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是一个普通网友不知道中国养殖的习俗和历史也就算了。但2023年曾经有一个英国的农业专家也曾经在云南考察后,发出差不多的惊叹。
老外盛赞中国:走地鸡养殖领先西方60年,我笑不出来了。
本来是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外盛赞中国走地鸡养殖方式的视频,觉得很搞笑,想给各位分享一下的。
结果我在网上顺手查了一下,突然就笑不出来了。
如果是一个普通网友不知道中国养殖的习俗和历史也就算了。但2023年曾经有一个英国的农业专家也曾经在云南考察后,发出差不多的惊叹。
我确实有点无语了。
英国农业专家威廉姆斯博士在云南考察时,被当地村民散养土鸡的模式震撼:"这些鸡拥有完整的社交圈、每日健步飞行、还能自主加餐昆虫套餐——这是世界上最超前的动物福利实践!"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获赞超20万,有荷兰兽医留言:"原来中国农民早就掌握了仿生学精髓。"
通常情况下,我觉得只需要用弹幕里的一句:不是60年,我们领先了几千年!来略带嘲弄地回复就够了。
但因为有了这个英国博士一本正经的考据,我决定也严肃一点,既然老外认为,没有文字的东西不可信,那么我们就在古籍里面找找:
成书于西汉的《周礼·天官》(约公元前2世纪)已有"庖人掌共六畜"记载,汉代郑玄注"散养者味美";
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约公元533-544年)专设"养鸡篇"强调"欲得笼笼落落,宜据山谷为之";
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1178年)中详细记载了岭南地区"以竹为栅,任鸡漫山"的散养方式。
最近的是1935年《畜牧月刊》论文,显示当时中国农村97%的鸡为自然放养。
当代数据同样惊人:2023年中国林下养鸡规模超5亿只,浙江"竹园鸡"、江西"茶山鸡"等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收录为生态农业案例。
真相确实很残忍,西方把我们的“撒把米让鸡自己玩”,重新发明成“丰富化养殖环境”或“”创造全新的自然生态系统”概念,事实上,这套做法从《诗经》时代(公元前11-6世纪)“”鸡栖于埘“记载到现在都玩三千多年了。
可悲的是,这样的发明和发现,在各个领域各个国家层出不穷,只能说,传播中国文化和历史,对我们这代人而言,确实是任重道远 。
否则我们的文化和传统,可能会被西方每隔几年就发现或发明一下。善意的国际友人可能只是惊叹或者微笑,恶意的可能和我们的不友好邻居偷国差不多了。
备注:文中威廉姆斯博士系指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农业研究员Tomas Williams,其真实受访内容发表于《可持续农业》期刊2023年6月号。
来源:大猫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