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口的老人们总爱念叨:“穷日子磨人,也磨心。”那些从苦日子里挣扎出来的人,未必撞上了天大的好运,但几乎都练就了两种本事:一个是脑筋转得快,另一个是手脚动得早。就像田埂边的野草,不等人下雨,它早已悄悄把根扎向更深的土里。富与穷的差别,常常就藏在这“想在前头、干在
村口的老人们总爱念叨:“穷日子磨人,也磨心。”那些从苦日子里挣扎出来的人,未必撞上了天大的好运,但几乎都练就了两种本事:一个是脑筋转得快,另一个是手脚动得早。就像田埂边的野草,不等人下雨,它早已悄悄把根扎向更深的土里。富与穷的差别,常常就藏在这“想在前头、干在前头”的细微之处。
穷的时候,最宝贵的不是钱,是脑子。当年村里的脑力,拿着东拼西凑借来的五百块钱,在镇上支了个小摊。别人都在卖青菜萝卜,他却琢磨冬天冷,缺的是保暖的东西。于是他骑着破三轮,一趟趟跑县城,批发棉手套、暖水袋,一个寒冬下来,本钱全挣了回来。有人笑话他不务正业,他只笑笑说:“穷的时候,不能跟着别人走老路,那条路早就被人踩烂了。”真正能跳出困境的人,从不指望天上掉馅饼,而是在别人抱怨没机会时,他已经盯上了那些被忽视的缝隙。别人嫌摆摊丢脸,他在夜市里练出了识人的本领;别人怕亏钱不敢动,他把钱分成几份,一次次试错,总有一次能开花结果。世上哪有什么一夜暴富?所谓的聪明,不过是穷逼出来的清醒——知道哪里有光,就敢朝着那光走去。
而富起来之前的行动力,就是在众人犹豫时,先迈出一只脚。有对夫妻开小饭馆,刚听说外卖平台兴起,别人都说“网上点餐谁信啊”,他们却当天就花五十块请人拍照上传,成了街上第一家上线外卖的店。几年过去,整条街热闹非凡,他们的店早已开成了连锁。有人问他们成功的秘诀,老板娘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别人还在琢磨行不行的时候,我们已经试过能不能了。”人和人的差距,往往不在想法,而在行动。别人在群里聊风口,他已经在风口搭好了梯子;别人担心失败,他已经在失败中攒够了经验。种地的人都知道,早播一天,秋收就多一分希望。等别人反应过来,先行的人早已把田垄收拾得整整齐齐。
从穷到富的路上,最怕的就是“等”和“看”。当年闯关东的人,拖家带口往北走,不是因为确定关外有好日子,而是明白留在原地只会饿死;改革开放那会儿第一批南下深圳的人,也不是算准了能发财,而是清楚守着铁饭碗,一辈子也难翻身。他们不一定比别人聪明,但赢在了“天没亮就赶路”。别人还在被窝里想着明天再说,他已经披着晨露走了半里地;别人站在路口犹豫走哪条,他已经在泥路上踩出了脚印。
所谓超越,从来不是一跃千里,而是一步赶一步的坚持。是别人停下时你还在走,别人走时你已经在跑。回头看那些从穷到富的故事,最动人的不是后来的风光,而是他们在最苦的时候,没丢掉动脑筋的劲头,没停下向前的脚步。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贪婪,还怨天尤人。脑子转得快,才能看清方向;行动落得早,才有赶上机会的可能。这世上没有凭空而来的富裕,那些看似运气好的人,不过是当别人还在沉睡时,他们已踏着露水,默默走到了前头。
所以,从穷到富的距离,不在口袋的厚薄,而在脑袋的灵活与脚步的坚定。少问几句“能不能成”,多想想“该不该试”;少盯着别人怎么做,多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路,从来不是等出来的,是你迈出第一步的那一刻,就已经甩开了那些原地踏步的人。只要不停下,哪怕走得慢,终会走出自己的天地。
来源:胖嘟爱生活