话始终的,是理解认识“陌生人”,在“陌生人”之间建立有效联系,从而重建“附近”的努力。本书让人看到社会学家积极干预乃至“挽救”我们古典现代的社会生活的良苦用心,有着直面现实的严肃的学术态度,文字可亲,思考深入。

《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非虚构)

陈建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8

春风月榜评委丨潘凯雄(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这部非虚构之作以作者从18岁到28岁(1968-1978)这十年矿工生活为主线,以自嘲反讽的笔调,诉说了个人的时代际遇、心路历程、青春喟叹和文学起步。作家关注大时代下的普通人,讲述他们在“脏”的日子里苦乐参半的生活与对未来深情的盼望,以朴素真挚的情感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启明 : 杂记我的复旦老师们》(非虚构)

张新颖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8

出现在新颖以三十年时光为经积下的这部新作中的先生们,不是我的先生就是我的师兄弟,他们共同编织出的那幅知识分子精神传承的温暖画卷令我难忘。于我而言,读新颖这部新作不仅是一次生命的回望之旅,更是精神的一次荡涤与洗礼。

《涉江的青铜》(小说)

别鸣著,花城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丨申霞艳(暨南大学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学评论家)

《涉江的青铜》是别鸣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令人惊讶的是作品展现出老道的笔法与精致的叙事技巧。别鸣的写作有深沉的背景,故乡被三峡大坝淹没之后,他无数次凝望水下,渴望打捞记忆。矿区的父老乡亲,兰溪河上的舵把子,小小的油泼面店、出租车司机……几代人的挣扎一一浮现脑海,他们有过高光时刻、光辉岁月,但如今都隐忍着、孤独着、回忆着,字里行间充满流水的生意和暗夜的辗转。百川归海,河流、海洋将我们与整个世界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别鸣笔下的兰溪河,容纳过亲人的汗水、泪水与血水的兰溪河,最终汇流长江、通向世界。

别鸣舍弃流畅的故事,选择以碎片化的细节拼贴出各式各样的人生。这些随处可见的小人物身上埋伏着楚文化“不服周、不信命”的气质,这也是屈原精神的当代回响。

春风月榜评委 | 萧耳(作家、浙江工商大学金收获写作中心副主任)

别鸣,一个没有故乡的作家,因为故乡在水下175米。一部《涉江的青铜》就像打捞一搜泰坦尼克号。更何况,水下的故乡要比泰坦尼克号大多了。故乡的人因三峡而流散了,他们后来怎么样了?地域性表达、题材的珍贵和陌生感是这个11篇三峡小说合成的小说集的鲜明特点。别鸣打开一个遗落的小世界,打开视觉、听觉、触觉,水下故乡复活了,一代三峡人的记忆扑面而来,小说可以与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相映照。作家记录的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我们这些三峡移民的局外人,由此也看见了他们在平行宇宙中的独立存在,他们喜怒哀乐,回望与憧憬。小说不仅仅是小说,而是关于时代,空间,个人命运的记录。那些三峡移民面孔不应被遗忘。我们从这部集子中也看到了作家与地域的紧密关系,一种“说出来”的责任。

《世间的火 : 初为人母的故事》(非虚构)

张畅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8

当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享有工作权,都要自食其力,主要通过工作建立自身的社会性存在价值,当结婚和生育不再是人生必修课,生育越发成为每一个选择母职道路的女性生命的分水岭。本书是90后学者、作家、译者张畅初为人母之际的回望之书。“母亲”和“我”两代女性的成长故事,职业生涯与生育选择,口罩时期的生产之痛,她真实纪录,坦诚分享,理性分析,不躲闪,不粉饰,将真心捧出,成就了这本真诚之书。

《自由之困 : 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历史)

[美] 史蒂文·哈恩著, 袁野译,中信出版社,2025-6

春风月榜评委 | 江晓原(历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许多人一直以为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美国对外也一直以“自由”为号召,强化关于美国“自由”的叙事。但史蒂文•哈恩的《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一书,颠覆了关于美国“自由”的叙事。本书借助大量历史资料,向读者表明:美国始终延续着与自由主义对立的非自由主义血脉,甚至“法西斯主义的脉动”也是存在的,没有非自由主义的血脉,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美国一路走来,并不是一个像它的“自由”叙事中所讲的故事。本书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美国、理解美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视角和新维度。

【以下是提名作品】

《我播种黄金》,唐诺,云南人民出版社,2025-8

《不可能死去的人》,鲁敏,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8

《谈美育》,杜卫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4

《陈忠实画传》,邢小利,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8

《万仞宫阙 : 我在故宫的探索之旅》,王子林,译林出版社,2025-8

《日本精神医疗乱象》,[日] 佐藤光展,赵明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4

《酒店》,[英]黛西·约翰逊,邹欢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5

《凤舞》,程青,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5-5

《人工少女》,[马来西亚] 龚万辉,浙江文艺出版社,2025-7

《亚伯拉罕的行李 : 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英] 伊丽莎白·兰伯恩,吴莉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8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胡岳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7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 〈红楼梦〉中的导演课》,徐皓峰,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7

《已拙集》,吴其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5-8

《破镣之舞 : 周氏兄弟与“五四”新体白话的生成》,宋声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5

《露西娅逃离的29个春天》,[意] 玛丽亚·格拉齐亚·卡兰德罗内,刘凯琳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5-7

【评委新作】

春风月榜评审团的评委们也笔耕不辍,在各自关注的领域留下自己的笔墨。今年开始,我们也将陆续推出春风月榜评委们的作品,以飨读者。

本月推荐评委黄德海新作《繁花深处无行迹》。

《繁花深处无行迹》黄德海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繁花深处无行迹》是评论家黄德海的最新随笔集:共分六辑,分别是“成长的声音”“内在的心事”“学而时习之”“受益的点滴”“印象与记忆”“以朋友讲习”,可看作成长的六个维度,即倾听、阅读、习学、吸收、观察、谈论,呈现了普通人自我完善与走向成熟的不同侧面。

从23部经典、39位天才出发,如金克木、汪曾祺、金庸、傅雷、蒙田、普鲁斯特、康德、爱因斯坦、乔布斯等,呈现充满个体差异而殊途同归的“成长案例”,描绘出这些名家的思想体认。

黄德海以自己独特的阅读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对经典作品和人物进行条分缕析,打破了传统解读的局限,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并以充满故事性的讲述与解读,使读者沉浸其中,进入一个个精彩的生命情境,仿佛亲身经历那些成长的瞬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