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一封从大陆飞越海峡的红头邀请函直达台岛。这封邀请函,来自国务院台办,内容很简单——“台湾同胞,不应也不能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盛典。”一纸公函,瞬间在岛内政坛掀起滔天巨浪。
8月27日,一封从大陆飞越海峡的红头邀请函直达台岛。这封邀请函,来自国务院台办,内容很简单——“台湾同胞,不应也不能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盛典。”一纸公函,瞬间在岛内政坛掀起滔天巨浪。
就在国台办官宣后的几个小时内,台北“陆委会”火速召开记者会,语气严厉地宣布:凡是公职人员、退役将领、艺人如敢赴京观礼,将面临高额罚款、停发退休金乃至吊销职业资格。
民进党当局的反应之快、手段之狠,几乎令人怀疑他们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刻的到来。赖清德怕的,终究还是来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大陆方面将这两个时间节点紧密结合,决定在9月3日在北京举行规格空前的纪念活动。中央五大机关共同主办,阅兵规模、仪式规格、邀请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次,大陆没有只是喊口号,而是用行动告诉台湾同胞:你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你们不是“客人”,而是“家人”。
邀请名单中不仅包括台籍抗战老兵和历史学者,还涵盖了网红艺人、青年代表和民间团体。甚至有岛内主持人团队提前抵京,在北京街头开启直播预热。这一场原本属于国家层面的纪念仪式,被赋予了更加浓烈的民族情感与两岸认同的象征意义。
与此同时,台当局却在忙着封口、恐吓、开罚单。岛内“陆委会”对外宣称这是为了“防止统战”,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们真正害怕的,是2300万台湾民众重新看清历史的真相,是年轻一代跨越“绿色防火墙”,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
其实早在7月1日,大陆就已经给出足够明确的信号——凡首次来陆的台湾同胞,办理台胞证可免收证件费。一个月内,申请人数环比增长22%,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比高达72%。这些数字不是冷冰冰的统计,而是一个个正在觉醒的脚步声。
“馆长”陈之汉,岛内极具影响力的网络红人,两度直播参访大陆,引发数百万网友围观。他的一句“被骗了很多年”,像一根针刺穿了民进党精心打造的“天然独”假象。
目前大陆再度发出邀请,邀请所有台湾同胞共赴九三阅兵,不仅是一次政治性的安排,更是一场情感的回归。赖清德当局的焦虑早已溢于言表。
早在大陆官宣前,台北方面就已开始内部布控,限制人员、排查资金、封锁舆论,甚至出台“连坐”政策——凡是参与有关活动的民间组织,主管机关可吊销其法人登记。这样的举措,如同当年“白色恐怖”的翻版,只不过换了一张“绿色面孔”。
台湾民众并不买账。TVBS最新民调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属于个人自由,只有29%支持当局的禁令。
在网络上,“我带爷爷去北京”一度冲上热搜第一,一位92岁老兵林振华哽咽表示:我16岁打游击抗日,难道现在连去北京看一眼阅兵都不行了吗?这不是一句普通的感言,而是对民进党当局最有力的质问,也是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回响。
从年初开始,赖清德的支持率就一直徘徊在谷底。两轮大罢免接连失利,民进党颜面尽失。4月那场25万人冒雨上街的“反独裁”游行,更是将民意的怒火点燃到了极致。
岛内青年高喊“我是台湾人,我反绿”,那一刻,整个凯达格兰大道响彻着反对“抗中保台”的怒吼。而面对大陆的善意,赖清德选择的是彻底的封锁与打压。
台当局不仅阻止抗战老兵参访,还对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发出“封杀令”,冻结其大陆演出许可。甚至连那些发表“两岸和平”言论的公众人物,也被贴上“被统战”的标签。民进党用尽手段,试图压下这股回归民族认同的暗流,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岛内民众的觉醒速度。
大陆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为台湾同胞提供交通、住宿全程便利,还大力推动与台湾青年群体的互动交流。中天电视台团队早早入驻北京,以直播形式呈现阅兵盛况。不是为了宣传,而是为了让岛内年轻人看到——大陆不仅有航母和导弹,还有热腾腾的生活和真诚的双臂。
连日方也坐不住了。日本政府曾多次游说已收到邀请的国家,不要出席九三阅兵,但收到的回应却是——26国领导人确认出席,包括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国元首,还有来自亚非拉和欧洲的政要。
这一数字和阵容,狠狠地打了某些人“孤立中国”的脸。赖清德对此当然坐立难安。他一直在岛内鼓吹“终战纪念”,刻意回避“台湾光复”这一关键词汇,试图将台湾历史中的“抗战”与中华民族主线割裂开来。
可九三阅兵的邀请函,如同一张历史的证据链,把民进党精心编排的“本土史观”撕出一个血淋淋的口子。大陆方面没有高声喝令,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用“99步换1步”的诚意,为台湾同胞搭建起一座民族认同的桥梁。
这一次,不是“喊你回家”,而是“家门大开”。台当局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他们害怕岛内民众看到真实的大陆,害怕年轻一代用脚投票,害怕“台独”泡沫被生生戳破。
他们不是在保护民众,而是在保护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是在维护民主,而是在操纵认知。历史不会说谎,民心不会背叛。大陆这次邀请台湾同胞参与九三盛典,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行为,而是一场具有历史纵深和现实深意的民族互动。
那一天,当镜头扫过天安门观礼台上坐着的台湾代表,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当礼炮齐鸣,岛内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前,或许会有人悄然落泪。
不是因为政治,而是因为血脉未断。这场阅兵,不只是对过往八十年抗战历史的致敬,更是两岸命运在当下的一次深情交汇。赖清德终究怕的是——台湾民众亲眼看见大陆,亲耳听见真相,亲身感受到两岸的温度。
他害怕的,正在成为现实。短短几小时内,“九三阅兵五日团”的旅游产品在岛内悄然上线,名额瞬间爆满。即便有禁令、有威胁、有封锁,也挡不住那颗想要走出“信息茧房”的心。
民进党可以掌控一时的舆论,却无法操控整个民族的记忆。他们可以阻止一部分人出发,却阻止不了一代人觉醒。历史的列车已经鸣笛,谁在车上,谁在车外,时间会给出答案。这场阅兵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那一刻的掌声,不只属于过去的胜利,也属于未来的希望。赖清德当局越是设防,越说明他们心虚。大陆用历史、情感、政策三重力量唤醒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这场阅兵,不只是仪式,而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写实注脚。
信息来源:
[1]九三阅兵即将登场,北平锋:赖清德及“台独”分子一定会如坐针毡 海峡导报
[2]抗战胜利80周年,“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环球网
来源:知鉴明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