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正式宣布F-47比歼-36强! 美媒: 领先不代表先进, F-47依然全球最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00:25 3

摘要:美媒《国家安全杂志》在8月29日发表了一篇看着都尴尬的文章,该文试图贩卖一个观点,称中国确实在六代机上领先美国试飞了,但领先并不代表更先进,波音正在研发的F-47依然是“世界上速度最快 、敏捷性最好和最致命的战斗机”!

美媒《国家安全杂志》在8月29日发表了一篇看着都尴尬的文章,该文试图贩卖一个观点,称中国确实在六代机上领先美国试飞了,但领先并不代表更先进,波音正在研发的F-47依然是“世界上速度最快 、敏捷性最好和最致命的战斗机”!

到目前为止连高清渲染照片都不敢放的F-47,竟然被美媒吹嘘为全球最强,这篇洗地文的说法确实有点尬吹,看的网友们都尴尬的想扣脚趾,这美媒是哪来的信心敢这么肯定F-47比歼-36强?说句不客气的话,F-47还在用歼-20时代的鸭翼,拿什么与歼-36比?

美媒承认F-47确实落后了,但谁先装备可不一定呢

《国家安全杂志》报道开始还算是比较客观的,称中美正在激烈角逐谁能率先部署第六代战斗机,中国的 歼-36 已于 2024年晚期公开亮相并试飞,取得了明显先机。大半年来歼-36已经多次试飞,进度已经领先美方。

另外报道也表示歼-36为大型、无垂尾、双发隐身战机,设计偏向“空中指挥与控制平台”,承担搭载并指挥无人机编队、进行电子战与远程打击的任务。它可能配备侧边驾驶座舱(双座)、大量内置武器舱,并使用中国自研的WS-15引擎,支持超巡能力与高速机动。

报道承认美国的 F-47 尚未有公开飞行,仅限于保密的“X-机”演示测试。文章强调,这表明美国在第六代战机领域尚未真正进入公众—或更广泛的测试—阶段。报道介绍称F-47是“次世代制空权”(NGAD)体系的载人核心战斗机。机型结合高度隐身、模块化设计、AI助理与无人僚机协同作战(CCA)的强大能力。

报道认为尽管歼-36已经领先,但最终服役时间还长着呢,按美国的NGAD上的技术储备,接下来的发展进度会相当快,《国家安全杂志》想要表达的是到底谁先装备还是个未知数呢:

美方在NGAD计划上积累的工业体系和资源优势,美国依旧有后发优势,作者认为歼-36很可能会更早“亮相并进入试用”,但真正成熟的、规模化服役的六代机,仍可能是美国F-47。大致的意思就是短期看中国,长期看美国!

这个倒也不能说报道是瞎说,因为在2025年5月,美国空军参谋长大卫·奥尔文将军分享了波音F-47的消息,他表示F-47将成为“世界上速度、敏捷性和致命性最好的例子”,甚至提出了这种飞机可能在2025年至2029年之间部署的可能性,很明显,奥尔文认为比中国六代机要更优秀!

所以作者有这个说法也不算是瞎掰,但是奥尔文是不是瞎掰的就不好说了,因为·特朗普总统在2029年1月离任,作为特朗普政府中就任的高官,在F-47计划发布后不久的说辞是在2025年至2029年间试飞,是要赶在特朗普离任前“献礼”!要是这个牛都不敢吹的话,这奥尔文肯定要被老特修理了。

不过在刚过去的8月份还发生了另一件事,中国的第三种六代机,西飞的一款与歼-50非常相似的战斗机也露面了,这个操作直接让美国就点懵圈了,敢情中国人搞了三款六代机,中国肯定不可能三款都装备的,必定是其中之一或者是其中之二,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到底方向是哪两款?

中美到底谁执六代机的牛耳:看下面这条时间线就知道了

目前中美六代机的局面很清楚,去年12月26日,中国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了歼-36(成飞)和歼-50(沈飞)两款六代机试飞的视频与图片,歼-36的气动布局是“无尾鸭式/大三角翼融合体”,歼-50的拉姆达翼形以及激进的全动翼尖几天内全球闻名。

原因很简单,美军六代机十几年前开始就在宣传,中国六代机只有歼-20总师杨伟以及非官方传闻,然而却在去年底突然公布了试飞视频!这个冲击对美国甚至是全世界来说实在太大了,因为从二战结束后,美国还从没有被哪一国的军事装备拉开代差!

但是在中国面前这个事实发生了!中国已经试飞了双六代机,美国的NGAD(六代机)计划早在十几年前就已有传闻,但在最近两年里不断传出NGAD计划受挫,主要问题是NGAD计划涉及技术体系太先进,造成单价接近2.5亿美元,导致美国空军要重新审计NGAD,同时还打算用CCA(协同作战无人机)部分代替NGAD!

在中国公开歼-36和和歼-50之前,NGAD计划的状态是接近“无限期推迟”!简单的说要是没有中国六代机计划的话美国这六代机估计就下马了!在中国试飞六代机之后美国有多疯狂各位看下面发生的事件时间表就知道了:

12月26日中国首飞两款六代机后,美国这边出现了相当搞笑的行为,先是将B-21确定为六代机,由此而引发了WIKI词条“第六代战斗机”疯狂修改,一天内修改了上百次!然后将一个2020年9月15日报道的首飞NGAD战斗机的新闻推上了热搜:美国空军最高采购官员9月14日向《防务新闻》证实,美空军已经秘密设计、制造和试飞了下一代战斗机原型机。

然后很搞笑的事发生了,WIKI六代机词条被锁定了,目前第一二型六代机分别是中国的歼-36和歼-50,另外NGAD战斗机首飞的新闻也被证实是一条没有任何来源的假新闻。美国前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早就进行了澄清,《军事观察杂志》在2022年9月28日的报道中已经说明。

再然后呢?2025年3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波音赢得下一代制空权(NGAD,Next-Generation Air Dominance)战斗机项目的合同,将该型号命名为 F-47。现场只有一张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图片,连模型都没有!

NGAD计划从行将就木到满血复活,只经过了4个月不到!各位知道为什么了吧,这都是被中国刺激的,去年8月份还在讨论2.5亿美元的NGAD太贵了,今年3月份,几百亿美元的大单闭着眼睛就签了,怎么感觉中国和波音是一伙的呢?要不是中国这一把力助推,波音能这么快签下F-47的合同?

种花家澄清下,所谓的NGAD的X验证机试飞的说法只是子虚乌有,就是美国前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早就进行了澄清的事情,2020年9月15日,《防务新闻》报道的说法不存在。也就是说NGAD的进度还相当初级!

F-22项目提出时间是1981年,洛马是1986年签下研发合同的,1990年原型机首飞;F-35项目提出时间是1993年,洛马签下研发合同时间是1886年,2000年原型机首飞;

从这个角度来看,4年时间确实已经足够了,但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与F-22和F-35的计划相比,NGAD计划的成熟度要远远低于F-22和F-35当年有非常明确的指标,在中国的六代机首飞前美国的NGAD计划甚至连明确的目标都没有,不过现在可以恭喜波音了,一下子有了三个追赶目标,看看波音到底要追赶谁!

另一个问题是美国连舰载机F/A-XX都打算交给波音来研发,这事情就有点不靠谱了!因为波音从2018~2019年来事故出的够多了,不仅民航机出现问题,军用加油机也出现了问题,各种质量事故频发,两位吹哨人莫名其妙死亡,这一切都表明波音早已经不是以前的波音,但时间表却按之前的时间表,这样也可以?

8月28日,《国家安全杂志》发表了标题为《美国的F-22猛禽错误令人痛心》的文章,论述了一个观点,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F-22被禁止出口是美国在战斗研发历史上犯下最大的错误!作者认为,F-22曾经被认为是改变规则的一架战斗机,但最终却成了一个美国空中力量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原因是禁止出口后,F-22战斗机的巨额研发费用得不到分摊,导致这架战斗机的价格太高,美国空军买不起从而减少了装备数量,洛马则投入了巨额研发费用挣不到钱:

F-22项目洛马是血亏!有很多网友都认为,F-22单价高达1.43亿美元,洛马怎么就亏了?答案其实很简单,洛马在F-22研发耗资大概在400亿美元左右,另加上产线以及196架(187架作战型,8架测试机)的制造费用大约是670亿美元,总计大概在1100亿美元不到点!

F-22在研发之初还是冷战时期,其预计采购数量大约在500~750架左右,但最终却只采购了187架F-22战斗机。按美军支付的总额670亿美元总采购费用计算,洛马看着是挣了将近200亿美元,但事实上减去研发后就只有差不多270亿美元的“利润”,再按187架*1.43亿美元的单价=267亿美元,几乎就是刚好覆盖了研发+制造成本费用,就算洛马再降本增效最多就是挣了个辛苦钱。

洛马不满意是吧,但至少回本了是吧!当时和洛马竞争F-22的是诺斯罗普与麦道(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的YF-23,按性能来说,YF-23要比YF-22(洛马)要先进很多,但国防部更看重机动性和短期风险较低的方案以及洛马于波音以及通用动力组成的竞标联合体,YF-22胜出,YF-23出局!

简单地说就是YF-23的研发是血本无归的,尽管美国政府支付了部分费用,但远远不足以覆盖调动的资源,YF-23失利后诺斯罗普与麦道元气大伤,最终诺斯罗普在1994年与格鲁曼公司合并,新公司名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就是现在的诺格,麦道则被波音收购!美国战机产业格局简化为“三巨头”:

洛克希德·马丁(F-22, F-35)波音(F-15, F/A-18E/F,后来还承接 F-47 NGAD)诺格(主要做舰载无人机、电子战机、轰炸机 B-2、B-21,不再主攻主力制空战斗机)

这次F-47竞标,诺格直接退出了各位看明白了吗?洛马尽管有参与,但似乎并没有尽全力,因为诺格和洛马在F-22项目竞标中那是元气大伤,幸亏F-35回了点血,要是再搞F-47,万一又不能出口,这洛马不是一口老血喷出,不如搞下F-35挣点回头钱算了。

到这里各位应该是非常清楚了,与当年的诺斯罗普+麦道和洛马殊死竞争不一样,这回大家都没尽全力,或者说在NGAD项目上,之前大家都是装装样子,单价超过2.4亿美元的原因也是这么来的,毕竟不要个天价,下次又只卖几架,这不是亏的裤衩都不剩了么?

上头有政策,下边有对策!洛马和诺格都是军工复合体,是人精中的人精,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钱财不干活!这是美国的体制造成的,当年二选一纯商业路子差点破产走不通,现在学乖了军工复合体联合起来忽悠钱是美国政府血亏也走不通,美国这事儿已经搞不好了,归根结蒂还是体制上的问题!

来源: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